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粮从何来 (第1/2页)
蓝天如玉,夏日似卵,伏夏的一日,五百名身穿黑色鱼鳞甲的骑士在内江与富义厂之间的西向管道上缓缓而行,他们都带了一水儿的铁臂护,脑袋上扣着八瓣盔,盔中藏着精巧的机扩,只需一拍就能将面甲拍下来护住面门,身下更是铁网裙、网裤网靴齐备,身上更是挂了戚刀,身侧有一匹空马并骑,马鞍两侧挂了得胜钩两对,有悬弓矢、鸟铳、长枪、圆盾,梭镖,各类武具都是油光锃亮,一看就万分醒目,给人兵强马壮之感。 美中不足却是那马匹,川滇马皆矮小,背上骑了全副武装的骑兵,奔驰在路上给人一种小马驮大兵的违和感,不过川滇马虽矮,短途冲锋不及西北良马,却胜在负载辎重,早上饮过米泔水后又服了豆料,现在跑出去二十余里地,却越跑越有精神。 打内江出来后,白马堡、板桥堡、徐家寨、永安堡、陆家堡、石家堡、凌家堡大大小小十三个堡寨都有农人见着了这只雄壮的马队,堡寨中一阵敲锣打鼓,惊得这些下田之人连忙呼老喝幼躲避回去,藏在堡寨那石墙后观望。 自打崇祯十三年献贼被左良玉逼迫地入川掠地后,流贼、马贼、土贼蜂起,川民人人自危,多以结寨自保,且川中多丘陵少平地,川民大多寻一孤山高处筑寨,于寨门处放置锣鼓,无贼时下寨耕种,见贼即敲锣打鼓退入寨中据守,倒也不失为一条生计。 这队自内江过来的精锐骑兵可不会sao扰地方,自不由说便是南充团练乡勇夔字营,李夔、李琨自别了黄世信,就带着黄世信的手令去武库大管事黄丰那里领了甲兵,当武库打开,露出里面满墙满地的甲胄兵器时,李夔、李琨都满眼的不可思议,骑兵是个金贵的兵种,黄世信让他们全着三套甲胄中防护力最高的鱼鳞甲,其他武器一应自取,两兄弟在武库中挑花了眼,待五百夔字营全副武装出来之时,可把其他营头的乡勇给羡慕坏了。 不过夔字营可不敢骑马急奔,这些才放下锄头没几天的乡勇们骑术非常稀松,严格来说只能算是骑马步兵,可不敢在马上与人劈砍对射,只能勉强维持着跑马遛狗的速度在官道上行进。 就这样足足在路上耗了半日才抵达位于内江县、富义厂中间的诸堡寨中地势最为奇骏的三多寨。 三多寨坐落于三多山半山腰的坝子上,进寨只有一条盘山路,寨前、寨左、寨右又多是沃土肥田,寨前立了三道石墙,最后一道石墙更是用青石打成条状,以铁钩铁钉互锁,看上去高不可攀,坚不可破。 寨民庄户本在田中摘稻而收,由于地利土肥不均,各片水稻成熟时间都有十几日的偏差,寨内安排八百户庄户寻熟摘稻,分片收割,昨日已收了寨左两块200亩的上田,每亩均产二石三斗,算是个丰年,今日寨右的600亩上田又有100亩见熟,便又组织了庄户过来收割。 李家当家李存训是个精明的主,八百庄户都签的卖身契约,绝不会允许这么多庄丁分散使用,都是统一催使铁器牛耕、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收割,原本一个农夫全家老小齐上阵伺候30亩田都要累死累活,可到了李存训这里将人力统一使用后,周遭三万亩田都不是个事儿,更兼有一万五千亩的桑田,尚有余力在寨后丘陵上拓荒,出些中田下田种菜植果,搞得三多寨这边一片田亩丰茂、蔬果繁盛。 看到一大堆骑兵靠近,寨头的锣鼓喧嚣起来,庄户们扔掉工具、牛马、收割好的稻米就朝寨里跑,没跑几步就听有人在田头土路上大喊: “大少爷回寨,跑啥子跑?” 庄头扭头望去,却见打头一人不是李家的长房长子李夔是谁?当下即可喊庄户们不用瞎跑,回来迎接大少爷,八百庄户齐齐围过来排在土路边上,看着李夔、李琨高头大马过来,都齐声高喝: “大少爷好,二少爷好!” 李夔、李琨冲他们挥手示意,对于自家这些庄户,他们是仁慈的,本来李家就不是指望这些土地过活,也就没有像那些地主般把这些人朝死里盘剥,背靠李家、坐拥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