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71 不愧经典二字(求订阅2) (第2/2页)
手术做的是真好,cao作着导丝、导管、球囊、支架,每一步都干净利索,每一步虽然不快,但却泾渭分明。 双球囊对吻挤压,屏幕上rou眼可见在主干中支棱着的支架被压瘪,尽量贴合血管壁。 张友忽然明白为什么宫本博士要和雅培联手,费劲的搞出什么药物洗脱支架。 就算是对吻挤压再如何完美,支架都有自己的体积。 被压瘪、贴壁的支架本身就相当于是一段狭窄,再加上支架自身的特性,在血管里肯定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也就是说这一段位置特别容易出现在堵塞、支架内血栓、边支血管再狭窄等发生率较高。 药物洗脱支架顾名思义,是支架内膜上带着可以缓缓释放的药物,张友是这么理解的。 在药物的直接作用下,可以延缓支架内血栓、边支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机会,再不济也会多多少少拖延几个月的时间。 技术追求到了一定程度,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极难的。 想来宫本博士在crush技术上已经登峰造极,但却无法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只能寻求另外一种改变――材料学的支持。 厉害啊! 张友渐渐看懂了手术,也明白为什么身边的苗主任以及循环内科医生们都那么狂热和紧张。 他的脑海里渐渐出现了四个字――登峰造极。 一种术式已经没什么可以变化的,临床手术的术后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无数医生前赴后继的研究、改进。 一个方向不行就换另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宫本博士和黄老并没有区别。 黄老是直接改进术式,而宫本博士是寻求材料学的改变,但不管能不能成功,目的都只有一个――让手术的效果更加理想,让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延长。 这次年会的公开示范手术,让大家学习crush技术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展示药物洗脱支架。 张友想了很多,他的目光投射到最前排的宫本博士身上,见宫本博士小声和助手评论着术者的手术。 薛主任做的手术并没有吸引宫本博士的注意,他很轻松的和助手小声闲聊着,张友真想凑过去听宫本博士在说什么,他越来越好奇。 不过闪念之间张友一怔。 Crush从出现到现在冠以经典二字,术式已经千锤百炼,堪称完美。 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是术者的事儿,属于手术术式先天的缺点,只能用材料学的技术加以弥补。 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技术想要改变其中某一个要点都是极难的,就像是围棋里的定式一样。 定式的每一步都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演练,表明这是最合理的一步,是最优解。 黄老想要改变定式?! 反正张友觉得自己不会有这种想法,黄老……可能是老糊涂了,痴心妄想而已。 至于912这几天成功的手术,张友也觉得是以讹传讹。 想要改变手术术式,就像是围棋国手要改变定式,那根本不可能! 除非像是大雪崩这类定式。 可经典的crush技术看着过程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cao作以及最后主干血管里的支架存留。 想改变? 不可能的。 张友忽然叹了口气。 “张主任,怎么了?”苗主任看着屏幕上的手术,心不在焉的问了一句。 “黄老和周从文接下来做手术示范,我觉得没有必要。薛主任的手术……我觉得没什么可以改动的,要非说有的话就是一些手法、细节。”张友实话实说。 “……”苗主任一怔,嘴唇动了动,但什么都没说,也保持沉默。 是啊。 经典的Crush技术已经近似于完美,黄老他老人家到底准备怎么改变这个见鬼的术式呢? 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苗主任也曾经把自己代入进去,可是最后还是觉得宫本博士的做法才是对的。 技术到了极点,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必然是“盘外招”,修改支架,从材料学入手减少术后并发症才是正途。 估计这次年会后,药物洗脱支架就该真正进入临床试验,尽早出现在临床第一线。 唉,黄老真的是老了,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手术术式他还想着改进。光是想一想也无所谓,可直接拿到这么多人面前来做示范手术就不好了,何必要来丢人呢。 一想起这个,苗主任有些沮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黄老都算是苗主任老师的老师,甚至叫一声师爷都不过分。 眼睁睁看着黄老丢人现眼,这就是心外科丢人显眼……苗主任已经有了要离开的想法。 “要不一会看两眼,咱们走吧。”张友也有一般无二的念头,他小声建议道。 苗主任点了点头,随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1小时22分钟后,对吻挤压结束。 术者的水平果然极高,对吻挤压后的支架平滑的贴在血管内膜上,在造影上看只有一点点的凸起,想来应该对患者预后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 最起码也能挺2-3年!张友有自己的判断。 要是再配合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术后至少能保证3-5年不犯病。 从无法医治到5年生存期,张友觉得自己有些迷茫。 经典的crush术式果然不愧经典二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