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挑拨 (第2/2页)
苏门答腊西南部)。马六甲王朝的后人在柔佛地区建立了柔佛苏丹国。柔佛人和葡萄牙人有亡国之恨。 该来的终究会来,一声声凄厉的炮弹声,拉响了海战的帷幕。 阮福鸣下令以速度较快的鸟船先行出击,试图以此搅乱占城水师的阵形,然后再投入主力一举歼灭占城水师。 经验丰富的斯雅贝德曼将军,立即调动柔佛水师的战舰围攻上去,一顿炮火之后,阮军各舰纷纷起火,擅长跳帮战术的柔佛水军靠了上去,双方顿时陷入了残酷的rou搏战当中。 斯雅贝德曼的战术很明显,就是要先吃掉阮福鸣的第一批鸟船,再跟其主力决战。 见己方鸟船牵动了占城舰队的队形,阮福鸣下令全军出击。 斯雅贝德曼升起指挥旗,占城、亚齐、大明三方的战船,横向列队,挡住了阮福鸣的主力。 四姓海盗之一、大明合浦水师守备徐贵相领着所部八十艘船,用火炮、火箭、火铳蹂躏着阮氏水军。 忽然几声巨啸,葡萄牙人的大炮开火了。 一颗巨大的炮弹将一艘明军小船掀翻。 “这些狗娘养的佛朗机人”,徐贵相吐了口唾沫,下令火船攻击。 这是明军的老战术,在料罗湾海战中,郑芝龙就用这招收拾过荷兰人。 五艘明军火船向一艘双桅帆船冲去,葡萄牙人的炮弹很密集,一艘又一艘火船被击沉。终于有一艘冲到了双桅帆船前。借着风势,火船上的尖锥深深地刺入纵帆船的船身,明军水兵将母船点燃,乘子船退回本阵。 很快地,斯雅贝德曼吃掉了阮军的鸟船,杀向阮军主力。四囯联军占据了优势。 然而,海神和四国联军开了个大玩笑。风向变了,由西南风变成东北方,变得对阮军有利。 剩余的四艘葡萄牙纵帆船充分发挥了船快炮猛的优势,将一艘艘占城战舰打着了火。有经验的葡萄牙水手,集中射击占城水师的帆,重创一艘后立即转向下一艘,将击沉敌船的任务交给阮氏水军。 古笪罗海战打了很久很久。最终阮氏和葡萄牙人的联军取得了胜利,四国联军大败,斯雅贝德曼将军中弹身亡。明军徐贵相部也损失了三百人,二十艘船。 “快向大明朝求援!”占城国王婆契嘶哑地吼道。 “真主保佑,不对,阿弥陀佛!” 占城国派往大明求救的使臣屋牙仳大师,又来到了朱亨嘉面前。 救还是不救呢? 作为穿越者的朱亨嘉知道,再过几个月,满清三顺王的军队就会进攻湖南,清军李成栋部也将进攻广东。自己即将在两个方向面临大战。此时此刻不宜再起战端。 可是南方还有安南郑氏虎视眈眈。当年安南国下琅州之战,自己偷袭郑主郑梉,一般人在这种出其不意地打击下早就全军覆冷了,可这个郑梉着实了得,居然敢让象兵反击自己,虽败不乱。战后,又缴获了郑军三十门做工精良的西夷火炮。其与红毛夷人素有勾结。万一孤跟清军作战时,郑梉在背后捅孤一刀。如何是好? 本来自己想挑拨安南阮氏进攻安南郑氏,让他们自相残杀,这样自己后方就安全了。 不料阮福澜不听指挥,不但不打安南郑氏,反而打起了大明友邦占城国的主意。也确实该教训一下。 这一仗打不打呢? 有问题找郑封,是朱亨嘉的老习惯了。 “郑卿,孤是否应该派兵讨伐安南阮氏?” “监国,最好是让郑氏和阮氏互相攻伐,吾大明在旁观战!” “孤也知道这样最好,也曾派人约阮氏攻郑氏,可阮氏不听呀!” 郑封一笑:“监国,您为什么一定要约阮氏攻郑氏?为何不约郑氏攻阮氏呢?” 朱亨嘉眼睛一亮,对呀! 大明朝对安南的基本囯策一直都是扶弱抑强,郑氏强、阮氏弱,所以自己在潜意识中一直把阮氏当盟友,把郑氏当敌人。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自己的挑拨能力。既然想让他们互殴,只要打起来就行,管他选谁做盟友呢? 思维一换天地宽。朱亨嘉派使臣约安南郑氏攻安南阮氏。 听说大明朝的使臣约自己伐阮,安南黎朝清都王、郑氏家主郑梉把儿子郑柞叫到身边。 郑梉今年六十九了,精力大不如以前。江山迟早是儿子的,他想在死前多培养一下儿子。 “柞儿怎么看大明约吾攻阮氏这件事?” 郑柞气愤地说:“明国人一向jianian诈,上次偷袭我军,夺走了我们谅山、新安、鸿基三府。父王万万不可答应他们。” “柞儿啊,汝是世子,处理国家大事岂能感情用事?”郑梉点拨着儿子,“明国和吾安南囯孰强孰弱?” “自然是明国强,安南弱。” 郑梉眼一瞪,精光四射:“弱国不听强囯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汝想过没有,如果拒绝了明国,明国约阮氏打我们,怎么办?” “这个!”郑柞把头一低,“儿臣思虑不周。” 郑梉缓和了语气:“吾儿切记,以弱抗强的密诀就一个字:等!等到明国衰落之日,就是我们报仇之时!” 郑柞用力点了下头:“儿臣记住了!” 郑梉哈哈大笑:“上次虽然割让了三个府给明国,但我们从南掌囯却夺下五个府。这一次,明国人想让我们安南人自相残杀。孤就假戏真做,先灭了阮氏。回过头,等清国大军到了,再联清攻明”。 听说安南郑氏发兵攻阮氏了,朱亨嘉对南部边境的安全彻底放心了。 他令桂林参将冯安平领步兵四千、兴安水营都司马玄生领水兵三千驰援占城囯。以冯安平为主将。 临行前,朱亨嘉写了一首诗给冯安平: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xue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朱亨嘉问冯安平:“冯卿可知此诗何人所写?” “臣不知。” 朱亨嘉看着冯安平,深情地说:“这是吾大明朝世宗写给大将毛伯温的诗。当年嘉靖先皇令毛伯温南征安南,临行前写了这首诗为其壮行。孤希望卿能成为孤的毛伯温!” 冯安平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臣一定不负监国厚望,扬大明国威于四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