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征途(四) (第1/1页)
光武大帝登上了安庆的陆地,不由感叹:“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夺了此地,庐州、凤阳再无险可守!” 一旁的太傅丁魁楚听了忙拍马屁:“陛下,安庆在东周时期,乃古皖国所在。此地一下,全皖咽喉,尽cao我手。您是真龙天子,得上天眷顾,方能如此顺利地渡江”。 在光武大帝的一众臣子中,丁魁楚拍马屁的本事,其实不如马欢喜和孙金鼎,不过后人却大多认为丁魁楚是光武朝第一马屁精。主要是他编了一部《明史》,极尽对皇帝歌功颂德之能事,经典永流传,而马、孙二人拍马屁的事迹,大半没有文字保存。 “哈哈哈”,丁魁楚拍得朱亨嘉十分受用,不由得朗声大笑。 “陛下,安庆乃天下坚城,当趁势速击之,迟则有变”,郑封谏言。 朱亨嘉神色一凝,“郑卿所言甚是,传令三军,疾驰而行,不可予敌喘息之机!” “抚台,明军在怀宁港登陆,梁总兵阵亡”。 清cao江巡抚李日芃听了军报,不由得一阵天昏地暗,强压住心头恐惧,组织军士上城防守。 对明军来攻,他其实已有准备。一个月前,大江以北,到处流传着一封《光武帝奉天讨虏檄》,虽然不知真假,但他依然提高了警惕,加固了安庆江防。可惜,主力被多尼调往扬州了,区区两万人马,如何敌得过十余万明军虎狼? “唉!尽人事,听天命吧”,李日芃哀叹一声,吩咐征发百姓守城。 “抚台有令,各家各户十六岁至五十岁男丁,尽皆上城协守,违令者,斩”衙役们敲着锣,将李日芃的钧命传遍了怀宁城的大街小巷。 锣敲得很响,却不知这锣声却是催命符。 怀宁城罗教的庵堂内,陆文野听到了锣声,精神一振,对刘正、翁......难道朕老眼昏花了?” 心里疑惑,却听到喊杀声越来越大。不管怎样,断然没有敌人开了城门,攻城的一方反倒不敢进的道理。哼哼,朕不是司马懿,汝李日芃也休想做诸葛亮! “令李明忠速速进城”,朱亨嘉下达了军令,随即又补充道,“传令各军,保持间距,分批入城,以防有诈”。 李明忠的部将陈上川、邓耀、杨彦迪率军分批鱼贯而入。郝尚久、郝永忠、李来亨、王国玺、张成武、孙广威诸部紧随在李明忠部的后面。 “小民陆文野,率义士夺门献城,恭迎王师”,陆文野大呼,率罗教教徒跪于路边,迎接明军。 陈上川、邓耀、杨彦迪诸将,急着入城立军功,没空搭理他。李明忠倒是有礼貌地冲他点了点头,算是嘉奖,又入城指挥作战去了。 陆文野正在懊恼,又来了一员黑脸武将,威风凛凛,必是大官!精神一振,再次吼道:“小民陆文野,率义士夺门献城,恭迎王师”。 来的是新泰侯郝尚久,见他拦路,急喝道:“小娃娃,速把路让开,别耽误了俺杀敌”,说完疾驰而入。 连过十余员大将,楞是一个搭理他的人都没有。 陆文野垂头丧气,呼喊声低了许多,“小民陆文野~率义士夺门献城~恭迎王师”,越喊越没劲。 蓦地,来了一杆大旗,比别的旗都高,上面还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旗前,好一匹神驹!雪白无杂色。马背上端坐着一老儿,倒也没什么稀奇,就是穿着一件龙袍。 龙袍! 陆文野的眼睛瞪大了。 “汝就是那个杀虏献城的义士?叫什么名字呀?” 老头儿的声音很温和,却不怒而威,充满了上位者的尊严。 别看陆文野伶牙利齿、胆大包天,私下里称皇帝为“皇帝老儿”,可真见了......皇帝老儿的面,却吓得屁滚尿流,跪伏于地,说话都不利索,“草,草,草民陆文野,率众造反,不,举义。夺取城门,以,以、以迎王师”。 朱亨嘉一乐,说话的声音又柔和了些,“平身!陆义士莫怕,朕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汝。汝刚才杀虏夺城,何等英雄!怎么见了朕,反倒胆子变小了?哈哈哈!” 见皇帝很和气,陆文野心里一定,闯江湖的利嘴又回来了,“陛下乃真龙天子,小民为龙威所慑,不由得惶恐”。 朱亨嘉仔细端详了这小伙,仪表堂堂、相貌英俊,倒是让人颇生好感。一想,自己在檄文中说得明白,有杀虏举义来投的,授以官爵。这是北伐以来,举义响应自己的第一个义士,可得好好封个官,以起到千金市马骨的作用。 可是这小伙年纪小了些,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官封大了,也不合适;若封小了,又怕别人说朕薄待功臣。 左右为难,忽然灵机一动,干脆直接问陆文野道:“陆义士此番立功甚大,想让朕封个什么官呀?” “封官?” 陆文野脑袋一嗡,当了官便可以娶孙姐了!当下又磕头道:“草民愿为一把总!” “哈哈哈!” 朱亨嘉及左右乐不可支,笑了起来。区区把总,不过七品武职,在陆义士眼里天大的官,在皇帝和重臣眼里却不值一提。 光武大帝对陆文野的印象又好了三分,这小伙不错,立了这么大功,却不贪心,只求区区一把总。越是这样,朕越不能薄待了他,不然今后还有谁肯为朕卖命? 当下说道:“把总一职,如何能酬义士举义夺城的大功?这样吧,朕封义士为安庆游击将军”。要么不做人情,做便做到位。光武大帝最擅长此道,不仅封了官,还下马亲自搀扶起陆文野。 把陆文野感动得眼泪直流,......我老陆家祖坟冒青烟啊!这得积多大德,才能让皇帝亲自搀扶吾起身! “报,伪清cao江巡抚李日芃开东门逃跑了”,朱亨嘉正在安抚人心,传来了军报。 冷哼一声,此次北伐,举义归顺者要重赏,冥顽不灵者自然要重罚,杀鸡儆猴! “令孙广威率骑兵给朕追,要死的,不要活的”,光武大帝凶相毕露。 “驾驾驾驾驾”,李日芃夹紧马腹,拼命地挥鞭抽马屁股。 他本是文官,虽然带兵镇压过义军,骑术也就那样,骑了半天,双腿红肿,正欲休息,后方涌起滚滚烟尘。 “哒哒哒哒哒哒”,孙广威部骑兵追至。 为了追上李日芃,孙广威只带了八百骑跑得最快的亲兵追击。 李日芃魂飞魄散,正欲逃离,战马却“咴聿聿”一声悲鸣,口吐白沫倒地。 原来他只知道用马鞭抽马、加快速度。却不知道马鞭、缰绳、腿、脚、声音这些其实只是和马沟通的渠道而已。表面上看,用马鞭抽,确实能让马兴奋,从而跑得快一点。但这种因为恐惧而产生的兴奋,时间一长,会让马跑脱了力,累倒。 而孙广威等专业骑兵,马术可比李日芃强多了。人家时不时地亲自喂马,帮马洗澡、捉虱子,注意与马沟通,打起仗来,自然人马合一,跑得飞快。而且,他们只是用马鞭指挥马,比如用马鞭点马脖子,马就知道转弯;点马肚子,马自动便知道加速。轻点而已,压根就舍不得狠抽。跑着跑着,马自动便兴奋起来。这种自发的兴奋,能让马跑得快而持久。 “苦也!劣马误主啊!” 李日芃不怪自己骑术差,却怨马不好。 一见跑不掉了,蝼蚁尚且偷生,跪地请降,“罪人李日芃愿归顺大明!” 声音洪亮,回荡在旷野中,久久不停。##“汝就是李日芃?” “正是罪人”。 孙广威冷笑,“圣上有旨,要死的不要活的”,言罢,长刀斜劈,将李日芃劈作两截。br#“汝就是李日芃?” “正是罪人”。 孙广威冷笑,“圣上有旨,要死的不要活的”,言罢,长刀斜劈,将李日芃劈作两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