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又是一年 (第2/2页)
唉,李大人,不如你跟我一起去看一眼吧,讲真的,要不是边关打仗,在下都还不知道此事。”夏父一脸为难道。 庄子是他买的不假,可管事的人不归他管,更不知晓其中的任何事宜。 联想到之前女儿骗着自己所种下的粮食,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但也知道,自己那时真不顶事。 李大人当然求之不得。“那就有劳夏家主了。” 夏父带着李大人直接来到效外的庄子。 庄子上的人都在地里劳作着。 见到夏父带着官兵到来,佣户们全都停下手里的活。 围了过来。 管事的一直盯着地里,在老爷来时他就知晓。 跑过来。 “老爷,你怎么过来了?”这个天,晒死个人。 “这位是李大人,朝庭的巡抚大人,他有事问你。”夏父直接把重任交给了庄子里的管事。 有些事情,管事比他清楚。 李大人很和气,见到管事也没那种看不起的神色。 反到多了一丝敬重。 “李大人安。”管事也是被锻练出来的,见着巡抚也没多巴结,正常问礼。 “李大人,这是我家庄上的周管事,这里的一切都归他管。”夏父帮着介绍道。 “周管事好,本官也不和周管事客气了,不知这红薯有没有多,本官想让南城其余百姓也种上一些。”有了朝庭的救济,加上他们自己劳作一些,这个灾祸因该可以度过。 周管事皱了皱眉头,他心中一了然。 总算知晓何叔所说留一些是什么意思了。 原来如此。 各地接到何叔命令后,都收到一封私信,让其预留出一些,以防万一。 他这里离主家近,所以他就留的多,加上多年下来,他们仓里的粮确实比其他地方要多上不少。 “李大人,这事主子早有吩咐,如朝庭有人过来寻问,那就把仓库里所预留的种子交于朝庭大人。”周管事是个懂事的。 更知晓自家主子现在何等身份,如何说话才是最稳不过、。 李大人听到这话,那叫一个高兴:“哈哈,好,好,好,还是离王妃高义。” 夏父像个外人一样。 不过,他心里也为女儿高兴。 自家无法给女儿太多底气,现在,她自己却挣了一份大功德。 夏父见李大人忙活起来后,他立马找到周管事。 “和你说个事,你这样,如此···这般···” 夏父害怕女儿孤身一人在皇城,她这次贡献这么大,也该让世人知晓。 “都听老爷的。”周管事人精,如何不知老爷何意。 本来他们直接把粮拉出去就有些不满,可主子发话,他们不得不听。 现在,正好拿粮来为主子正名。 联想到皇位,他们更觉得主子就该把自己立起来。 很快,南城很多百姓知晓了红薯之物。 也知晓此物是当今离王妃贡献出来的。 这下子,百姓们都炸开了锅,那些流民差点没给离王妃立长生牌。 南城始发点,之后只要有夏家庄子的地方全都开始行动起来。 大燕朝大半的地方都知晓此事。 离王妃也被人供了起来。 夏羽彤知晓的时候,整个人愣了一会。 随后就摇了摇头,她看重的从来不是什么名声。 那么多庄子,一年两季,一年下来,收获可是很庞大的。 光边关将士那是消耗不完的。 正好用在关内,让大家一点点恢复起种植再好不过。 不管是红薯还是土豆或玉米,每样都可以下种,只不过天太干,产量多少会受一些影响。 但比颗粒无收要强。 大燕二十六年冬,老天爷总算是恩赐了大燕。 一连半个月的大雨直接让地里的庄家全都活了过来。 百姓们淋着雨在那里感谢着老天,感谢着朝庭,感谢着离王妃。 可边关这里可就没那么顺利。 这场仗打了这么久,可还是无法把匈奴打散。 那怕天天赢,可匈奴的人就像不要命一样,每天都有不怕死的往前冲。 他们这种做法大家能理解,无粮无食,饿食不如战死。 文离三个月没给家里写信了,近年关,他给夏羽彤去了封信,告知她,今年他可能无法回来陪她一起过年。 也无法回来看一眼儿子们。 信中的他很是颓废,可就算如此,他也紧守边关,不让匈奴进入一分一毫。 十二月,夏羽彤收到信,看完后,她叹了口气。 “亘儿,畅儿,你们的父亲今年可能无法回来看你们了。”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都快三个月了。 他们的父亲还一眼未见。 “王妃,王爷可否无事?”夏雪等人也担心起王爷来。 夏羽彤摇了摇头,“他无事,只是匈奴的事不解决,他只怕难回来。” “那可怎么办啊。”夏雪等人没经过战乱,无法体会中其中的滋味。 但战场上死人之事他们还是知晓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她又不会打仗,这事还真无帮他。 头疼。 见主子这样,她们也都闭上了嘴。 二十六年,皇帝封笔。 他知晓离儿无法归来,心中也很是失落。 今年的家宴他都没有举办。 大年夜,他私服出了皇宫。 来到离王府。 夏羽彤见父皇到来,赶忙迎接。 “不用多礼了,亘儿他们呢?可醒着?”无法见到儿子,那就过来看看孙子。 “醒着呢。”皇帝时不时会过来看看孩子们,府里人也都习惯了。、 “那就好,朕还怕他们又睡着了呢。”他来十次,最少有八次他们都在睡觉。 “夏雪,你去让黄嬷嬷把孩子们抱过来,陪他们皇爷爷一起吃个年夜饭。”夏羽彤对自己身边的夏雪说道。 “是。”、 黄嬷嬷现在一直在孩子们身边伺候着。 除去奶娘外,她是跟孩子们相处最多的人之一。 夏羽彤一个人无法奶两个孩子,最后还得让奶娘帮忙奶。 每个奶娘的吃食可都是经了她的手。 里头可有不少好东西。 现在两个孩子的奶娘可比先前要好太多。 不管是身体还是其他。 饭菜刚准备好,黄嬷嬷就带着奶娘和孩子们进了厅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