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策营内 (第1/2页)
在确认了协议达成之后,众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一旁的赵敏身上。 杨清源去乾军大营逛了一圈,身周就多了这样的美貌年轻的女子。 看此女的风姿气度,还不像是乾人女子的打扮,众将士心中猜测,此女或许是被乾军掳去的周女。 “杨大人这位姑娘是?” “该不会是大乾梁王看中杨大人少年英才,把他女儿许给了杨大人吧!” “哈哈哈!” 军中玩笑,不拘小节。 但是杨清源闻言,嘴角微微抽搐。 虽然不是许婚,但是此女还确实是梁王的女儿,你们都是预言帝吗?! 不过赵敏的身份,也不宜被太多人知道。 所以杨清源只能尴尬地跟着笑了笑,同时传音给赵敏,让她老实点。 随后对外宣称,这是自己新收的弟子。 旁人不知道,但是曹雪阳肯定是知道的。 梁王的女儿应该就是这次合作的人质保证了! 虽然刚刚杨清源在谈判之中咄咄逼人,但是却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次合作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在梁王的手中。 只要梁王不愿意合作,那他就可以死死咬住天策军。 大乾的骑兵虽然正面交锋不一定打得赢天策军,但是要想袭扰天策军,绝对不是问题。 若是真的不管不顾,想要强行撤军,天策军和北境守军至少需要辅助十万兵马的伤害,和整个云中都护府的成果。 还好杨清源给出的好处和威胁的底牌足以让梁王心动和忌惮。 一行人回到了天策军大营之中,展开了会晤。 “清源,你和梁王达成了什么协议?” 李承恩开口问道,他有些担心杨清源,两人因为北境之战,已是莫逆之交。 而且杨清源和曹雪阳两情相悦。 曹雪阳又是李承恩和杨宁的徒弟,两個人都把她当女儿看待。 所以李承恩和杨宁在心理上已经开始占杨清源的便宜了。 李承恩担心自己女婿,……担心杨清源向梁王承诺了一些不该承诺的事情。 杨清源将自己答应的条件和李承恩一说,引得帐内之人纷纷思索。 这梁王看着也不傻! 大家伙打这么多年了,也算是知根知底的! 就杨清源这条件,感觉也没什么用啊! 互市是什么玩意,边军高级将领都知道。 那就不是针对大乾的平民去的,就是为了从大乾的王公贵族手里坑战马。 一般的牧民只会买些锅碗瓢盆,盐巴茶叶。 单独向梁王开放边市,即便是价格下降一半,大周依旧是赚的,只不过利润少了些。 为了这点利益,梁王府就把大乾和盟友卖了?! “杨侯,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开口询问的是,天策府首席谋士,录事参军事朱剑秋。 他原为季汉诸葛武侯后裔,智谋极高,江湖上盛传“天下三智,唯逊一秋”中的“一秋”指的就是他。朱剑秋在民间有“小诸葛”之称,为百姓解决了许多难题,为人亦侠义,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官道上名声都很好。 受李承恩相邀,朱剑秋加入了天策军中参赞军机。 “朱先生果然厉害,我还答应了察罕帖木儿一个口头承诺。” “是何承诺!?” 杨清源接过曹雪阳递来的水袋,猛灌了一口。 这关子卖得,看得在场的诸将都想打他一顿。 “我答应梁王,若有一日,梁王府一系想要自立,我大周鼎力支持!” “嘶!” “这!” 帐内的不少将领都感到不可思议,倒不是觉得这个条件离谱,而是觉得梁王竟然会因为这一个口头约定就答应了杨清源,这简直是离大谱! “这也太离谱了!” 秦颐岩,就想其祖上翼国公秦琼一般,是标准的行伍军人,对于政治上的理解一般。秦颐岩完美继承了翼国公的政治天赋。 梁王察罕竟然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他是难以置信的,半开玩笑地说道。 “杨侯,这条件还不如,你代表大周去和亲,当他的郡马爷来得靠谱!” 大帐之内又是一阵哄笑。 但是朱剑秋和李承恩似乎已经明白了梁王为什么会同意这个条件。 因为对于大周来说,梁王选择自立,绝对是一件拍手称快的事情。 不过天下形势如何变幻,对于中原威胁最大的,始终是草原上的帝国。 从东胡到匈奴,从匈奴到突厥,从突厥到契丹,从契丹到靺鞨,再从靺鞨到元蒙,每一代中原都会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 中原王朝史也是一部和草原的战争史。 中原王朝或战或和,其中战绩最辉煌的就是前唐。 太宗文皇帝,愣是把突厥的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培养成了著名舞蹈家。 其中不仅仅是前唐国力强盛,唐军战力强绝。 还有一个人,是前唐对突厥之战中,经常被忽视,但又不可忽视的存在。 裴矩为北魏东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 在前唐和突厥的战争之中,永远绕不开裴矩分化突厥的功劳。 前唐以此人之计,拉拢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以震慑吉利可汗,为前唐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提供了时间。 若是没有裴矩分化突厥之计,前唐也许照样可以击败突厥,但是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以古为鉴,杨清源这一手就是想要分化大乾。 现在的大乾之中,最强的自然是乾帝,虽然他现在年纪尚小,手中实权不多,但是朝中的诸位大臣,都是效忠于大乾黄金家族的。 乾帝占据着大义名分。 别看现在梁王手握兵权,但他绝不敢轻易造反。若是他真的贸然起兵反叛,除了他梁王府的八万私军,其他人多半不会响应他。 乾帝固然暂时没法动梁王,但是梁王却是一直没法对付乾帝的。 当然梁王也可以效后汉末代丞相曹魏武的故事,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梁王手中只有兵权,没有政权,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梁王府处在很尴尬的地位,进不得进,退也不得退。随着乾帝的成长,他的权势会越来越强,梁王府也会越来越危险。 所以赵敏才会在北境之战之中谋划窝阔台汗国,以为根据地。 乾帝之下,便是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其中金帐汗国最强,窝阔台汗国最弱。 现在最弱的窝阔台汗国以及被梁王府所实际控制。 梁王府才算是有了根基,这也是梁王为什么敢谋求自立的原因了。 以他的统兵之能加上在军中的威望,即便不能开疆拓土,但是守住一个窝阔台汗国应该还是勉强够用了。 若是能够得到周廷的支持,那别说是守土了,便是反攻大乾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旦梁王真的自立,那么就开启了分化四大汗国和大乾的第一步。 大乾朝廷也绝对不会放过梁王这个自立的叛逆,一旦双方打起来,大周的北境也就没什么压力了。 如此好事,梁王笃定周廷是不会错过的。 有周廷的支持,大乾才能乱得更彻底,所以察罕帖木儿才会相信杨清源的口头承诺。 甚至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没有这个承诺,大周也会想办法支持梁王府和窝阔台汗国的独立。 在仔细思虑了一番之后,朱剑秋和李承恩不禁对视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