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自学成才的姜子牙 (第1/1页)
——占据如此优势,按说只需派出小股军队进行偷袭即可。 甚至安排的好,等闻仲这边知道消息的时候,恐怕界牌关早没了。 可那姜子牙、姬昌,却与西岐放出狂言,要以堂堂正正之师,灭无道商汤,以为天下表率! 这尼玛就尴尬了! 真要明刀明枪的干,你特么直接来汜水关不行么? 虽然无语,但闻仲也知道想以界牌关阻挡住西岐大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为防万一, 他便前去请求哪吒先过去,免得真被那土行孙给偷了关隘。 至于自己, 则会亲率十万大军前去支援! 至于为何不全带过去? 呵呵,谁知道这会不会是对方设下的诡计呢! 若他们另有伏兵,恐汜水关危矣。 可最终结果却是让闻仲大跌眼镜! 那西岐大军到了界牌关后,不仅没让先锋官土行孙偷袭城门,反而真的摆开架势和老将黄滚对峙起来! 甚至因为知道闻太师即将到来,西岐众将还一个个吆喝着等待对方前来,再行最后决战! ——这伙人是真脑残了吧? 就这,还造反? 这是闻仲知道后,脑海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他,是真心懵逼了! 可他哪里会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姜子牙的手笔呢? 要知道, 姜子牙可是下决心,要将整个西岐上层人物给洗脑的牛逼存在啊! 一套仁、义、礼、智、信的大道理说下来,谁能顶得住? 可偏偏他那些歪理,对于野心勃勃的姬昌来说听着极为舒畅! 本来就是。 既然想坐上至高宝座,又怎么能行那些龌龊之事呢! 在他看来,天命本就在自己。 加上西岐有阐教金仙为后盾,根本无惧商汤数十万大军。 可以说,不知不觉间姜尚愣是教导出了一大堆的‘君子’来! 甚至,连某些金仙都受到了影响。 嗯—— 至于说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面对这种‘正直’的敌人,闻仲都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其当他最后知道了对方之所以没攻打汜水关,是害怕造成太多杀孽,不符合仁君之道时,差点背过气去。 尼玛这种敌人,弄的他都不好意思下手了好吧! 不得不说,姜子牙自学成才的‘洗脑神功’,绝对恐怖至极! 当然,这些开始闻仲是不知道的。 可当某天申公豹来到商营,和其一番畅谈后他才明白。 感情,那姜子牙是自己人啊! 接下来不光自己要配合着他玩闹,还要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逐步瓦解掉西岐一方的势力,包括十二金仙! 可,自己真能做到么? ——老太师表示怀疑。 但不管怎么说,两军于界牌关大战却是在所难免了。 显然,这一战的结果会很惨烈! 闻仲十万大军加上界牌关六万守军均属于大商精英,战力自然不俗! 而西岐虽然有近乎商汤两倍的军队,却几乎都是新兵! 这一战,双方几乎势均力敌, 一时间, 战场上鲜血飘橹,惨呼声震天,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尸体。 就这,还是没有仙人出手的情况下,否则结局会怎样谁都不知道。 可以说, 双方首战几乎算是两败俱伤! 但若以数量来算的话,西岐四十万大军整整损失了近乎六万。竟占据了全部人数的七分之一! 若是换成其他人领军,恐怕在战后绝对会招致问责。 一个不好去官罢职都是轻的,直接被王上斩杀都有可能! 但姜子牙是谁? 以他自学成才的绝代之资,借口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一句话,练兵! 新人新兵,不练如何成才? 开战之前,姜子牙就和姬昌提前打了预防针,准备牺牲十万! 培养出三十万百战老兵,足够他们伐纣所用了。 如今只战死六万,完全是因为他指挥得当的后果。 ——此举,不仅无过,还有功。 就这样, 在姜子牙和文仲暗通曲款的情况下,双方有来有往整整战了半年! 也就是在这半年中,商营中陆陆续续来了不少陌生面孔。 不用说,这些自然是截教弟子。 他们几乎都是被申公豹找到,直接给忽悠过来的。 其中声名稍大的,恐怕就要数截教外门大弟子赵公明了。 其虽然未入内门,手段却也不凡! 手中二十四颗定海珠乃圣人赐下,皆为下品先天灵宝。虽只有太乙金仙后期修为,但就算面对大罗初期也可一战! 论及修为、战力,甚至超过大师兄多宝道人。 只是他向来洒脱,不愿以强盛示人,这才名声不为外人所知。 其次, 就要数十位形态各异的散仙了。 他们虽然声名不显,却也在原本轨迹中杀出了赫赫威名! 金鳌岛,十天君! 此十人各掌一门绝阵,修为虽只金仙境却可以大阵逆斩太乙。尤其是十人联手布下十绝大阵后,哪怕大罗一个不好也要饮恨阵中! 再加上一些截教外门弟子,论及实力甚至超过十二金仙。 也幸亏现在两军交战,还没有仙神出手相助。否则,早已天翻地覆! 当然,对方金仙不出,这些人闻仲也并没打算让他们露面。但也因此,他信心更足,再无惧十二金仙带来的威胁! 排兵布阵、血rou相搏这是凡人王朝间的事,他并不认为自己会输! ——更不用说,对方主帅还是自己人了。 一年,整整一年! 闻仲愣是靠着十几万大军,将几十万周军给堵在了界牌关外! 有意思的是,双方似乎突然间都变的不着急了起来。 就这样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愣是有种就这么拖延下去的打算! ——可他们不急,阐教金仙们却是有些着急起来。 真要这么拖下去,那自己等什么时候才能渡劫回山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