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_第一百四十五章 辰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辰常 (第2/2页)

安慰二人。

    “彭公勿悲。待常德、岳州的援军到了,吾一定帮彭公夺回永顺之地。到时候,彭家依然是永顺的宣慰使”。

    二人泣道:“多谢大帅!”

    徐勇想了想,辰州重地,还是不宜让土兵驻扎。

    “彭公,汝和蔡游击一起驻守北边的明溪。吾判断,明军从北边过来的可能性很大”。

    彭宏澎有些失望,但不敢违背,随蔡斌一起,驻守明溪。

    

    “蔡将军,彭宣慰使又派人请您赴宴了”。

    蔡斌大喜:“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彭公实在是太客气了”。

    彭宏澎投奔徐勇后,对徐勇和徐勇手下的将领十分尊重,左口“大帅”、右口“将军”地叫着,经常请蔡斌吃饭。

    一开始,蔡斌还担心军务,不敢去。

    后来一打听,明军正忙着在保靖、永顺改土归流,压根就没有一点进攻辰州的意思。遂放下心来,坦然赴宴。

    第一次赴宴,彭公送了俺一对金马,沉甸甸的,值钱着哩;第二次,送了俺一颗夜明珠,那可是好东西,俺婆娘说,价值千金;此次,彭公又送什么给俺?听说毕基卡的山妹子,皮肤又白又水灵,要是彭公送两个美女给俺就好了!

    蔡斌来到彭宏澎军营,彭氏父子早已恭候在辕门口。

    “哎呀,彭公,怎么好意思让您亲迎?”

    “蔡将军,您可是大帅任命的明溪主将,末将等皆是您的部下,理应迎接。蔡将军,请!”

    “彭公请!”

    二人挽着手臂,来至营中。

    彭宏澎一声令下,美酒佳肴端了上来,还真有几个毕基卡青年男女,男外女内,围成圆圈,跳起了摆手舞。

    蔡斌的双眼死死地盯住内圈的毕基卡少女猛看,不知不觉,酒喝得有点多,头晕目眩。

    彭宏澎见时候差不多了,对蔡斌道:“蔡将军,吾有一件薄礼奉上”。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彭公,您老送俺东西,俺都不知道如何报答”。

    “嗐,大家都是自己人,谈何报答?来呀,将礼物带上来”。

    蔡斌一看,只见彭宏澎的部下拿来了一套明朝武将服。

    “彭公,您这是何意?”

    “实不相瞒,吾已归顺了大明,请蔡将军穿上此服,与吾一起反清复明”。

    蔡斌大惊,还欲反抗,被早有准备的毕基卡勇士按倒制服。

    彭宏澎领着明军先锋大将李赤心,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毫无准备的三千蔡斌部下缴了械。

    严遵诰率领大军赶到了明溪,他下令将蔡斌押上来。

    “蔡斌,汝可愿助本帅诈开辰州城?”

    不料这蔡斌对徐勇十分忠心,骂不绝口。

    严遵诰冷哼一声:“助纣为虐、冥顽不灵,拖出去,斩!”

    

    辰州府治沅陵城,以中南门为中轴,分为东关和西关。

    “站住,尔等是做什么的?再敢往前,吾就下令放箭了!”

    驻守中南门的清军把总,厉声喝道。他并没有因为城下的军士装着清军的军服而稍有松懈。

    彭宏澎陪笑道:“吾等是明溪守军,来取军粮”。

    “胡说,军粮自有专人运送,何须尔等自取”。

    “是大帅让吾进城议事,速开城门”。

    “汝可有大帅的印信?”

    严遵诰见守军十分警觉,暗赞,这徐勇带兵有方,看来诈城是诈不了了。只能硬攻。

    中军大斾挥动,明军四下里杀出。刘文秀部攻东关;李赤心部攻西关;严遵诰自带陈友龙诸将攻中南门。

    徐勇闻讯,亲自上城指挥防守。

    “杀!”

    明军将士奋勇登城。

    徐勇虽然骁勇善战,但部下不过一万人马,又分了三千守明溪,四千守大、小酉山,城中守军仅三千人。

    守了三天,徐部渐渐不支。

    “快,跟吾去东关”。

    明军登上了东关,徐勇正要带亲兵杀退明军。

    “嗖!”

    一支流箭射中徐勇右肩,钢刀落地。

    “快,快护送大帅出城”。

    亲兵们拼死保护徐勇,由西关出城,撤至大、小酉山,与沈邦清会合。

    “大帅,您怎么来了?”

    见到徐勇,沈邦清大吃一惊。

    “唉!一言难尽,那彭宏澎乃是诈降,献了明溪,沅陵城也失守了”。

    “大帅,如此,我军岂不是被明军包围了?”

    “本帅在沅水岸边藏有船只,快,沈将军,随吾渡过沅水,守辰龙关”。

    清军赶到沅水岸边,正要渡江,明军追兵已到。

    “大帅速速渡江,末将来挡明军”。

    徐勇急领军渡江,沈邦清率千余人马来阻明军。

    “呼!”

    一道黑影掠过,开山斧鲜血淋漓,沈邦清脑袋被砍落。

    “呸,狗鞑子”,明军大将,皖囯公刘体纯吐了口唾沫,“弟兄们,给我杀!”

    杀至岸边,徐勇已渡江逃窜。

    徐大帅领着三千残兵,欲守辰龙关,不料明军大将杨辅臣已抢先占了壶头山、辰龙关一线。

    徐勇不敢再战,逃至常德。

    

    驻守常德的续顺公沈志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此人不善战,能被封为囯公,完全是皇太极看在他是皮岛毛大帅小妾的从兄份上,拉拢降清的皮岛旧部而已。

    不过沈志祥虽不善战,却善于拉关系。降清这么久,人家京城里有关系。

    摄政王把三顺王调往武昌,令他守常德。

    他觉得自己兵少,肯定守不住,但大清军法严苛,逃又不敢逃。只好托关系找多尔衮求情,要求放弃常德,也去武昌。

    “囯公,摄政王的秘令到了”。

    沈志祥大喜:“京里的关系起作用了”。

    拆开一看,多尔衮秘令自己,酌情行事,能守住常德则守,实在守不住,可撤往岳州、武昌。

    原来多尔衮亦觉得三顺王撤往武昌后,辰州、常德空虚。遂许沈志祥见机行事。

    对沈志祥来说,这道秘令就是保命符。

    他急召常德副将何九成、郑元勋,还有逃至常德的总兵徐勇议事。

    “诸位将军,摄政王令本国公见机行事,明军兵多势大,常德肯定是守不住,大家赶紧随本国公撤往岳州,与马总兵会合”。

    徐勇大惊:“囯公,常德位于湖广腹心,乃是战略要地。岂可不战而弃?”

    沈志祥脸一沉:“混帐,摄政王令本国公统领全军,汝敢抗命不成?”

    徐勇不敢顶撞,躬身退下。

    沈志祥率着两万余清军,一矢不发,撤往岳州。

    明军十分轻易地占领了军事要地常德,一时间湖广震动,百姓们翘首以盼王师。

    ,小哥哥小jiejie记得收藏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