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五章 (第1/2页)
杨清源和张玄清在告辞这位卧底界的杰出人才之后,便下了山,在山下酒楼之中找了一个雅间,点了两份佛跳墙。 有一说一,这酒楼的佛跳墙,真的是一绝,荤香扑鼻,软嫩柔润。味中有味…… 两人连日以轻功赶路,一直没吃什么东西。 若是杨清源倒也罢了,他的轻功,从九华山到龙虎山也不过是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但张玄清却没有这等轻功修为。 按说,五雷天心诀模拟天地雷霆,速度也绝对不算慢,轻功身法快若惊雷。 然比之杨清源,还是慢了不止一筹。 在杨清源所遇的对手之中,唯有“人妖”里赤媚,能够跟上他的速度,其他的人,能以气流、声息捕捉他的动作者,便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 单以轻功论,当今天下,保三争一。 片刻之后,两人吃完了所上的菜肴,杨清源用手绢擦了擦嘴,然后才开口道, “张天师,其实这血河宗的敛息之术当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玄妙。” “此话何解?!”张玄清不明白杨清源的意思。他与杨清源的武功在伯仲之间,若是连杨清源面对面都发现不了血河宗主的异常,那天下间更没有几人能发现。 “当日的我,中金波旬花之奇毒,此毒不仅仅毒性霸烈诡谲,更奇诡的是,此毒可以影响人的六识,当时的我分辨不出血河宗主,到也在情理之中。” 杨清源说话间,突然发现自己快成无名了,这个金波旬花没清干净之前,即便能调动全部真元,也就能发挥出七成的战力。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六识敏锐,对于战力的提升比想象中还大。 真就是残血浪全图,满血拉二胡呗?! 还好他不会拉二胡! 张玄清虽然不知道这金波旬花到底有多厉害,但是能对杨清源产生影响的奇毒,必然是不凡的。 “若是确如杨师叔所言,那血河宗倒也没有那么奇诡。” 杨清源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之后,“相比于血河宗敛息之术,我更担心的是所谓的断生之境!” 断生之境,在血河老祖的手札之中被描述为第六境,几乎是比肩道门天人境的境界,如何能不让人心惊。 若是血河宗主真的进入了断生境,不仅仅是单纯的境界提升,更是在为其魔道正名,会让更多的人相信血河宗的道。 若是天下武林真的信奉血河宗那一套,弱rou强食,人为资粮,那才是真的天下大乱。 “不过贫道以为,杨师叔也不必如此着急,这血河宗之强,在于其可以凭人之精血创造高手,拔高武者的资质,至于所谓的断生之境,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当年的血河老祖,也算是惊才绝艳的一世奇才了吧?连他尚不能破入断生之境,这当代血河宗主想要入这子虚乌有的断生之境,怕也是希望渺茫。” 张玄清对于所谓的断生之境,持不屑态度。 天人之境,才是玄门正宗,天下至法。 “在卫决明踏上邪道之时,注定与这第六境无缘!” 天师道向来是道门最正统的分支之一,天师府张家更是世代精研道法,对于血河宗的邪魔外道,虽然震惊其破坏力,但骨子里还是自有一份傲骨在的。 玄门正宗,自然是看不起邪门歪道。 “张天师此话不然。道祖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生,不为桀亡。余以为,天道根本不在乎正邪善恶,正邪善恶,乃是人之规律,而非天道。” 天师府主与真武剑君的论道,就这么草率地在九华山下的酒楼上展开了。 在静室之中,甚至还残存着佛跳墙的荤香之味。 “我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感悟自然,上体天心,自然是道。但血河宗以人之血气精元,强化自身,亦是道。我等所修乃是自然之道,和谐之道。而血河宗所练,为掠夺之道,杀戮之道,修罗之道。” 杨清源顿了顿继续说道,“法有正邪之分,而道无高下之别。血河宗只是走不通天人之道,并非前路已尽!” 张玄清闻言之时微微皱眉便开口道,“杨师叔此言有所谬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故,道亦导人向善。” 这是道门经典,老子五千文中的经典篇章,也是道祖对于道的阐述。 “故,杀戮非道也!生死天命,如雎鸠捕鱼、勐虎猎羊,非杀也,是为生也!雎鸠不食鱼,虎狼不食rou,则命不久矣。所行杀戮,只为生机。然血河邪宗所行,非道也!” 杨清源对于血河宗的杀戮之道的态度,是持中立态度,虽然不承认其正统,但也不否认其存在。 而张玄清对于血河宗的道则是一个全盘否认的态度。 在张玄清的论点之中,没有否认生死,但是否认了杀戮。 自然界中,也有动物捕食,羊吃草,虎食羊,这些都是死亡,但这些不能成为张玄清论点中的“杀戮”。因为这些羊、虎所行之事,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 同样的人,捕猎吃rou,也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 但血河宗的行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杀戮之行,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人的精元血气。 这就是不道! 不仅仅血河宗的行为是不道,发起无故侵略战争的行为,都可以是不道,因为他们的行为都不符合自然,都是杀戮。 杨清源闻言,右手的手指无意间地在敲击着桌面,不可否认,张玄清的论点是有道理的,而且价值观很正,但价值观不意味着就是对的。 “张天师所言不无道理,然天地之间,有阴有阳,因为有邪恶,所以正义才有价值,因为有残忍,故而善良才被赞颂。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的一。 天衍之道,自然是天地之规则所在,然天去其一,是为大。天道便不再完整,加入了变数的大道才包揽了天地规则。杀戮之道,虽然不合自然之法,却在道之内。” 天道自有规则,但其一遁去之后,天道便不再完整,但也让世间规则变得更加完整,这就是所谓的大道。 而人之道,便是基于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