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祭祖出事 (第1/1页)
第225章祭祖出事 冷皓月赶到小树林时已近午时,她脸上难掩兴奋,这是兜着一箩筐八卦消息亟待分享的表情。 她还带来了暮影的口信。 暮影不跟叶倾雨去不死槐森林了,她打算从苏宸辙那里入手。 苏宸辙毕竟是千年前那些事的亲历者。 叶倾雨有片刻晃神,她觉得自己漏掉了什么事,可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哪里出了问题。 暮影作此决定,不可能是意气用事,或许是她发现了什么,抑或着这其中有什么误会。 冷皓月说,辰正,祭祖的队伍从宫里出发,浩浩荡荡往南城门而去。 街道上尽是看热闹的百姓,銮舆经过时,跪地磕头,高呼万岁,官兵守卫森严,无人敢寻衅滋事。 韩太后今日原本也是要去皇陵祭祖的,但昨夜将军府闯入刺客,差点要了苏宸璋小命,苏宸辙十分善解人意地免了韩太后随行。 有一件神奇的事,苏宸璋今日晨时,竟然苏醒了。 太医断言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数月才能转醒的十三皇子,在寒食节早上,缓缓睁开了眼睛。 苏宸璋这一醒,冷皓月便没有必要再留在将军府了,她与徐婉儿道别后,随徐将军的车驾出了将军府,无人敢拦。 徐巍是个老狐狸,虽答应徐婉儿带冷皓月出府,路上对冷皓月却是发出了灵魂三连问。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冷皓月行得正坐得端,当下一一回话,“小女子家住向阳城,因从小身子弱,被家人送到神刀门习武,如今到怀宁城,是来投亲的哩。” 听到向阳城,徐巍不免想到十几年前向阳城那一战,继而想到陈弘昌老将军,再看冷皓月时,目光便没有那么凌厉了。 “你可知道向阳城的守城副将张金宝?” 冷皓月哪里知道什么张金宝张银宝的,她也没料到徐巍这还聊上了,脑子急转,讪笑道:“我从小便在神刀门长大,对城里的事并不知晓。” 神刀门,徐巍是有所耳闻的,听说是在向阳城附近的深山里。 冷皓月从小便听爷爷讲天下武学之事,对用刀的门派更是了如指掌,她拿神刀门来当幌子,乃是有据可考,并非凭空捏造的一个门派。 她总不能说自己是稚水国的人,即便不被当作jianian细,怀宁城局势未明前,她也别想走出将军府的大门。 好在徐巍没有继续追问,他若是让冷皓月给他耍一套神刀门的刀法,冷皓月真没办法做到。 徐婉儿从小习武,认识一些江湖朋友不足为奇,既是女儿的朋友,徐巍不好过多打听。 何况徐巍今日要随陛下去皇陵祭祖,不可能在大街上与一个小姑娘动武。 在两条街外,冷皓月下了马车。 走不多远,就被人拽进了一旁的巷子。 是暮影。 暮影让冷皓月带口信给叶倾雨,也不等她多问,这黑衣女鬼便飘到巷尾不见了踪影。 又走不多远,冷皓月被来福客栈的店伙计拦住,道是叶倾雨在北城外的小树林等候,让她办完事过去汇合。 来福客栈外的盯梢者天亮前已被唐衍一网打尽,冷皓月原本还怕被人认出来,走路都是尽量贴着墙角,听店伙计一番言语之后,直感叹怀宁城卧虎藏龙,真乃福地。 冷皓月神秘兮兮地凑近叶倾雨道:“怀宁城出大事了。” 叶倾雨已经猜到是祭祖出了变故,顺着冷皓月的话问:“何事?” “你知道的,我这人喜欢凑热闹,皇族祭祖这么大的热闹我还是头一次碰到,可不得瞧一瞧。” 这就是冷皓月将叶倾雨晾在小树林一上午的理由。 不过她倒是真的瞧了一场顶大的热闹。 祭祖队伍刚出南城门,从城墙上竟疾射而出三支羽箭,直奔苏宸辙的銮舆。 一支羽箭射中马屁股,骏马惊嘶,规整的队伍瞬间乱作一团。 好在禁军训练有素,很快便制止了混乱。 官道两旁围观的百姓却受了惊吓,唯恐那城墙上再有箭矢飞至,误伤了自己。 跪伏在尘土里的百姓纷纷爬起来,四下乱蹿。 一众文官多少有点慌了,这才刚出城就遭到埋伏,且不说后面还有没有贼匪,这要是误了时辰祖宗们也是要怪罪的啊。 城墙上都是护城军,又是谁狗胆包天,敢朝陛下的銮舆放箭? 身穿军服的男子从城墙上一跃而下,远远看去,竟和苏宸璋长得有几分相似。 这人自然不是苏宸璋,冷皓月今早才见过苏宸璋,那厮虽醒了,但脸色惨白,身子虚弱,连床都下不来,更别提放箭伤人,跃墙而下。 何况,苏宸璋根本不会武功。 这位穷途末路的大兄弟乃是定王苏宸斌。 苏宸斌刚落地便被打马而来的唐衍按在了地上,他也不挣扎,任由禁军押着往銮舆走去,嘴角斜挑,带着几分讥讽与狠厉。 百姓在徐巍的喝止声中慢慢定了心神,不再无头苍蝇般四处乱蹿。 方才有些莽撞的,甚至差点冲乱禁军的严防死守的队伍。 但也没人停在原地,而是找准了逃命的方向,纷纷往官道两侧的空地散去。 比起自身性命,吾皇的安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此一来,原先冲撞禁军的一二十人便显得格外扎眼了。 护在銮舆四周的武将早已亮出剑戟,此刻目标明确,双方直接就过起招来了。 这些趁乱滋事的多半是定王的亲兵,难怪满城捉不到定王,谁能想到他会藏在护城军里? 不过,就他这点人手,这点动作,也妄想刺杀一国之君? 实在有些儿戏了。 纷乱之中,老太监颤颤巍巍地爬上銮舆,撩起在日光下泛着金色光泽的锦帘。 冷皓月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她看到那老太监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眼看着他就要叫出声来,装饰华贵的銮舆却蓦地起了火。 那火起得邪门,冷皓月瞧得仔细,从城墙射下来的羽箭上没有火簇。 三两下被制服的定王亲兵手中亦没有火种。 没有人放火。 火是从銮舆上无故窜出来的,片刻便化火海,那老太监都来不及尖叫便被裹入其中。 牢牢套在六匹骏马身上的皮质挽具亦被火舌舔舐。 方才被射伤屁股的马还没来得及换下,此刻被火刺激,与其余马匹发了颠一般嘶鸣狂奔,试图将身后的銮舆甩脱。 马不比人,受了这等惊吓,六匹马并不会朝着同一个方向撒蹄,即便是禁军军令严明,此刻也只能躲避着马蹄践踏,而无力去救火。 那火,原本就是救无可救。 不管是文武百官,抑或是跑到远处的百姓,无一不是吓白了脸。 这下是真的乱了套了。 连钢刀抵着脖颈的定王苏宸斌都惊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