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理想远大 (第1/2页)
大帐之中,黄世信看着站出来的李钰,知道他这次很丢人,估计是不愿在众人面前念那丢人的心得,便苦口婆心道: “你们可能想,这样做有啥子意义?其实,很有意义,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土贼流寇,后面是不是就要面对张献忠、李自成,甚至打关外进来的建奴?” “不可能吧,建奴在辽东啊,怎么可能杀到我们这个地方来。” 听他这么说,懒洋洋的黄世礼握住了红蔓搭在肩头的小手,诧异地反问,在川人眼中,建奴远在天边,就和以前的瓦剌、鞑靼一样,至多是入关抢掠一番,而且抢的都是北方人,和他们这些四川土著没有半毛钱关系,对地大物博的大明朝来说,建奴也就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惧;就连李自成、张献忠这些近在咫尺的家伙,他们也认为不太可能二次入川,四川又不像其他地方,四周都是天险,只要把住隘口,闯献疯了才会来入川就食。 帐中营官们都无法置信地议论起来,黄世信见他们这么短视,一拍面前的案几,站起来大声道: “本县讲过很多次,我们不仅仅是保家,还要卫国,哪个说的我们以后不会和建奴交战,他们要是再入关,就绝对不是只抢人口钱粮了,这大明的大好河山难道就勾不起建奴的贪念,到时候他们打完北方,再看到巴蜀这天府之国,你以为那些野蛮之辈不会起了歹毒心肠?” 账外偷听的雷应奇听得心中一震,身子僵在了原处,他老父亲就是死在了浑河之战中,对关外的建奴他是恨之入骨,但隔了千山万水,向往自由洒脱的他又不愿意去辽东给那些军头当狗,他没想到在四川安逸惯了的一名小小知县竟然已经考虑地这么长远,已经想到了与万里之外的建奴作战的将来。 这眼光,好长远,好宏大,好有想法。 “哎呀四哥,建奴远在天边,从天启年间就进来抢东西,这都二十多年了他们也没打进来过,我看你是杞人忧天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再说了,小鱼儿你就甘心一辈子当个乡勇营官?本县,黄世信,是不甘心的,小小一个知县能干啥子,方圆不过百余里,好比小床躺巨汉,你我手脚都施展不开,何谈高卧?本县日后要当知府、巡抚、总督,甚至当首辅,到时候本县让小鱼儿你去当辽东督师,你准备拿啥子去和建奴拼?” 账外的雷应奇听得倒吸一口冷气,暗叹此子志向竟然如此远大,简直让人惊惧,而帐中之人与他差不了多少,这是黄世信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明确说出了将来的规划,这种野心勃勃的梦想钻入众人耳中,炸的有点知足常乐的众人心肝发抖。 当督师啊!李钰痴傻地坐在一个马扎上,完全没想过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洪承畴那种角色的一步,他以为自己能在川中混个游击、参将就算顶天了,从没奢望着当个总兵直流,现在被黄世信提出让他当辽东督师,总览一方军务,他就双眼迷离,脑海中幻想着自己当上督师,手掌尚方宝剑,下方站着一干文武,手底下更是雄兵百万,站在城头上挥斥方遒的场面。 在座的文武都眼睛发红,心底发烫,若是能将黄世信送到当朝首富的那个位置上去,他们这些一起打拼出来的文武还不各个都是什么总督、巡抚之类,最差也能混个什么漕运、盐务、织造局、市舶司之类的肥差吧? 而坐在黄世信身旁的徐元昭则想的更多,若是能让黄世信当上首辅,那黄世信一定会大力提拔亲戚乡党同窗好友,那么他徐元昭也不是不能当个次辅什么的玩玩,那李崇古、丁奇昌之流是不是也能当个阁臣,出将入相的好不热闹,到时候朝堂上下都是黄党一派,那黄世信未必不能重现严嵩、张居正、魏忠贤时期的盛况。 而且黄世信这个家伙很有成为曹cao的潜质,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他死了,他儿子再继位,逼迫崇祯的儿子们退位,徐元昭一想到这里,连忙给自己在魏国中找定位,郭嘉,他不想那么早死;荀彧,他没他那么忠于汉室,也没他那么傻;荀攸或者钟繇,好纠结啊,当哪个才好? 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会成为权倾朝野的黄党骨干,李崇古、丁奇昌之辈读书人就怔怔地看着黄世信,就连那四个绍兴来的师爷也是眼神火辣,他们这些绝了登龙门之路心思的人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找个好东主,忠心侍奉上几年,再通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