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如果谁再延误,军法从事 (第1/2页)
可是满桂就没王之臣那么乐观了。 现在济尔哈朗带着将近两万大军在塔山附近虎视眈眈。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鞑子在等着。 此时的满桂也想明白了。 之前曹文诏能惨胜,还有左良玉能吓住济尔哈朗数万大军。 不是明军忽然变强了。 而是鞑子根本就是没尽全力,只是想要威逼王之臣带来的明军尽快进入锦州。 只是他们没想到曹文诏和左良玉和其他的明军不同,这才吃了大亏。 现在这个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鞑子自然就不会再留手。 而后续的明军可没曹文诏和左良玉的本事。 想要让这些人携带辎重,顺利进入锦州城,这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满桂之所以之前向赵率教传达这样的命令,也是聊胜于无。 万一呢。 要是真能带一部分粮草回来,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至于带不回来,那也无关紧要。 所谓慈不掌兵。 满桂那时候其实就是存了用后面的一两万明军来换粮草的心思。 在满桂来说,赌的成分更大。 可是让满桂失望的是,后续到达的明军连一粒粮食都没带来,而且是毫发无损。 天亮之前,最后一队明军正式进入锦州。 甚至连之前在塔山驻守的左良玉也顺利逃了回来。 这也让满桂彻底死了心。 鞑子既然已经全力奔赴辽东湾,王之臣带来的那些辎重自然没有保留下来的可能了。 现在满桂只希望赵率教能机灵一点,能多挽救一些粮草辎重。 就算这些粮草辎重没办法运到锦州,也不能落在鞑子手中啊。 这样变相的也能给锦州缓解一些压力。 满桂此时也不敢心存侥幸,在请示了王之臣之后。连忙安排各部明军进驻城墙参与防守。 可是这一等,一直等到了第二天正午。 在太阳刚刚升到头顶的时候,锦州城外,马蹄声犹如轰鸣的巨雷一般响彻天地。 皇太极亲帅六万铁骑赶到了锦州城下。 “来的也太慢了点吧?” 王之臣自然留在了总兵府统筹指挥。其实也就是给大家一个心里安慰。 真正负责这次指挥作战的是满桂。 谁让祖大寿陷在了宁远,而赵率教留在了辽东湾。 再加上满桂也是锦州城的地头蛇,对锦州的防卫最为熟悉。这个重任自然也就非满桂莫属了。 本来按照满桂的预计,还有加上对鞑子作战习惯的了解。 皇太极应该天刚亮就能赶到锦州城下。 可是皇太极直到中午才赶到,这让满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皇太极此时脸色犹如黑炭一般。 身边的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尤其是阿巴泰,脸色明显有几道血痕,这是被皇太极之前用马鞭抽的。 而岳托已经被皇太极紧急派回了宁远。由岳托代替阿巴泰来主持大局。 临阵换帅,这本是兵家大忌。 可是皇太极还是毫不犹豫的撤换了阿巴泰。可见皇太极对阿巴泰有多失望。 同时也说明皇太极对目前的局面如何的忧心。 “准备攻城。” “满将军,有什么不对吗?” 说话的是左良玉。 因为在塔山的表现,左良玉入了满桂的眼。所以在之前部署防御的时候,满桂特意将左良玉带在了身边。就是为了培养左良玉。 左良玉虽然勇猛,脑子也非常的好使。 可是毕竟左良玉当上游击将军时间不长,之前主要是靠勇武取得的战功,还没什么大局观。 “鞑子断了我们的粮草,现在该着急的是我们才对。” 满桂的话让左良玉顿时恍然大悟。 对啊,十几万明军被困在了锦州城。 鞑子只要守在外面。 除非明军出城作战,否则鞑子根本就不用着急。 困都能将十几万明军活活困死。 而且最重要的是,攻城,这反而是鞑子的弱项。 至少到目前为止,鞑子还没靠武力攻破过任何辽东的坚城。 “难道鞑子那边也出了问题?” 左良玉猜测道。 可是说完,左良玉自己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现在宁远城被困,也不知道有没有陷落。 锦州也被团团围困。 放眼整个辽东,哪里还有鞑子的敌人。 指望那些蒙古人,他们不趁火打劫就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难道是鞑子内讧?” 左良玉刚说完,就看到满桂摇了摇头。 “这次是皇太极亲自领兵,怎么可能内讧?” 如果说是其他将领领兵出征,还有可能发生什么变故。 皇太极亲自领兵,如果有人想要闹事,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也只有曹爽这种傻子才能领军在外还会选择投降。 只要不投鼠忌器,大军掩杀,闹事的终归只能是个笑话而已。 “那会出了什么事?难道是鞑子的诡计?” 左良玉顿时一头雾水。 此时不管是左良玉还是满桂,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东江毛文龙的存在。 毕竟毛文龙之前都是打游击的,每次出征也就顶多抢点粮食,挖点山货。击杀几个落单的鞑子,或者想办法策反被俘虏的明军将领,顺便再拐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