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黑暗时刻_第七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第2/2页)

我国内乱,故对我提议均置不理……以意度之,西北问题不了,则俄事亦连带延宕不能速了。如在根本上能求军事之进步,以最短时期约三四星期内解决西北,是间接即所以解决俄事也。……惟攻击憧关须用重炮,可否由兄处速借重炮若干营,由现有官长带来助攻憧关,该关一破,则西北瓦解,不难一鼓荡平。’

    林登万:“这是?”

    少帅:“在开战之前,老蒋和我说,战端一开,必调十万大军助战,拨几百万军费过来也没有问题。10月19日,我与苏军交战正激烈时,从我这里调走了三个重炮营,现在还在西北和冯玉翔作战呢。”

    林登万:“少帅,您还不早做打算?现在苏军兵峰正盛,又与日军沆瀣一气。是战是和决定的越晚,手上的筹码越少啊。”

    张少帅:“现在和谈,南京方面根本不准。外交权在南京,国民都在看着我,我能怎么办?”

    林登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怎么能让地方独当其任呢?此事只能撇开南京!”

    赵少帅:“可是,我如何向南京方面解释呢?”

    林登万:“老蒋让你和俄国人打架,说打起来帮你,现在又不肯帮忙。待会打输了还让你背锅。你别的都好说,锅千万不能背啊!”

    林登万:“明天直接登报,将老蒋的承诺和东北的现状一并写出。将他的嘴脸直接公示于众,一定要写:‘国家战争绝不可由地方独当其任。’否则就撇开他和谈了。有言在先,他派兵援助,则继续打,不给援助,那就和谈。”

    “你要让世人知道,与俄国和谈,丢了铁路的责任不在你,而在他老蒋不守承诺,不派兵支援东北!你不这样做,你看老蒋到时候给不给你扣不抵抗的帽子?他既然要拿最高领导的权利,那么就要负最高领导的责任。”

    张少帅:“然后呢?”

    林登万:“然后就得考虑和谈的条件了,咱们打中东路战争之前,铁路和铁路属地都是俄国人的,铁路属地俄国人还有警察权,税收权,教育,耕地,矿山什么都是他俄国的。简直就是国中之国!”

    林登万:“咱们只要随便收回一点,在中东路战争中死去的将士就不白死。如果什么都没有收回,而是变成原状。那么为铁路牺牲的人,就白白牺牲了。”

    张少帅:“那么,我们和谈的话,收回什么地方好?”

    林登万:“最好是将铁路属地全部收回,您愿意继续看着俄国人在中国东北开矿,将煤炭,铁矿,树木,粮食一车皮一车皮的运去俄国吗?”

    少帅点了烟,各中厉害他自然清楚,刚刚还在考虑是否能相信林登万。

    只想着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林登万能做出点什么事情来。

    现在他则是完全相信林登万的谋略了。

    .

    林登万的想法也很简单,打又打不过,那就只能谈判了。又不打又不谈,最后让人打一顿以后还不是要谈?

    谈判起来,俄国人是必然不可能放弃铁路的。

    少帅收回警察权,俄国人没有出兵。

    少帅收回铁路电话局,俄国人没有出兵

    少帅收回税收权,矿山,俄国人没有出兵。

    而是让外交官过来交涉,称电信局收回需要赔偿俄国一百万卢布。

    少帅收回铁路属地,俄国人没有出兵。

    直到少帅收回铁路了,俄国人隔天就进行了战争动员。外交部直接发限期三天的最后通牒。

    这说明这场谈判中,俄国人的底线就是铁路。

    俄国人还发表了声明,如果中东铁路无法解决,就将铁路售予第三国。

    为什么日俄两国世仇会合力对付东北?为什么日本人会给东北军下绊子,同时给俄国人送粮食?这个收购铁路的第三国家是谁?

    说到底,这次战争,即使打赢了俄国人,俄国人也会拿钱退场。东北军要马上打第二个国家。

    打的赢最好,打不赢,918事变只怕会提前上演。

    现在的东北军没有外援,内部分崩离析。与俄国人硬拼到底几乎不可能。如果俄国人把铁路直接卖给了日本,收回的难度更大。

    所以林登万的想法就是,谈判的时候压着俄国人的底线谈判。

    这也是谈判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林登万也想要收回中东铁路的铁路附属地。

    如果什么都不做,历史上少帅损兵折将,在战争过后,签订了《伯力协定》中东路回归原样。

    也就是说,东北在中东路战争后仍然被俄国人的中东铁路分割成了两块,中国军民仍然无法通过铁路,中国人走到铁道附近,仍然会被俄国警察打死。

    而且俄国警察根本不用负任何责任。

    外国人在中国保留警察权,林登万绝不答应,郑白兄弟的惨剧不只是在上海上演。

    而是在任何有外国人警察权的地方,都会发生。

    几十年后少有人会记得广东湛江曾经被法国人称为白亚特堡,就因为法国的白亚特号战舰想在广州停靠。

    也少有人记得中东路,铁路属地之广大。

    但是现在,这件事就发生在林登万眼前。

    即使把钱花光,林登万也要拿回铁路属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