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老贾一家的春节 (第2/2页)
,可他表面答应,背后却没行动。 不行动的原因是当年他对人家承诺,不再寻找儿子。 当年送孩子时,中间人是一个做生意的家具配件供应商,经常来打工的厂里联系业务,能说会道。 大家都抽着不带嘴的香烟时,人家都是抽着带过滤嘴的香烟了。 一身西服,打着领带,一幅乡间暴发户模样。 他告诉他,这边乡村大家还是黑白电视机,而那边镇上都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了。 这边还是红砖一层房,而那边已经是二层小洋楼了。 这让他无限的羡慕,因此他才把儿子送给那人了,目的是想给儿子找个好人家,过上好的生活。 要不然他怎么会舍得啊,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啊。 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始终觉得小儿子是送给了一个富裕人家,过得是富裕生活。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小儿子过的那么艰难,磨难重重。 这一点他后来知道后,痛哭流涕,悔恨不已。 他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那个朋友是他的发小,大儿子的中学老师,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那个发小是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的,现在是镇中心学校校长。 一次与老贾喝茶聊天时,他告诉老贾:理论上来讲送出去的小儿子智商不会低,颜值也不会低,那是因为留在家里的双胞胎大儿子天资聪颖,英俊潇洒,从小学开始就因为成绩优异不断跳级,十六岁已经读到高三了,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 大儿子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学霸,是县一高的高材生。 家里的墙上贴满大儿子各个年级的奖状,从小学到初中,总是年级第一,老贾每次去参加家长会,总能得到发言机会。 这一点老贾非常自豪,甚至比自己事业有成都自豪,同时也暗暗伤心,早知道这样说啥都不能把小儿子送给别人了。 这年月知识都是财富,相当于给别人送了一个聚宝盆。 初一这天,老贾可谓风光无限,家里气氛热闹,一家人团团圆圆在吃大餐。 虽然农村都是初二女婿回门,可在老贾家没有这个规矩,初一下午女儿女婿都提前来家里了。 老三女儿的男朋友都登门了。 一家人欢天喜地,其乐融融。 大女儿招弟与女婿大林亲自下厨,在厨房忙前忙后,厨房里香味扑鼻,一顿丰盛大餐即将完成。 堂屋里的妻子身体不适,躺在床上。 屋里开着空调,暖风阵阵。 大家都围坐在床边,陪着老贾妻子聊天说话。 妻子依然没有好脸色,看着子孙满堂,她依然牵挂自己的小儿子。 那是她的骨血,是她身上掉下来的rou,这些年身体不适,也与她思念过度有关。 茶饭不香,胃口不佳,一日找不到小儿子,一天心情就不爽。 二女儿盼弟剥开一个橘子,递给了mama,说:“妈,您再想弟弟,也得吃饭啊,您把身体养好了,才能吃上弟弟的喜糖啊。” 这句话似乎起了一点作用,老贾妻子坐了起来,接过了橘子,说:“盼弟,老实给我说,你爸爸到底找你弟弟没?” “当然找了,正在托人到处打听呢。”盼弟说了谎话,其实老贾还没下定决心找呢。 “我怎么感觉你们对寻找小弟不感兴趣呢。”老贾妻子埋怨到。 旁边的大儿子贾睿说:“妈,怎么会呢,那是我们亲弟弟啊,一定尽力寻找的。” 老贾妻子说:“我给你们说,咱家的财产早晚要分给你们弟弟大部分,谁也不许提意见,我们亏欠他太多了。” 这时候老贾走了进来,说:“这一点尽管放心,他们反对也没用,我会把大部分财产留给小儿子的。” 大女儿招弟走了进来,说到:“妈,我们怎么会反对呢,那也是我们亲弟弟啊,无论多少都是他应该得到的。” 老贾妻子听了,心情似乎好点。 老贾说:“我们能找到最好,这辈子找不到的话我们就留下遗嘱,财产给小儿子留着,哪一天找到,哪一天就归他。” 大家虽然有点不乐意,但是父亲真要留遗嘱,大家也没办法。 不过他们还是真的想找到这个小弟弟,依照遗传学来讲,既然是双胞胎,老大聪颍的话,那么小弟必然聪明。 一家人的颜值非常高,得益于母亲颜值爆表的优良基因,当年母亲那可是一方美女,身材颜值绝佳。 那么以此类推的话,弟弟一定是一位超级帅哥。 书中暗表,他们的猜测没错,沈川渝就是一位帅哥,而且由于长期从事篮球运动,比双胞胎哥哥身材高大多了,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超级帅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