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价值10亿的调料 (第1/1页)
第二天何雨柱打开门发现雪花飘飘,银装素裹。 夜里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雪,何雨柱走到院子中间,抬头看着天空。 何雨柱特别喜欢下雪,一个人走在寂静的雪地上。 听着脚下吱吱吱的声响,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心灵会变得特别安逸。 何雨柱不自觉的伸出双手,静静的看着雪花在手中融化。 闭上眼,深呼吸,刚想装一下,就听到雨水的声音: “哥你莫不是想学古人雪中吟诗。” 一点灵感瞬间消散,何雨柱露出核善的笑容: “傻水你过来下,我有话对你说。” 雨水直接往厨房跑:“拜拜了您哪。” 没坑到雨水何雨柱心有不甘,嘿嘿一笑,转身朝星星屋走去。 边敲门边喊:“星星起床扫雪了,不扫完门口早饭你就别吃了。” 屋内传来星星不情愿的声音:“爸爸我知道了。” 过了一会,星星拿着扫把出来了,一看满天的大雪,他知道自己又上了爸爸的当。 在他转头回屋的一瞬间,何雨柱迅速抓起一把雪塞到他脖子里。 从上到下给他按了个摩。 星星脖子一缩,冷的打了个寒颤。 丢掉手中的东西就准备跟何雨柱拼命。 何雨柱大喊一声:“看招。” 一颗雪球打在了星星身上,星星还以颜色,但他人小势微。 急的哇哇叫。 听到的声音的娄晓娥出门一看,额头布满了井号。 刚才雨水已经向她告状了,好嘛,没坑到meimei来坑儿子了。 跟雨水使了使眼色,两人趁何雨柱弯腰揉雪球的时候左右架住了他。 一边是媳妇,一边是meimei,担心挣扎会把她俩摔倒,何雨柱放弃了抵抗。 任由她俩“施暴”,星星得意的笑了,他也加入了进来,不断地提供雪球。 最后还是娄晓娥心疼了,看何雨柱冷的哆嗦,让他赶紧回屋换衣服。 将厚厚的棉袄往床上一扔,何雨柱嘀咕着: “要是有羽绒服就好了。” 何雨柱怔了下,羽绒服自己不一定能搞出来。 但搞个羽绒袄总行吧。 羽绒服出现在80年代。 当时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搞,款式也单调,且外观臃肿,又叫面包服。 国内的第一件羽绒服是由共青城垦殖场看到自由国大兵的睡袋是由羽绒做的。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羽绒服的制作。 在乔夫来访期间,特意制作了2件羽绒服送给了他,毛领用的白色狐狸毛。 何雨柱小姨在大集上开了间专门制作羽绒服的店。 因此如何制作羽绒服一清二楚。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的绒毛,何雨柱没那个功夫弄 想了想,他叫来了娄晓娥: “晓娥,你白天没事的时候在院里通知下。” “我收羽绒,用钱用精粮票换都可以。” 娄晓娥了来了兴趣:“傻柱你又要干什么。” 何雨柱故作神秘:“不可说,不可说。” 娄晓娥切一声后问道:“你打算怎么换。” 何雨柱哑了,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想了想,一件成人羽绒服羽绒不超过300克。 后世也就几十块钱一斤。 考虑到现在鸭鹅太少,又是大冬天,价格还是给高点好。 何雨柱问了下:“一斤一块钱或者10斤粗面,如何?” 要是换别人还会骂何雨柱败家,但娄晓娥可是用网兜装花生的主。 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雪下的越发的大了,吃完饭,何雨柱急匆匆的往厂里赶。 到了厂里他直奔养猪场,到了养猪场何雨柱松了口气。 猪圈显然被清理过,门口堆了不少雪。 走近一看,三人都在。 何雨柱满意的点点头,关心的问了问: “吃过早饭了吗。” 刘光天邀着功: “没呢柱子哥,一睡醒我就直奔厂里来了。” “小马比我来的还早。” 何雨柱笑了笑: “你小子,等着,等下我让刘岚给你们做点暖身汤。” “忙完后你们分批去喝。” 说完又叮嘱他们不要忘了把草席拿出来保暖。 到了厨房何雨柱让众人也帮忙收集羽绒。 刘岚开着玩笑: “师傅您这是要弄鸡毛店?” 鸡毛店,乍一听是餐馆,其实是旅馆。 无床、无椅、无桌、无被褥,只有一地鸡毛,所以叫鸡毛店。 住的一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 何雨柱白了刘岚一眼: “就你废话多,赶紧给光天三人弄点吃的,他们忙活了一早上。” 回到办公室,何雨柱画起了羽绒服的图纸。 画到一半,运输队的小王过来了。 他给了何雨柱一包调料: “何主任,这是我们在开封兴隆堂买的。” “据说是一种调味料,好像叫什么十三香。” “迟主任让我给您送点,看您能不能复制。” 何雨柱怔了下,十三香,鼎鼎有名的调料,年产值近10亿。 提到十三香何雨柱立马想到了小龙虾。 这个入侵最失败的物种,混到要靠人工养殖。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它太好吃了呢。 14亿吃货每年吃掉的小龙虾能围地球好几圈。 十三香、麻辣、蒜蓉,油焖... 何雨柱脑海中浮现了小龙虾的18种吃法。 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懊恼的拍了拍脑袋,心说自己怎么把这道美食给忘了。 但眼下是大冬天,何雨柱只能干瞪眼。 打发了小王,何雨柱尝了口十三香。 味道和后世差不多,这下何雨柱有把握了。 很多人对十三香有误解,认为它只有十三种配料。 其实不然,十三香是由二十多种中药和香料配置而成的。 何雨柱仔细的回忆了下: 花椒、胡椒、丁香...良姜。 下午雪停后,何雨柱直奔药铺,将写好的单子给了李师傅。 李师傅看了半天: “柱子你从哪弄来的方子,我怎么看不懂。” 何雨柱哈哈一笑: “您能看得懂才怪呢,这是我正在研究的调料。” 李师傅随口问了句:“具体有什么用。” 何雨柱想了想: “解膻提鲜、去邪掩腥、健脾开胃、香味浓郁。” 李师傅脸一板:“说人话。” “炒菜烧汤增加香味。” 李师傅热情的看着何雨柱: “柱子我给你打五折,弄好后你送我一些。” 何雨柱撇了他一眼:“成功前都这个价吗?” 李师傅瞪大了双眼:“想什么呢,仅此一回。” 何雨柱用国际友好手势问候了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