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编撰字典 (第1/2页)
当沈默听到又有圣旨降临时,脑海一阵翻腾,这是什么情况,大唐的圣旨不要钱吗? 上次给自己封了一个陪戎副尉的虚号,就惹得父亲大动干葛。 请舞狮队,开祠堂祭祖。这次要是再给自己封个什么虚号,那父亲还不得乐的给祖坟再修饰一下。 俺只想在这大唐好好做个富二代,混吃等死,为什么总是有好事掉到自己头上。 脑子里想归想,但皇帝的旨意降临可不容忽视,装上最后一根绿藤,吩咐刘东尽快将这制好的秋千送去李府给李若影。 又净了净手,这才跟着红叶去前堂迎接宣达李世民旨意的内侍。 只见这内侍手捧金黄色圣旨,身后跟着一群护卫和普通内监,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内侍。 “敕曰: 沈门苏氏育子有方,赐六品诰命服饰,赏见官不拜。 洛阳沈氏子弟沈默进国子监,担中州博士之职,择日上任,辅助从各地而来的贤哲编撰字典一书,加儒林郎称号,享九品上等俸禄。” “下官沈默接旨,谢过陛下恩赐!” 沈默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内侍递过来的圣旨后才起身。 “多谢这位内官前来宣旨,不知下官何时去往国子监任职,还望内官告知。” 内侍侧身避过沈默之礼,又紧紧盯着沈默,语重心长的说道。 “沈博士,而今你已是朝廷官员,能让你行礼的只有长贤与陛下,老奴万万承不得。 陛下既已对你托付重任,沈博士还要尽心尽力的去办事才对得起陛下的恩赐。” “多谢内侍指点,下官一定为陛下鞠躬尽瘁,全力而为!” 虽然没有问出铭泫的名号,但沈默心里也明白,现在自己已经是朝廷官员,怎么能够跟这种皇帝身边的内侍搭上关系,这可是官场大忌。 话虽这么说,但沈默还是很懂得为人处事的。 吩咐红叶将早已准备好的银锭塞到铭泫身后的一个普通内监手中,那内监推脱两次,见铭泫没有说什么,这才将银锭放进自己袖套内。 “恭送天使回宫!” 在沈家一众人等欢送声中,铭泫带着身后的宣旨队伍回宫复命。 “墨儿,为娘做梦都没想到能因为你得到这诰命夫人的称号,以前为娘还在长安时就经常看到那些诰命夫人出门,那排场,可真是羡煞为娘了。 沈大富,你再瞅瞅你,老娘跟了你快二十年都没得到过这种殊荣。 这还多亏了墨儿争气,我才有这样风光的时候,你这老东西也不害臊。” 沈大富老脸一红,冲着满脸骄傲的苏珍珍嘿嘿直笑。 “墨儿的确是我们沈家的骄傲,嘿嘿,可再怎么说那也是我的种好啊!” 苏珍珍俏脸一红,冲沈大富轻呸一口。 “你个老家伙,墨儿和红叶他们都在呢,瞎说什么。” 沈默看着父亲母亲两人之间的打情骂俏,嘿嘿直乐,以后自己和小影也会是这个样子吗,不用说,肯定是的,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沈家一家都处在其乐融融的状态,沈默心心念念的李若影呢? 此时的李若影正坐在自己闺房内慢慢欣赏那副有沈默侧影的画,原本还想再画一副那天和沈默一起打台球的场景。 可是一想起那天沈默教自己侧身打球姿势时将自己环抱在怀的画面,小脸羞红的像是能滴出血一般,身上也滚滚发烫,那还能再拿稳画笔作画呀! “这沈默怎么都三天没来找我了,是不是那天我把他给吓到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正在李若影因沈默三日未来寻自己而浮想联翩时,沈默吩咐刘东送来的秋千也到了李府门外。 “启禀李大人,前几天我家少爷和贵府李小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和李小姐分别后还念念不忘,这几日接待过那些宿老后就独自一人在后院制作这秋千,还不让小的们插手,说是怕小的手笨,影响了少爷的心意。 今日少爷将这这秋千制成后就吩咐小的即刻送来李府给李小姐。” 不得不说,刘东身为一个仆役,跟着沈默这几天,别的没学到,但是这讲话那也是有礼有节的。 李道宗看着卑躬屈膝却侃侃而谈的刘东,脸上表情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恼。 俗话说的好,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现在有另外一个男人要抢走自家小棉袄了,自己女儿还很倾心,这让李道宗怎么能不酸。 竟然明目张胆的给自己女儿送礼物,还有没有将自己这父亲放在眼里,可是看着有礼有节的刘东,又不知说些什么。 挥了挥手示意刘东离开,旁边的家将很有眼色的将装秋千架的车拉进李府,李道宗叹了口气,装作什么都没看到的样子,转身走了回去。 “小姐,小姐,沈公子给你送过来了一个大架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你快去看看。” 李若影闻言立马从梳妆台前站起,三步并作两步就跑到闺房外边。 一眼就看到摆放在门口的秋千架,被绿藤包裹的半圆架体和那椭圆形座篮,座篮内摆放着粉色的坐垫,看起来就很柔软,木架上点缀星星点点的小花,充分显示出沈默在制作这秋千时所用的心意。 “这个大木头,还真是讨厌,竟然做了一个这么大的东西,真是讨厌死了啦!” 女孩子的话往往要反着听,李若影这样漂亮的女孩儿也不例外,嘴上说着沈默讨厌,可是脸上的笑容却灿烂的像阳光一般。 跑到秋千架跟前,侧身坐在座篮内,玲珑小脚一蹬,秋千也随之晃动起来,伴随着秋千的晃动,传来李若影银铃般的笑声。 正在李若影玩的开心时,忽听得红梅在一旁叫自己。 “小姐,小姐,你快来看,这秋千架上还有一首诗呢。” 李若影等待秋千停止后,从座篮中站起来,走到红梅跟前,看向她所指的方向。 绿色藤蔓紧紧包裹着铜黄色木架,在木架上有十几朵淡红色鲜花围成一个心型,心形中间刻着一首六言之诗。 “此女本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