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形势变化 (第1/1页)
大宋最强航海王正文卷第三百二十八章形势变化种英的心砰砰乱跳,额头上都见汗了。 刚才一战,晁盖其实并未准备好,只是在阵地前面拉了几条铁丝网,若是铁鹞子冲上来,会轻易撕破。 种英和庞万春关系还不错,悄声的问:“庞将军,若是敌人冲上来,如之奈何?” “金国的铁浮屠,也是重甲骑兵,照样一战给灭了。铁甲有个毛病,不耐火烧。我们有秘密武器,还没用上呢。” 种英听的心惊rou跳,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武器,算是涨了见识了。 西夏军返回营寨,济州军大获全胜,收拾战利品,犒赏三军。 就连跟着打酱油的种英部都得到了不少的东西,分了上百把西夏人精铁打造的马刀,数十匹西夏死马。 马rou燥热,但是对于士卒来说算得上是高热量的rou食。 傍晚,济州军大营,士卒们围着火堆吃rou吹牛。 中间开了个小擂台,木板做地板,铺设了羊毛毯,晚上有士卒在这里比试。 士卒们玩的正高兴呢,这个时候运输队来了,牵着骡马的运输一字排开,各营有各营对应的运输队。 将士们顿时不闹了,也不打架了,一个个去领家书了。 秩序井然,士卒排好队,每一屯设有一名读书识字的文书,专门负责给士卒读书信。 种英跟李逵在那吃rou呢,就问李逵:“铁牛,你们这书信可够远的,这一封信运输过来消耗也是很大吧。” 李逵吃的满嘴流油:“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这队伍都是大老粗,我们爱大将军,大将军爱我们。大将军说了,哪怕路途再远,也要让大家和家里保持通信。这是通讯兵都是队伍花钱养的,常年来往送书信,稍东西。前段时间打仗的战利品,铜钱、银子,都是这些兵送回家去的。” “渭城种英部在哪里?”有辎重兵喊。 种英连忙应答:“在这里,什么事情?” “家乡来信了,另外还有些从渭城稍回来的土特产给你们。” 中英带来西夏的士卒也不过五百来人,主要担任向导工作,辎重队给稍过来了一百多封家书,这是非常难得的。 另外有家里人稍回来的布鞋、衣服等等,士卒们非常感动,这年月打仗很苦一出来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和家里人联系不上,没想到队伍考虑的这么周到。 第二天一早,济州军大营三通战鼓响起,众将聚集大营。 负责侦察的斥候汇报:“西夏大军正在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运输木材等材料,看样子是要打造盾牌、攻城车等等。” “好,接着侦察。” 晁盖环视众将,庞万春、吕方、李逵、晁壮等:“诸位有什么看法?”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逵,李逵一晃黑脑袋:“哥哥,要我说啊,与其等待西夏兵来进攻,咱们不如直接打过去,火炮打烂营寨,投弹手开路,火铳手跟进,拿下这个营寨还是有把握的。” 吴用摇摇头:“西夏兵进攻不足,但是防守有余,他们的步卒近战能力很强,想要攻破他们的营寨容易,但是要想完全击败他们,那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损失太大啊。” 晁盖大军骨干都是四五年的老兵了,但是新兵占据了大多数,都是半年前才改编的朝廷厢军、壮丁等,战斗力不错,但是并非百战精兵。 庞万春看罢地图摇摇头:“我感觉西夏兵在耍诈,黑虎口虽然是要地,但是没有必要非攻不可。西夏兵很可能从咱们不知道的地方绕过去了,只有拿下好水川,西夏才算是拒敌国门之外。所以他们的目的应该拿下好水川,前后夹击咱们。” 李逵不以为然:“咱们把局势打乱就是了,拿下凉州府,西夏南部就算完了。屁大点个地方,拿下几处来,西夏就没了。” 正商议事情呢,亲兵汇报:“情报处石秀到了。” 石秀一直默默无闻的为大军提供侦察情报,战功累累。 “快请。” 没一会儿,石秀进来了,樵夫打扮,显得有些疲惫。 “石秀见过大将军。” “石秀兄弟辛苦了,坐下歇会儿。” 石秀又给军师和诸位将领见礼,这才坐下。 “哥哥,这次出去收获很大,联系到了兴庆府周边的许多有志之士,他们苦西夏久了,愿意弃暗投明,但是他们需要咱们提供武器。” 石秀做了仔细的汇报,原来西夏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对百姓屡次加收税费。 西夏的主要人口还是中原人,本来就不一心,现在税收加重早已经不堪重负,现在更是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好,军营里有上万条长枪朴刀,都给他们,但是一定要看到效果才行。战斗力如何先不论,一定要把声势造起来。” 石秀点头:“我明白。” 具体的东西要回头商议,不适合中军商议。 接下来三天,两方兵马按兵不动,到了第四天头上,西夏军出动了。 上来三个千人队,一名盾牌兵配合一名强弩兵。 西夏精锐步兵也是相当厉害的,强弩射程最少也有一百五十多米,向两边山崖上进行压制射箭。 但是山崖上有地势的便利,长蛇炮、卧虎炮不断的开火,实心弹把西夏兵的盾牌打的七零八落。 双方打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西夏兵一到山脚下,上面的石块和圆木就下来了,西夏兵急忙后退。 一上午打了两个时辰,西夏兵伤亡数百。山上士卒伤亡也有几十人,到了西夏兵回军吃饭,这才算是不打了。 山上济州军喊话:“对面的西夏兵听着,把你们阵亡的士卒带回去,我们不开炮。” 西夏将领有心不收拾,但是又怕寒了士卒的心,没办法,下令收拾。 战死的好办,挖坑埋了就行了,但是伤兵对于队伍来说是巨大的麻烦,需要单独的帐篷、需要郎中照料、需要单独的伙食。 这就是为什么让西夏兵收拢伤兵的原因,比消耗,西夏比不起的。 接连数日,双方小战不断,忽然这天一早,斥候来报:“两万西夏轻骑兵,四千铁鹞子出现在好水川。武将军为了不让敌军践踏玉米,出城迎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