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七章 殿议 (第1/2页)
次日,朝会。 原本该站立于天子身旁的司礼监正曹正淳却没有在那个位置,而是列于下首。 而原本的西厂厂督,御马监正雨化田代替了原本曹正淳的位置,站在了天子身侧。 “啪!啪!啪!” 三声净鞭之后,朝会开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依旧往日的正常流程。 就在众臣打算上奏之时,曹正淳站出来了。 之所以曹正淳可以站在此处,便要从东厂说起了。 东厂全称,东缉事厂,而东厂厂督的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是标准的从三品官员。 朝中暗六部虽然看似复杂,犬牙交错,但其实却是先帝尽力权衡之后,一个平衡各方的结局。 由于武学的存在,武者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想要稳定天下,朝廷的武者绝对不能少。 即便是文官集团中的大部分人看不上这群江湖武夫,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锦衣卫、护龙山庄、六扇门、东厂,这是太祖高皇帝时代就存在的组织。 太祖在诸侯争霸之时,就有了自己的情报机构,其负责人就是诚意伯刘青田,此人不仅仅是太祖的谋士之首,同时也一手组建并执掌着太祖的情报机构。 太祖于江南立国之后,这个情报机构的原本人马就变成了缉凶查桉的大理寺。 不过在太祖征伐北境之时,明教、蓝胡之乱先后爆发了。 道门也选在此时出手,打残了原本与国同休的明教,成为了大周新的国教。 蓝胡之乱后,大理寺被一分为三,战力最强的镇狱司和原本的龙骑禁军骨干合并,组建了锦衣卫,专司随军对外作战,提供战争情报,辅之监察百官。 在编人数最多的缉盗司,改组为六扇门,监察江湖。 而原本负责天下情报的广闻司便成了今日的护龙山庄,这是朱无视代表皇室执掌的力量。 后,太祖需要监察文官,且太祖手段铁血,可他不可能一个将所有的文官都杀了,故而扶持出了东厂,缔造了宦官集团来平衡。 这四家便是太祖朝时建立的,四家各司其职,但是却有权职重合的地方。 这就导致了四家机构天然会爆发冲突,不可能存在精诚合作的局面。 太祖依旧可以掌控,做那个高高在上的裁判者。 等到先帝继位,暗四部虽然信服天子,但毕竟不是他的心腹,所以西厂和神侯府便应运而生了。 西厂雨化田乃是先帝的心腹,神侯府六五神侯与先帝私交甚笃,更有救驾之功。 这两部的加入,让暗六部再次平衡。 话归正题,虽然曹正淳身上虽然有品级官秩在,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将是将他看作天子的鹰犬,没有想到今日他竟然会第一个发现。 “臣,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曹正淳有本上奏!” “臣举告,楚亲王朱瞻圭,勾结妖道孙十常,进贡毒丹,致仕先帝宾天!” 在曹正淳站出来的时候,位于文臣之首的于延益就感受到事情在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 等到曹正淳开口,于延益便知道,这位新君要动手诛杀自己的亲弟弟了。 “什么?!” “楚王竟然敢弑君弑父?!” “没想到楚王竟是如此不忠不孝之人?” “道门不是已经禁绝了金银汞铅的丹法?!我听闻孙十常被尊为‘药王’……” 曹正淳的一番话,于如滚石入镜湖,引起了轩然大波,打破了原本含元殿之中的寂静。 群臣之间议论纷纷。 有义愤填膺者,有心中抱疑者,有推波助澜者…… 含元殿上众生相。 “曹正淳你所言之事可有证据!?”ωWW. 这一个开口发问的,就是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程青松。 这位大老或许有些迂腐,但是为人的道德却不容置喙,正气在心。 如此“弑君弑父”的大恶之事,在乱世之中都很少见,若是为真,那大周颜面何存?! 面对程青松的质问,曹正淳不慌不忙。 “如此大事,我一介残缺之人怎敢妄言?!我东厂麾下一起执行此次任务的同僚及太医院的太医赵不妄都可以证明。” 正侍立于新君朱瞻坤身旁的雨化田也适时地开口道,“奴婢有本上奏。” 朱瞻坤点了点头,“讲!” “前日审查楚王之时,楚王府长史的一名亲随,不忿于楚王与其麾下众佞的悖逆之事,前来首告,并附有楚王长史的手书一封,其中乃是其购买炼制毒丹的药材。” 雨化田说着从袖中取出了一个奏本。 似乎是查有实据,含元殿内的嘈杂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所有人都想继续看看事态的发展。 暗六部之中的两部都有证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已经上了好几个档次了。 朝中的文官尚没有察觉,常和暗六部来往的大理寺少卿狄知远却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暗六部之中,六五神侯诸葛正我正在满世界追杀元十三限,不在京中。 六扇门总捕头,以徐福为磨剑石破入法天象地境的柳独峰,还在北境养伤呢! 而锦衣卫四大指挥使也不再京中。 暗六部之中,剩余的领袖,就剩下站在大殿前列,老神在在,冷眼旁观的长平郡王、护龙山庄庄主铁胆神侯朱无视。 但是看他的这个模样,显然不愿意掺和到这件事中。 也就是说,现在东西两厂的情报,无人可以反制。 “下官有一问,请问曹督主。” 就在众臣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大理寺少卿狄知远站出来了。 原本郁郁不得志的并州法曹,在被杨清源调入京师之后,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成长,无论是断桉问罪,编纂律例,还是政治眼光,决策能力都有不小的进步。 原本跟随杨清源的四年时间,狄知远一直在积累。 但当杨清源因为周明生离开京城之后,狄知远和宋惠父便撑起了大理寺的大旗。 四年积累,厚积薄发。 宋惠父主刑侦断桉,狄知远在辅助断桉的同时,还负责起大理寺的日常事务。 在杨清源不在的时候,狄知远便是大理寺的掌门。 如今更是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代杨清源执掌大理寺。 从两榜进士到正六品并州法曹,狄知远花了近十年。 从正六品的并州法曹到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狄知远字只花了五年。 曹正淳眼神复杂地看向狄知远。他其实真的不愿意和大理寺、杨清源为敌。 无论是因为是见识过真武道尊的手段,还是从他的本心出发。 曹公公待人礼貌,但是一般的文官却看不上阉人,特别是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大部分宦官身上都有一个怪味,虽然曹正淳已入洞玄,早就没有了这怪味,但是依旧会被人嫌弃。 而唯独深受杨清源思想影响的一三系,包括王华、李寻欢、姚节等人对于曹正淳都是礼仪周全。 无论是不是表面上的,对于曹正淳来说,他都是承这个情的。 宦官能有什么欲望,无非就是权力、财富,这些曹正淳都有,那就只剩下尊重了。 若是未来由一三系掌权,对于曹正淳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他现在没得选,任由他武功高强,都只是依附皇权的存在,对曹正淳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他的小命重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