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一牙吏_第九十二章 提说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提说造反 (第1/1页)

    造反的念头一但生了起来,便在申黎庶的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

    “金人是在什么时候打的宋国?宣和六年?还是宣和七年?”

    申黎庶摇摇头,在第一营的营地中来回巡视。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真的造反。

    似乎穿越到北宋末年,想要扭转亡国局面,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一千多人,造反。

    申黎庶想想就头疼,连夜乘船返回了福延里,他刚踏入土地,便立马骑驴往诸葛行敏的住所跑去。

    快驴加鞭,申黎庶很快就到达了八营营地,推开们,申黎庶张口就来:

    “我要造反。”

    诸葛行敏单手拿着一本书坐在床头,先是懵逼,然后就是惊诧。

    立马起身把门掩上。

    “真要造反?”

    诸葛行敏诸葛行言两兄弟都不是省心的料,不然诸葛行敏也不会考中进士之后便辞京回乡了。

    申黎庶咬紧嘴唇,目光如炬,“若不造反,吾当奈何?”

    诸葛行敏哈哈大笑,知道机会来了。

    “做一营之将,而辗转于天下军营,或看亡国之威,或死城头之上,而不得后人待见也。”

    申黎庶从捐官开始,做的每一件事,在诸葛行敏眼中,都是大逆不道。

    做这么多还不造反?

    怎么可能!

    果然,申黎庶长叹一气,坐在椅子上,道:

    “若造反,则何如?”

    “愚民造反,不得成事,若将军举兵,以将军军容,则为义军,除暴虐,复山河······”

    诸葛行敏把桌上的一张邸报递给了申黎庶,申黎庶看着上面的内容,一阵心惊。

    “金以张觉事由,挥军三十万,攻燕山、云州。

    河北东西两路,张迪作乱,流贼十余万,欲断燕山宋军后路。”

    “这是朝廷急报,今早才来的,幕府的人正打算要给你送过去,不料你却先回来了——这儿是黄琳给我的信件,你也看看。”

    申黎庶果然看到桌面上放着一封拆了的信,上面的确是黄琳的笔迹,内容大概如下:

    撤掉四州调度使,将要以两浙禁军三万、厢军五万,乘坐舟船,从运河北上,依旧驻扎山东,攘外必先安内。

    徽宗朝朝令夕改已经是件寻常事了,但申黎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金人会在宣和五年十月发兵进攻宋国。

    【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还可领现金!

    “完犊子了,若我军真的北上,被朝廷那帮猪头指挥,定是一个客死他乡的结局。届时若剿灭了流贼,极大可能便要挥师北上抗金。”

    申黎庶喃喃沉思道,转而问向诸葛行敏:

    “迅疾怎么看?金军攻宋,宋能坚持多久?”

    诸葛行敏为二人各自倒上一杯茶水,举杯道:“依我在东京的见识,加之河北张迪作乱,山东又有大小流贼数十股,约流贼五十万上下,大盗如云,两浙也不太安生,流民众多,朝廷已到危亡边缘。”

    “宋如残阳,而金如红日初升;宋廷势弱,而金国方灭辽国,势强于宋;宋史许亢宗返回东京时,便写了一本书,阐述路途见闻,宋军孱弱,边军之军除常胜军外十死七八,更无士气。”

    申黎庶果然看到诸葛行敏床上放的那本书,书封上写着“某使路燕国见闻记”。

    诸葛行敏喝茶润口,又道:

    “金军以铁骑数万,乘灭辽之威,欲一鼓作气,灭燕山之宋军,剁燕云之地。辽乃兄弟之国,可以为邻,金乃蛮夷之国,不得为邻,若金得燕云之地,则居高临下,只遣铁骑数万,便可纵横于宋土,数日之内,则能到东京城墙之下,而直问官家名讳。来去无踪,迅疾如飞,宋军断不可敌。”

    申黎庶再问道:“宋军内战内行,官家能河北、山东两货流贼做大吗?”

    “不能,宋军会消极防御金兵南下,同时赶紧想方设法解决山东流贼,以保东京安全,流贼最多活不过三年。”

    “若三年后,宋廷亡了呢?”

    诸葛行敏静静看着申黎庶的双眼,想通过眼睛窥探到申黎庶的想法。

    这是申黎庶在考验诸葛行敏的眼光,他向来对自己的极为自行。

    过了半晌,诸葛行敏忽然整个人都颓废了。

    “则中原尽归于金,山东之贼便会转为义军抗金,但数年便会被剿灭。”

    “如那日到来,迅疾当以微薄之躯,提三尺之剑,北上山东,与金人血战,以捍汉土。”

    申黎庶哈哈大笑道:“若我造反,该当如何?”

    诸葛行敏愣了一会,终于笑道:“或可复山东之地以为汉人之土!”

    “迅疾跟我来。”申黎庶拉着诸葛行敏的手,就往军营里面跑,路上申黎庶来不及给自己敬礼的士卒回礼,直接带着诸葛行敏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确认反锁门后,申黎庶随手抄起桌面上的一根木棍,指着木架上挂着的大宋疆域图,道:

    “若我造反,或可自海运直达山东,从登州上岸,而登州等地消息早已被流贼阻断,我或可伪装调令,直接进入登州,逼迫登州衙门举义。”

    “登州方向,有幕府设的点在哪儿做走私生意,况登州之地,易守难攻,海运通达,如金军突入中原,则我西出可攻其侧翼,北可跨海自辽东湾登陆,击金兵后方。”

    诸葛行敏点点头,对申黎庶的想法表示认同,虽然他心中也有一套自己的造反想法。

    “迅疾有话直说。”

    申黎庶看出诸葛行敏心中有话,便问道。

    “或可直接北上,入河北造反。”

    诸葛行敏试探性地说了一句,又道,“不过还是登州举旗比较稳妥。”

    “不过登州地广人稀,兵源是个大问题,况且流贼势众,难保不会进犯登州。”

    “流贼进犯登州又如何,况且我申黎庶起家,越打人越多,只区区鉴湖仓、会稽山两场杖下来,便得数千力战之卒效力。”

    “至于兵源,迅疾倒不用担心,山东的流民多得是,满地跑的流民,都是我的兵源,彼辈虽然如今一穷二白,光着腚满地图乱窜,但经过我的训练,乞丐也能做个将军,到时候我就以山东人打山东流贼,而且燕云来的流民也多如牛毛,便再以燕人光复燕地!”

    诸葛行敏清晰地看到申黎庶双眼中燃起了火焰。

    于是他起身,严肃鞠躬作揖,第一次改了对申黎庶的称呼,正色道:

    “敢情郎君借我全营通达之权,行敏以列北上条陈,安排二营顺利北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