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_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一) (第2/2页)

间,正是破贼之时耳”。挑选三千精锐,趁着大雾,大举突击。因为雾太大,直到清军爬上了盘陀岭顶峰,朱军才发现。匆忙抵抗,大溃。朱成功部下中冲镇柯宸枢阵亡。败讯传来,朱成功被迫放弃围攻诏安,回到老巢铜山所。“唉!”他长叹一口气,好不容易占领了云霄城,又被清军夺了回去。起兵几年了,兵不过万余,一块稳定的地盘都没有,只能栖身于小岛之上。难!难!难!这位隆武帝所封的大明忠孝伯,自幼“风仪秀整,俶傥有大志”,读书不治章句,喜读《春秋》与《孙子兵法》。隆武帝赐姓朱,赐名成功。他对隆武帝的知遇之恩极为感念,始终只用“招讨大将军”名号行事。多次拒绝朱亨嘉和鲁王以海的招抚,迎宁靖王朱术桂于铜山。“招讨大将军何故长叹?”左先锋施郎问道。朱成功悠悠道:“创业维艰,至今兵微将寡,无立锥之地。奈何?”施郎道:“自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这是上天在考验您,何必忧愁?至于迅速扩充实力之法,末将有两策”。朱成功大喜,他知道施郎鬼点子多。“汝快说说,有什么法子可以迅速扩充实力?”“其一、剿灭盗匪。这些盗匪,为匪多年,财物丰盈,军队战力弱。打他们,既容易还能迅速得到扩军所需的钱粮。其二、厦门,物阜民丰,又有海洋之险。您的从兄郑彩,庸主也,不得民心。您可杀之,并其军,取厦门为万世之业”。朱成功想了想道:“此二策皆善,只是郑彩,吾兄也,杀兄恐惹人非议。最好是想个法子,兵不血刃,兼并厦门、金门二岛”。依施郎之策,朱成功和叔叔郑鸿逵合兵,多次出兵剿灭福建、广东等地的海盗山贼。大海盗许龙、张礼等,俱被朱成功剿灭。通过剿灭海盗山贼,朱成功不仅发了大财,缴获了大量的钱粮招兵买马,还进一步垄断了郑氏家族对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扩充了实力后,朱成功的目光紧盯着厦门,等着堂兄郑彩犯错,他好乘虚而入,鸠占鹊巢。广东潮州府海阳城,朱亨嘉任命的福建巡抚袁彭年坐不住了。朱亨嘉克复武昌的消息传来,神州大地一片欢腾,文武百官皆思立下大功,以侍英主。这袁彭年原是李成栋部下,李成栋死后积极向朱亨嘉靠拢。可他并不是靖藩老臣,除了当年游说李成栋起义外,并无其他功劳。极需再立新功以固宠。袁彭年找来福建布政使张调鼎、福建按察使潘曾纬、福建巡按邝露商议。张调鼎、潘曾纬和袁彭年一样,皆是李成栋谋士出身,邝露则是根正苗红的监囯嫡系。“诸君,监国已克武昌,吾等身为福建官员,岂能总待在广东。得想法为囯家出力才是”,袁彭年慷慨激昂。“抚台,监国已拜严天凤为平虏大将军,即将沿广东北伐福建。到时候吾等自然能随大军入福建”,张调鼎、潘曾纬道。“二位糊涂啊,跟着严天凤出征,岂有吾等的功劳?吾意派人招降朱成功、郑彩二人,然后直入福建。寻思着所派之人,官不能小,得有份量。不知诸君,何人愿往?”去福建?这可是个危险事,被鞑子抓到命就没了。张调鼎、潘曾纬略一迟疑,邝露昂然而起道:“为国效力,吾之本分耳”。袁彭年大喜,修书两封,让邝露带去。嘱之曰:“朱成功心雄志大,未易说服。可将重点放在郑彩身上”。邝露既是名士,口才自然是极好的。但劝降这种事,不是嘴皮子好,就能成功的。在朱成功那,碰了个大钉子。朱成功说朱亨嘉不是太祖直系血亲,一口拒绝。只好转到厦门,来游说郑彩。郑彩对邝露十分客气,好吃好喝地招待。可是话却说得模棱两可。一会儿说自己仰慕监囯靖王的雄才大略,恨不得立即投奔麾下;一会儿又说自己和鲁王君臣名份已定,实在不好意思背叛旧主。邝露无奈,只好返回潮州,上疏向朱亨嘉汇报此事。邝露走后,郑彩之弟郑联问郑彩:“哥,靖王已克武昌,大势已成。您和鲁王关系又不好,何不弃鲁投靖?”郑彩一笑:“汝懂什么,投降这种事得慢慢来,降得越晚,好处越大。只要咱们手中有兵,不管是鲁王还是靖王,都得求着咱们”。看到邝露上的疏,身在湖南长沙的朱亨嘉哈哈大笑:“这个郑彩,不到山穷水尽,他是不会归顺的。不着急,孤有的是耐心,慢慢等”。朱亨嘉最近很忙,忙得顾不上招降郑彩的事。石贤妃、陈淑妃带着后宫妃嫔和王子、王女们到了,得找地方给她们住。朱亨嘉将长沙城里荒废的吉王府,改建成自己的王府,好一顿忙。原先在桂林的内阁、六部等官员和家眷都到了,得安顿。还有随行的军队,得有营房。此事,朱亨嘉托付给了湖广巡抚高斗枢。又是为各衙门找办公地点,又是为官员家属找住宅,又是为军士找营房,把高斗枢忙得差点休克。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口,倒是让长沙的经济繁荣了很多。长沙城里的有房一族,收租金收到手发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