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杀相 (第1/2页)
刘元生很高兴,他当官了,太仆寺卿。听人说这个官不小。 他本是武冈大地主,颇有资财。大哥刘承胤要募兵,他襄助了些银子,前一阵子又帮大哥拥立了桂王。大哥记着他的好,给他弄了个太仆寺卿。 可这太仆寺卿是干啥的呢?刘元生搞不明白。 不懂就问。 退朝了,刘元生叫住了身边的兵科给事中刘尧珍。 “刘大人,请等一会”。 “哦,刘大人有何见教?” “吾以前没做过官,不太懂大明的官制。请问一下太仆寺卿是什么官呀?具体管什么?” 刘尧珍愣住了,然后出离愤怒:吾等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历经县试、府试、院士、乡试、会试、殿试,所得不过一七品官。汝一介无赖,仗着刘铁棍的势,一下子就封从三品太仆寺卿。身为朝廷大臣,居然连自己的职务是做什么的,都搞不清楚。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哈哈哈哈!”刘尧珍放声大笑。 吴炳、周鼎瀚、杨乔然、傅作霖、瞿鸣丰等大臣感到奇怪。问刘尧珍:“刘大人,何故朝堂失仪?” 刘尧珍大声对这些科举出身的大臣们说:“刚才,太仆寺卿刘元生,问吾,太仆寺卿是做什么的? “哈哈哈哈!”吴炳、周鼎瀚、杨乔然、傅作霖、瞿鸣丰跟着刘尧珍一起放声大笑。 伤自尊了,真的伤自尊了! 别看刘元生挟制朱由榔时不可一世,在这些正气凛然的读书人面前,却落荒而逃。 刘元生哭着跑到刘承胤府。 刘承胤正在饮酒作乐,见到刘元生,很奇怪:“三弟,汝眼睛怎么红了?” “大哥,您要为吾作主呀!小弟被人欺负了!”刘元生把原委一说。 刘承胤火了,好你个刘尧珍,吾三弟不知道啥叫太仆寺卿,汝给他解释一下便是。不解释也就罢了,还差辱他,懂不懂什么叫诲人不倦? “三弟,那厮辱汝,汝何不揍他?” “他们都是读书人,揍他们不太好吧?” “哎呀,三弟,汝糊涂呀!你我兄弟,手握重兵,皇帝都不怕,还怕几个书呆子吗?” 次日上朝,刘承胤指挥一帮把兄弟,把兵科给事中刘尧珍,好一顿揍。 百官不敢阻拦。 大学士张同敞愤怒之极,走上前质问刘承胤:“尔为国家勋臣,圣上面前无人臣礼,屡辱朝绅,何也?” 见张同敞带头,杨乔然、傅作霖、瞿鸣丰等人也鼓起勇气,怒斥刘承胤。 刘承胤火了,欲拔刀砍张同敞。 张同敞丝毫不惧,双目直视刘承胤。 看着张同敞锐利的目光,刘承胤忽然怂了。 他不敢惹张同敞,走到都御史杨乔然面前,给了杨乔然一拳:“尔为宪长,刘尧珍羞辱吾弟,尔何不弹劾他?” 不料杨乔然也是个硬汉子,与刘承胤争吵。两人争斗,至裂冠裳。 大学士吴炳、翰林院侍讲周鼎瀚苦劝。此事方才作罢。 大明国的人喜欢内斗是出了名的。 永历小朝廷百官打架打得不可开交,大西国小朝廷更狠,闹出人命了。 大西囯皇帝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殉了国,死得壮烈。 他死前有意立平东王孙可望为世子,让他率兵归明:“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孙可望不干,他想自立为帝。可安西王李定囯、抚南王刘文秀、定北王艾能奇皆欲归明。 孙可望见想归明的人多,就忽悠他们,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先合力打下贵州再说。 于是大西国四王合力,击毙重庆明将曾英,打通了进入贵州的道路。 正喝着庆功酒,忽然来了左丞相汪兆麟的使者龚完敬。 龚完敬摆出一副尚书的架子,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他对四人说,你们四人立了大功,丞相很高兴,已经禀明了皇后,要给你们叙功。你们赶紧准备准备,进宫谢恩吧。 龚完敬一走,四王气坏了。 汪兆麟这厮,老大王在的时候,仗着老大王的势,欺负我们。现在老大王死了,他还敢这么作威作福。真正可恶也! 艾能奇道:“大哥,咱不去。咱们去贵州,把那厮和那个狗屁皇后,留在重庆算了”。 李定国、刘文秀也赞成。 孙可望阴狠地一笑:“不,得去!带着兵去!” 大西囯左丞相汪兆麟是个怪人。 他很奇怪,身为名门望族、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不好好在家读书,考科举,却喜欢议论朝政。 说大明朝这不好、那不好。 这朝政能乱议论吗? 汝要说吾皇圣明,那没事;汝要说吾皇不圣明,这没做好,那没做对。完了,进去了。 很快地,汪兆麟以“犯卧碑”桎梏囹圄。 “卧碑”是明太祖朱元璋为钳制士人问政而颁布的禁令。“犯卧碑”就是因发表对政治不满的言论而获罪。 汪兆麟成了犯人,关在牢里,科举之路是断了,能不能保命也难说。 忽然,传来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