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模拟人生(8K大章) (第4/4页)
个地方开始成为所谓的“门户”,这个词便是从英文的“Portal”翻译过来的,大门的意思。 门户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入口,是玩家们进入《善见城》中这个开始逐渐繁荣起来的“超市”的起点。 随着玩家上传通过审核的内容发布得越来越多,工坊主界面上,一些早已上线的功能开始有了意义。 有下载以及评分排行榜,有四十二的官方推荐位,有最新入库栏,有MOD和地图的清晰分类,也有玩家们自发的评价和讨论页面,优秀的地图测评推荐。 也让这个工坊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玩家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心得的社群。 除了地图评论和推荐,现在也开始有很多人联合了起来,共同协作着完成一张地图。 或者寻求美术资源授权,来完成自己作品的。 还有一部分比较多的一类玩家文章便是编辑器心得体会,新手教程。 官网上其实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教程,从模型构建,材质贴图,音频导入,粒子特效,UI界面,通过鸿图或者脚本语言编写来构建自定义的游戏规则,甚至有官方的一些关卡设计指南文档。 但玩家们才更懂玩家,官方的内容其实总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才能够看明白,就比如粒子特效,很多新人连啥叫粒子特效都没搞清楚。 有大量的玩家们自己开始制作了一些真正零基础的教学视频,才开始带着那些有兴趣的玩家们入了门。 也让这个社群越来越繁荣了起来。 这么说吧,这些功能以后都会搬到Insomnia引擎上去,甚至还会有更多。 …… 关于《善见城》的编辑器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定义。 纪竞的《魔导战争》地图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地图工坊中已经被下载了63万次,地图后面的评论高达1万4千条。 连带着大家知道他也是一名Marge上的独立游戏制作者之后,原本4万5千销量的他那款解谜游戏,在这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现在都快破5万销量了。 又赚了一笔。 粉丝群也从原本的54人,变成了现在的470人。 纪竞似乎都有种自己红了的感觉。 《魔导战争》的更新他自然会抽空持续,加入新的卡牌和技能,但暂时没有再制作新地图的想法。 毕竟在《善见城》的地图工坊里成为红人,赚得了一些人气之后,总要考虑流量变现的问题。 要吃饭的嘛,他本身就是个全职的个人游戏开发者。 设计大赛的10万米元?那他是有内幕的,都是100人开发讨论小组里的人,那小组现在都还聊得火热,里面就有好些个他自愧不如的作者要参赛,他看得清楚,自己夺魁胜算不大。 倒不如趁热打铁,赶紧制作自己的第二个项目,到时候看能不能跟四十二沟通一下,反正都是Marge平台上的游戏,在自己的地图里打个广告,岂不起飞? 都说了工坊是一个创作社区,纪竞和其中的一些美术资源作者取得了联系,社区红人的优势也体现了出来,拿到了他们一些授权,还笼络了几个美术达成了按照收益给他们分成的协议。 3D项目的美术资源问题是解决了,现在就是玩法上到底怎么做,他还在犯愁。 脑子里倒是有两三个想法,不知道最终该作何决定,三种类别啊,回合制,ARPG,还有动作类……作为个人作者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分别制作Demo然后体验实际上手效果,只能靠脑补和想象。 将一些灵感和粉丝群里的几位老人进行讨论,但站在玩家们自己角度的七嘴八舌,反而让他更加凌乱。 纪竞捉急啊,再不开始动工,自己这人气还能维持多久啊,可别人都凉了新项目还没影儿。 他将这些想法和作者讨论小组里的人一说,有人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 “你用编辑器做Demo啊,看体验效果。” “大恩不言谢,我先溜了,有空来华夏请你吃饭!” 纪竞立马敲完这几个字便先溜一步,打开了编辑器。 就是这么简单的两句对话,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对啊,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个呢。 编辑器制作的东西确实是只能在《善见城》里面使用,但自己只是套用模板进行改动,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Demo来实际上手验证灵感,即使把地图分享给粉丝群的人体验给意见,也比口述描绘要具体清晰太多,那真的会节约特别多的时间。 而且就算达不到预期,在善见城编辑器里进行改动起来也特别灵活。 按照他对编辑器的熟悉程度,用鸿图做一个比如ARPG这种已有模板的Demo出来,添加自己写在草稿文档里那些技能组合,应该用不到24个小时。 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就一个角色的和一个怪的白模战斗,不需要场景地表,也不需要特效。 验证了玩法之后,再使用V3引擎去完成成品,往里面增加系统和内容,填充成一个真正的独立游戏,这样比起直接开始就拿V3去做效率更高。 确定了思路,纪竞立马就动起手来。 …… 纪竞并非是唯一一个发现善见城编辑器这般妙用的人。 甚至一些中小型的团队也开始如此进行立项流程。 在目前这个版本,善见城编辑器确实只能完成一些依附于《善见城》本体存在的轻量级地图小游戏。 更大型的游戏或许也能做,但一来鸿图的的方框和线条在游戏功能复杂了之后会显得有些杂乱,并且很多东西四十二不可能完全整合,都需要自己重新通过代码重构,再封装成鸿图接口。 但拿来制作Demo那就再好不过了。 方便顺手,效率无敌,尤其是逻辑明晰。 鸿图里面的一个节点,一个线条,转换成代码的话那可能就是好几百行,现在都是用图像来展现。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程序员和代码基础,策划美术自己都可以搞定。 你们自己先捣鼓清楚吧,不用浪费大伙儿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