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青帝_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七 (第3/3页)

致渤海国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背嵬军的攻城利器——火炮,什么样的城墙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面对如此跨越时代的火器部队,渤海国想不灭亡都很难。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原因,那就是登辽人的生活水平实在太令人羡慕了。渤海国是以靺鞨人为主,高句丽人次之,并夹杂有的汉人、契丹人等由多民族组成的一个国家。实事求是的讲,黄浩这次灭亡渤海之时,渤海国的整体实力其实依然比登辽强大,但架不住渤海国内是一盘散沙呀!大玄锡去世后,短短的五六年,渤海国又经历了大玮瑎、大諲撰两代国王,国力的衰退,政治的腐败与王位频繁更迭,各民族离心离德,成为黄浩这一次能够迅速灭亡渤海直接的原因。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渤海国王大諲撰最后垂死的挣扎,五月十六日,大諲撰派出使者向背嵬军请降,投降的仪式就在第二天上午举行,首先由近卫军指挥使罗成进入龙泉府,负责防务的交接。

    大堙撰一脸灰败,他拿起桌子上的酒,很不耐烦的喝了一口,问一边马上的罗成:“你们总督什么时候来?”

    “不用着急!我家主公已经出发,请国主稍安勿躁,末将奉命来先探路,请你的人立刻交接防务。”罗成翻身下马,持手中的马刀行了一个持刀礼说道。

    “黄总督不会不来吧?对于答应我优待渤海王族的条件反悔了吧?”大堙撰有些质疑地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看着面前年轻的罗成有些阴阳怪气地问道。

    “受降仪式,乃国家大事。我家主公既然答应要带你们渤海王族,就绝对会做到,毋庸置疑。为表诚意,我家主公肯定会亲自到城里来,请国主休再生疑。”罗成笑了笑说道。

    话音刚落,只听从外传来一阵军号。不多久,城门口一个身骑汗血宝马的金甲骑士已经在数百名近卫军骑兵拱卫之下进了城,看那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金光的金甲,这毫无疑问就是黄浩。这是为了这次仪式特意准备的铠甲,黄浩平时可没这么sao包。

    “那个人是黄浩,上啊,擒下他!”

    说时迟,那时快。大堙撰突然从凳子上坐了起来,丧心病狂得大叫着,抽出了佩刀,冲向了黄浩。黄浩好像也看出不对,手一挥,数百骑兵顿时结成方阵,将黄浩护在中间,缓缓的向城外退去。场面一时间打乱,喊杀声和哭叫声占满了整个龙泉城,混乱让所有人都丧失了判断。罗成眯了眯眼,发现无数乔装改扮的渤海兵正从混乱的人群中冲了出来,扑向黄浩的卫队。

    “有埋伏,近卫军,保护主公!”

    罗成大吼一声,即使是悍将,在这种情况下也慌了神,赶忙砍到离自己最近的两个渤海兵,上马就往外冲。

    “杀了黄浩。冲啊!”

    看着即将要退出城的近卫军,大堙撰红着眼睛带着自己的军队杀了出去。一直追了城门口,却发现不远处的另一支背嵬军没有一丝丝乱相,严阵以待,军阵里鸦雀无声。一瞬间,大堙撰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已经感到了无限的绝望和恐惧。

    “杀!”

    背嵬军阵中的卢榆抽出马刀,指向了面前杀出了城的渤海军队。出城的渤海军队失去了城墙的庇护,根本不是快马弯刀的登辽兵的对手,转瞬间就被背嵬军的骑兵踏乱了阵型。罗成翻身再次杀进敌阵,横刀跃马直奔渤海国阵中的大堙撰而来。

    “保护国主!”

    刚刚喊出这句话,那个侍卫的脸就被罗成一刀劈成了两半。随即十几个企图上来保护大堙撰的侍卫也被罗成的马刀砍死,大堙撰这时候才发现,身边连一个渤海兵都没有了。

    “去死吧!”

    罗成冷冷的说了一句。一道寒光闪过,大堙撰的头颅飞上了半空……

    “主公!果然不出你所料,渤海国是诈降。大堙撰已经授首,参加反叛的渤海军已经被我军全歼。”罗成摘下头盔,一脸的钦佩,眉开眼笑的汇报道。

    “主公料事如神,末将佩服!”卢榆也赶紧附和道。

    “呵呵,这还多赖众将士用命,才能使此计成功。”黄浩也有些小得意。

    卢榆突然扑通拜倒在地,说道:“主公,如今我背嵬军一统三江,打下这偌大的江山。请主公早日正位,登基称帝!”

    众将领也纷纷拜伏在地,齐声喊道:“请主公早日正位,登基称帝!”

    三军齐齐拜倒在地,也大声吼道:“请主公早日正位,登基称帝!”

    ……

    公元894年,黄浩率领麾下背嵬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横扫三江,灭渤海国,驱逐迭剌契丹,收服包括一部分契丹部落在内的大小上百个部落,疆域面积扩大到现在的东北三省,辖区南至山海关,东至鲸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

    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同年六月,黄浩正式宣布明年将把都城从滨城迁至辽东重镇辽阳,由郑路、李迢担任筹备大臣,开始前往沈阳招募各地各族流民,以工代赈,大兴土木,修筑城池和宫室。

    黄浩迁都沈阳,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进取上的考虑。首先,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背嵬军而言非常有利,北征内蒙古草原,西征燕云,南征朝鲜半岛,进退自如。其次,有利于震慑各部落,调解民族矛盾,而沈阳此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就主要以汉民为主,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各民族矛盾的激化。十月中旬,黄浩召集文武大臣和各部落首领前往滨城议事,开始商议筹备建国的各项事宜。

    十一月,李克用大举兵攻李匡筹,连克武、新、妫(今北京怀来东)等州,杀获数万。李匡筹携其族逃奔沧州(今河北孟村北),为义昌节度使卢彦威所杀。李克用遂取幽州(今北京)。次年(895)正月,克用又遣部将略定卢龙镇巡属诸州;二月,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引兵还晋阳(今山西太原)。

    公元895年三月十三日,黄浩登基为帝,改元建昌,国号“辽”,史称大辽帝国……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