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北伐名将 (第1/2页)
风雪已经停下,林登万又给部队下达了两道新新指令。 “一、二混编旅的骑兵部队带上食物和工具从阵地向后方行军,一路上准备拆除铁路,负责两公里的路程。” “铁路拆除工作以拔出道钉,斩断枕木为主。如果太冷了的话可以直接取出铁路枕木,直接就劈柴烧了。” 旅长:“这样做能行吗?没有铁路,咱们怎么撤退啊?” “此乃疲军之计,我们撤退路上行军七公里,俄军一路追击也要行军七公里。我们撤离以后直接进车站的房屋躲避风雪,还能烤火。俄军顶着风雪走七公里在野地里受冻。” “届时车站方面战场态势,咱们就是以逸待劳。” 第一道命令从指挥部发出,两个旅的骑兵单位八百多人直接带着斧头锤子钢锯就出发了。 每隔十几米留下二十多人进行拆除工作,剩下的人继续沿着铁路前进。 第二道指令“电令,赫尔洪得车站驻扎部队,第三,四混编旅。派出火车和人员,负责后方五公里的铁路拆除。工作以拔出道钉,抽出枕木为主。取出的铁路枕木直接劈柴烧了。” “另,拆除工作由士兵全权负责,不得使用民工进行作业。” 这不使用民工作业自然是为了保护非交战人员的安全。 得到命令后,骑兵们骑着马就出发了。 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总是建设起来困难,摧毁起来容易。 骑兵们出去之后直接开始拆除铁路下方的枕木。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的铁路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从上往下分为三个结构。 第一是钢轨,直接和火车轮子接触的部分。 第二部分是枕木,将钢轨和火车的重量均匀的分布在下面碎石的部分。 第三部分是道砟,也就是枕木下面的石头,承接枕木传来的重力。同时防止路基被破坏。 一条铁路要想运行,三者缺一不可。 要想长期破坏铁路最好的办法是破坏钢轨。 但是林登万这次作战说到底只是缓兵之计,主要是在等待援军到达之前让敌人不要推进太快。 挡住俄军是没用的,只是抵挡,俄军不会在谈判桌上交出铁路的利益。要让俄国吃痛,俄国人才会退步。他要完全消灭这支俄国部队! 铁路破坏了,俄国人不进攻了怎么办? 所以林登万选择的方式是破坏枕木。 既可以让他们暂时无法追击,消耗俄军的的时间维修铁路。又不会导致俄军完全无法进攻。 最重要的一点,还能催促俄军继续进攻。 你冲锋不冲锋,你不冲锋我就拆铁路了。铁路要是拆光了,你俄军今年就别想打完这场战争了。 要等到天气回暖,适合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天气。起码得等到清明节前后。 . 除了一、二混编旅骑兵部队,后方车站也派出部队开始拆除铁路了。 一列火车先把部队和帐篷,煤炭往前运输,每隔五百米就准备一个拆除点。 五公里一共十个拆除点。然后火车离开,然后等火车回去了之后,各个拆除点就开始摧毁枕木。 先把枕木两边的碎石给扒拉开,然后拿出锯条就开始锯,没有锯条的就用斧子,镐子。反正能怎么糟蹋就这么糟蹋。 .. “报告!” “进来。” “报告林总指挥,兄弟们在前线看见铁路上又冒黑烟了。估计是火车过来了。” 两名旅长看着林登万,显然是希望林登万兑现刚才的诺言。 “好,给正在拆除铁路的人争取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一到。全军撤退,现在可以开始烧毁不能带走的辎重了。” 一旅长:“那么之前的难民和俘虏呢?” 林登万:“有难民和俘虏?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一旅长:“俘虏是刚刚前方阵地抓的,难民倒是之前就被我们就收容了,但是你一来前线就直接进了战壕。我们也没时间汇报啊。” “把人带过来,我问问情况。” . 两个壮汉被带到了指挥所里,此外还有两个被解除了武装的俄国士兵。 林登万没有理会俄国人,而是直接询问这个壮汉。 林登万:“你带着家人从什么地方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