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西、北二候入朝歌 (第1/2页)
“你和你父亲,对商汤没有忠诚,这并不难以理解。” “不过,现在袁福通和我们为敌,你们父女又和袁福通为敌,为什么不好好想想,怎么联手对付了袁福通?” 陈萼看着九侯女,问道。 九侯女表情冷淡:“你以为我傻吗?” “袁福通根本不是你们商国的对手,现在送我和神莺来,就是打不过你们商国的能人异士,试图求和。” “如果求和不成,袁福通估计就只能离开商国附近,带七十二路诸侯回到草原和鬼方、犬戎争夺地盘了。” “我现在和你们联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到头来只会成为你们的附庸。” “不错呀,思考的很清晰。”陈萼挥手,解开九侯女的禁制,“还有什么想到的事情吗?” 九侯女微微活动一下手腕,盯着陈萼:“其他的东西没有想到,只能够看到,你是个很荒唐的昏君……” “刚才你说联手对付袁福通,应该是想要把我睡了吧?” 陈萼答非所问:“你现在几岁了?” “二十岁。”九侯女回答道。 陈萼讶然打量九侯女的身高和打扮:“二十岁?” “看什么?我不是矮子!”九侯女冷声回答道。 “哦?” 陈萼笑了笑:“我也没说你是矮子,只不过感觉你比较像是一个小孩子……” 九侯女气的冷哼一声,转回头去。 “说吧,你准备要把我怎么样?” “杀了吗?反正我是不会想要留在你们这里的,只要有机会,我还会想要逃出去。” 陈萼笑了笑:“不急……将来有的是机会。” 而且,刚才自己真的有点把姜皇后三个给惹得生气了,现在不合适再对九侯女做什么。 心中一动,神念所至,整个皇宫内的情况都映照在心底。 龙德殿、飞云宫、馨庆宫、御花园、御膳房、金水桥、午门——因为封神演义世界并非是真实的殷商世界,更不是青铜器、奴隶制文明的时期,所以又是很多时候对标的还是明朝时期。 比如又是用金银、铜钱做货币。 再加上神话色彩,很多细节就更加不能苛求了。 陈萼想到的是——姜皇后的担忧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姜皇后担心纣王荒唐的事情流传出去,失去民心民意;可她不知道,西伯侯姬昌的手下宣传已经启动,一方面西伯侯的确会做人,另一方面就是靠宣传。 而西伯侯姬昌手下宣传的时候,如果发现纣王的黑料,绝对会捧一踩一,那是毫无疑问的。 众所周知的是,皇帝获得坏名声,要么是坏的太厉害,要么是无能,要么是又坏又无能——有很多所谓明君,其实也不是好鸟,只不过他们拥有令别人闭口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名声,陈萼还需要某些手下专心搞一搞宣传战,免得被西伯侯姬昌搞得万民敬仰、天下归心。 但要是宫廷方面流传出去消息,被人说的有鼻子有眼,那就是陈萼自己彻底的无能了。 所以,陈萼一念而动,便扫视整个王宫内所有人。 转眼间便辨别出二十多个和外界有联系的宫女和内侍,将这些人都记住后,陈萼决定了接下来的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耐心垂钓,看看谁会勾结王宫内的人,再来一次肃清。 这个啊,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心中闪过这个谚语,陈萼自己都感觉好笑:这会儿姜太公还在昆仑山上苦修,尚未下山,而文王姬昌还是西伯侯。 暂且安置了长筒袜、裙装的五尺多九侯女后,陈萼又跟姜皇后说起自己要清理宫中一些不规矩的侍女和内侍的打算。 黄飞燕顿时大喜:“这样一来,是不是就不怕别人胡说八道了?” 杨妃也松了口气——她刚才就后悔,太过于顺从大王,居然做出十分荒唐的事情。 一旦传扬出去,名声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 姜皇后闻言,却是没有喜色,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王,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大禹治水之时,有名言为堵不如疏。” “大王这样做,可以堵的住一时,可以堵的住一世。” “还不如大王自身处事贤明,效法古代贤君,这些人就算是想要说大王的坏话,也无从说起,最后定然会被大王所感化,再也不生邪念。” 陈萼笑了笑,摇摇头:“若是别人,我定然懒得理会这种以德服人的屁话。” “你我既为夫妻,你又给我生下两个儿子,我就不得不跟你说的通透些。” “以德服人或许有之,但今时今日,我决不能如你所说的那样拘泥不化,刻板修身养德,以求天下敬仰。” 姜皇后本以为自己说出这种深明大义的话,大王要么生气,要么被自己说服,没想到大王居然要跟自己说道理。 尤其是“以德服人的屁话”,更是令姜皇后深感不安。 以德服人,是天下皆知的道理,怎么会是屁话呢? “你可知道,西伯侯姬昌派人宣传自己仁德之名?你可知道西岐富国强民,如今西地二百诸侯大多数已经臣服西伯侯?” “西伯侯姬昌以这种手段获得仁德之名,宣扬于天下;我这个大王的名声是好是坏,还依靠着呆板的以德服人,想要说服天下人?” “皇后,你要知道,对君子可以用君子的做法;对小人,即便不用同样的办法,也不可以再昏聩到还用老办法,希望天下人自发做到公平判断。” “西伯侯姬昌有二十四个妃子,养育九十九个儿子,竟然比大王还要贤德,可有人能说他西伯候府中一句坏话?” “寡人管教王宫,不过是效仿西伯侯治家森严,仅此而已;难道姜皇后认为仁德之名遍于天下的贤人西伯侯姬昌,我也不该学,一定要承受小人的窥探,小人的诽谤,经受考验才配贤德之名吗?” 姜皇后哪受过这种辩论? 她不过是人云亦云一些什么圣君、深明大义的皇后之类的品德与贤德,被陈萼说了一通,不自觉就忽略了“陈萼本来就荒唐”这件事,反而被陈萼说的西伯侯姬昌的事情吸引注意力。 天下闻名的贤人,西伯侯姬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