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借机 (第1/2页)
一连忙碌了好几天,温关回回见到裴长逸和温锦都板着一张脸,但是也没阻止温锦出门了。 大棚搭好了,百姓也不挨饿受冻,生病的也可以得到诊治,不仅南边,全县的施粥点裴长逸都去看了,都给了一定帮助,不仅一切井井有条后,一切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裴长逸刚觉得可以稍微歇口气,工部那边来逮人了,是崔颢来的:“世子,忙着呢?” “凌之兄,你怎么来了?”裴长逸也是没想到崔颢会特意过来找他。 “赵大人都提你好几回了,你什么时候上差啊。” “不去不去。”裴长逸摆摆手道。 “别啊,赵大人觉得你是可塑造之才,要好好培养你呢。” “主要是啊,我不感兴趣啊。”裴长逸对工部这些东西实在是无感。 “世子,咱不说这个,就说你现在是工部的官员,上差是你应当做的,服从上司调遣也是必须的。再不去当差,我就要弹劾你玩忽职守了。”软的不行来硬的。 可裴长逸能受他威胁嘛,只随便道:“没事儿凌之兄随便弹劾。”然后笑着道:“我要是没猜错,赵大人早已经上折子了吧。我知道凌之兄是为我好,好意我心领了,要是没事就请回吧崔兄,要不赵大人连你一起弹劾。” 裴长逸这一副了然和不在意的样子崔颢也无法,叹口气然后溜了,裴长逸说得对,他不怕被人弹劾,可自己跟他不一样啊。 裴长逸猜得不错,赵侍郎在他没去上差的第一天打听了一下,回去就写了奏折,不过不是弹劾奏折,就禀告这边工程的同时提了两句,但是过了两天还没见着裴长逸,赵侍郎才特意写了封弹劾的奏折,现在都在昭宁帝的御案上了。 昭宁帝第一次看到时,虽然就两句话,但是昭宁帝也没错过,不过看完也没说什么,一笑置之。第二次密密麻麻一封奏折说得都是裴长逸玩忽职守,然后还明里暗里说裴长逸是可造之材,这样不上心,太可惜了。 昭宁帝捏了捏眉心,他还能不懂赵侍郎的言下之意嘛,其实是爱才的,但是赵侍郎心里也清楚裴长逸不会在工部待太久。昭宁帝一寻思,唤来了最近一有点空闲就耗在寿康宫的裴烈,子女的教养问题还是参考参考他父亲的意思吧。 “陛下。”裴烈一下就过来了。 “嗯,拿去看看吧。”裴长逸接过内侍递过来的奏折,入眼就是裴长逸的大名,皱眉看了起来。 “陛下恕罪,是臣管教不严。”裴烈看完只官话道。不过心里有点不高兴,既然是裴长逸自己求着要办的事,哪有当甩手掌柜的道理,何况皇帝为了支持他甚至给他封了个官位让他发挥,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个对。 “过来坐吧。”昭宁帝起身去了内间。 两人对坐,昭宁帝才道:“最近很闲?” “怎么会,臣忙着呢。”裴烈理不直气也壮。 “那你这一天三趟的往宫里跑,朕看着你真是闲极了。”昭宁帝亲手倒了两杯茶,推了一杯过去。 “谢陛下。”裴烈浅酌了一口,笑道:“陪夫人也是大事。” 昭宁帝“……”以前也没见你这么积极。 裴烈看昭宁帝一副噎着的样子也好笑,又故意道:“霖儿踢人的劲儿可大,将来肯定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你这宠阿窈的样子,朕还以为你还想要女儿呢。”昭宁帝斜他一眼,还没出生呢,就打算给人习武了。 “闺女也可习武,窈儿是不喜欢,要不臣定是要好好教她的。”裴烈不以为然。 “朕看呢,你还是得把重心放阿逸身上,这孩子机灵得很。”昭宁帝这才说到主题。 裴烈微微点头,补充道:“也挺欠揍的。” 昭宁帝好笑:“这倒是,不过也就你舍得打。” “不打不成器。”裴烈道。 “折子你也看了,你有什么想法?” “随他吧,臣也不指望他在工部能有什么建树,但是他这个办差的态度实在是不行,得好好罚罚涨涨记性。”裴烈知道昭宁帝什么意思,这工部的差事,想不想干裴烈不太在意,就算工部侍郎都说裴长逸有天赋,想留着培养,裴烈也不甚在意,看自家儿子有没有兴趣了,有兴趣学着也行,没兴趣不学也罢。 “那你说怎么罚?”昭宁帝听裴烈这样说,也就不做主让裴长逸跟着工部好好学了。 “陛下想怎么罚便怎么罚,微臣绝无意见。”裴烈刚想说打他个三十大板,话到口边转了个弯,万一皇帝真听进去了真打了,是不是狠了点,毕竟刑罚和家法不同,家法的鞭子和板子一定数量都是不伤筋骨的。 “这坏人朕可不做,朕瞧你最近清闲得很,还是你亲去一趟桦县吧。” 裴烈立马会意,唇角一勾:“行。”不过就一会儿,裴烈那精明的眼神就消失了:“陛下可得帮臣仔细顾着公主。” “她是朕胞妹。”昭宁帝面上郑重强调,心里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裴烈离了御书房跟长公主说了一阵体己话才慢吞吞地出了宫。 第二天朝会,戏就开始演了。 昭宁帝随便拿了本满是字的奏折扔了下去:“镇南侯好好看看。” 裴烈也装模作样地捡了起来,看似认真地看了一遍,才敷衍道:“陛下息怒,是臣教子无方。” “一句教子无方就完了吗?教子无方确实是,在京里为非作歹,去外面也是为所欲为。朕觉得,镇南侯还是去桦县好好教,教好了再回来,教不好就不用回来了,你觉得的呢?” “臣遵旨。”镇南侯连礼都没有行,也没等昭宁帝说话转身就离开了,看起来一点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嚣张极了。 众大臣都眼观鼻,鼻观心。这是怎么了,这几年这对君臣都还是很和睦的啊,这是怎么了?也没有人知道奏折里的内容,大概只能猜到是镇南侯世子做了什么,可无论做什么不要紧,这都只是个发作镇南侯的借口吧,还去桦县教,教不好不能回来,不就是变相发配吗,教没教好还不是陛下一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