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等王绍放完火后,一个不留 (第2/2页)
杀人,似乎对皇太极来说就是一个念头的事。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君王之怒吧。 岳托倒不是为王绍叫屈,而是因为刚才那一刻,岳托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岳托发现,其实他自己似乎和王绍没太大的区别。 王绍献城,还要帮着皇太极擦屁股,清理宁远城。 可是皇太极为了避免恶名流传于世,反手就要将王绍杀了,然后将这罪名栽到王绍的头上。 岳托甚至都能想到。 用不了多久,在辽东就会流传一个说法。 皇太极率军攻下了宁远。宁远参将王绍归降之后。没能得到荣华富贵,于是心生歹意,妄图放火胁迫皇太极。不过最后时刻,因为皇太极得上天眷顾,识破了王绍的阴谋,将王绍斩杀。却没办法挽救宁远的百姓和士卒。 结果一场大火,宁远城和十几万生灵全都化作了飞灰。 不管这个说法到底会有多少人相信,但是后金上下必须相信。 王绍固然该死,也死不足惜。 但是岳托自己又比王绍能好到哪里去。 当初要不是岳托极力劝解自己的父亲代善,一力支持皇太极登上大位。 皇太极也未必能登上汗位。 可是现在呢。 岳托的父亲代善已经闲居在家,彻底没了任何的权势。 岳托这几年倒是混的风生水起。 但是岳托已经明显能感觉到,皇太极在疏远排挤自己。 之前岳托还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只要对皇太极保持足够的忠诚,不故意去作死,不去挑衅皇太极。 皇太极应该不至于真的卸磨杀驴。 毕竟自己对皇太极可是有大恩的。 可是刚才皇太极对王绍的处置,让岳托忽然想明白了。 此时的皇太极,心中根本就没有了任何普通人的感情牵绊。对皇太极来说,权力才是他唯一在乎的东西。 为了手中的权力,或者说为了想做的事情,皇太极可以牺牲任何人。 醒悟过来的岳托此时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皇太极。成为了皇太极必须铲除的对象。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自己当年极力扶持皇太极上位才种下的大祸。 此时的岳托感觉心中是无比的冰冷。 岳托一时间都有些茫然了。 出手对抗皇太极,岳托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因为岳托早就认识到,自己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要不然当年岳托为什么极力劝说代善支持皇太极等上大位。在和皇太极的对抗中,岳托从心态上早早就输了。 可是岳托现在却又不得不选择对抗。 因为不对抗就是死路一条。 除非岳托学自己的父亲代善,放弃手中所有的权力,回家混吃等死。 可是岳托非常的不甘心。 代善年纪已经大了。是不是混吃等死已经不重要了。 可是岳托才刚刚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年纪。 冷静下来的岳托,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皇太极将这个脏活交给了自己。 如果脏水没泼到王绍身上,那背黑锅的可能就会是岳托。 想明白的岳托反而心中轻松了不少。 和以前那样心存侥幸相比,现在的岳托已经知道了自己以后的目标。 不过此时岳托虽然心中愤恨,但是却绝对不可能公然违抗皇太极的军令。不然那就是岳托自己送把柄给皇太极处罚自己。 王绍回到了自己的军中。 王绍手下大概有四千多人。作为参将,王绍其实有些名不副实。 一是因为宁远作为宁锦防线的主要城池,驻扎的将领官衔本来就要高一些。第二也是因为王绍吃空饷的原因。 不然的话,王绍麾下怎么也得有七八千的人手才对。 不过此时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王绍回去的时候,手下的将领还有士卒都眼巴巴的盯着王绍。 虽然在鞑子刚刚围城的时候,王绍就联络上了皇太极。 但是皇太极给王绍一直只有口头承诺,实惠是一点都没有。 王绍军中这段时间也同样断粮了。 昨天晚上,王绍之所以能顺利打开城门。也是因为王绍许诺,只要打开城门,才能有饭吃,才能有活路。 可是现在城门是开了,鞑子也进城了。饭在哪呢? 之前王绍舔着脸往皇太极身边凑,一个是为了表功。第二也是为了想要点吃的。 可是皇太极虽然赞赏了王绍几句,也安排了活。但是关于吃的,皇太极是一个字都没提。 王绍倒是想提,可是没找到机会。 等到皇太极走了之后,王绍就是想提,也不知道找谁了。 此时看着麾下将领和士卒一个个眼神都快要发绿了,王绍心中也是有些惶恐。 平时克扣粮饷,吃兵血也就算了。 毕竟一般人也不会因为对待遇不满就杀官造反。所以王绍是有恃无恐。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都饿了好几天了。 这几天的时间,也就能分到几口马rou。大多数时间,就只能靠吃树皮,草根,老鼠。 反正能吃的,都会往嘴里塞。 这好不容易有了身的希望,一旦再破灭,那王绍飞被生吞活剥了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