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郭嘉、荀彧【求月票】 (第1/2页)
“孟德走了?” 等曹cao离开,一道身影从里面一间包间里走了出来。 “走了!” “今天这一顿酒恐怕孟德吃的并不开心!”荀彧重新倒一杯酒,递给面前这位年轻人。 “他当然不开心了!” “他想要你辅佐他,在京中搅动风云的,你却一个劲的夸朱元璋,你说他会高兴吗?”年轻人坐下,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感觉不过瘾,直接拿着酒壶就开喝了。 “这酒味道不好,我听说洛阳城新开了一家酒馆,是冀州来的人开的,那里的酒味道才好,改天咱们去那里痛饮。”年轻人姿态狂放的斜靠在椅子上,看起来有些吊儿郎当。 “奉孝……,难道你看不到孟德身上的皇者之气正在消散吗?” “这代表着什么意思,难道你看不出来?” “这天下……这大汉王朝貌似在那位新晋太尉手里有救了。” “孟德这样的人,乃是乱世英豪,若是乱世,自当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但若是乱世不显,他却并非是雄主。”荀彧叹了口气道。 郭嘉闻言不由哈哈一笑:“文若,我倒是觉得曹cao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朱元璋可不是什么拯救大汉王朝的忠臣,若果真如此,他就不会废少帝了,他是王莽,甚至比王莽更可怕,更深不可测。” “文若,这是我从冀州得到的情报,你看看吧?”郭嘉随手从袖中抽出一张锦布,递给荀彧。 荀彧拿起来查看,起初还能保持淡定,但渐渐的脸上就开始震惊起来。 这封密信之上记载的冀州最大变化一共有两点。 第一点是人口。 经过探查,冀州的人口比起三年前减少了足足两成。 这两成人口,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被弄去哪里了。 而且更诡异的是,冀州商人依然还在不断的从周边各大州府用重金购买、或者用粮食引诱灾民、流寇前往。 这些人口同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冀州的粮食却并没有紧张,甚至比起以前还更加充盈了。 第二点是纸张。 之前的大汉王朝,虽然也能造纸,但太过粗糙,根本就无法用于书写,更无法大批量刊印,所以大汉帝国用的大多数还是竹简,更珍贵一些的还有锦布。 但冀州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可以用作书写的高品质纸张,这还不是最让荀彧震惊的,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些纸张还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据说现在冀州市面上的书籍数量比起几年前多了上百倍。 “奉孝,关于这些情报,你确定没有弄错?”荀彧忍不住满脸凝重的问道。 “当然!” “因为这些消息都是我从袁氏弄过来的。” “之前朱元璋和袁氏起过冲突,甚至争夺过冀州的控制权,但最终袁氏退让了,原因就是朱元璋把这个造纸术和印刷术交给了袁氏,以换取冀州的控制权。” “至于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刊印的书籍,我也亲眼看过了,质量很高。” 郭嘉说话间又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本书递给荀彧,示意他去看。 这是一本左传,字迹清晰,其上甚至有阵阵墨香。 而且荀彧能看得出来,这本书内的字迹并非手写,而是用某种工具刊印上去的, 荀彧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太好了!”荀彧猛地站起身,手中握着左传,激动的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起来。 对于现在的世家来说,什么东西最宝贵,毫无疑问是知识。 只要能称得上是世家的,每一家都有大量的藏书。 这些书籍才是一方世家最重要的底蕴和传承。 每年,这些大世家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自家的藏书进行规整。 毕竟竹简这种东西很容易就会被虫蛀,或者腐蚀。 而像一些小世家豪族,家里的藏书恐怕只有一两卷,有的甚至连一卷都没有。 至于寻常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别说书籍了,连字都不识。 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知识吗? 并不是,只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学习知识的成本太高了,只有那些世家豪族才能负担的起这样的成本,普通人,甚至小一些的地主都负担不起这样的开销。 他们活着就很艰难了,那里有时间有精力去读书啊! 但现在冀州的情况却全然不同。 源源不断的粮食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大量出现的书籍,让无数人可以获得知识,这才是传说中的天下大治啊! “文若,你先别高兴的太早。” “我这里还有一本书,你再看看如何?” 郭嘉说着再次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书,送到荀彧面前。 荀彧满脸疑惑的打开,只读两几页就不由脸色微微一变。 因为这本书开篇写的便是以法治国,期内大量列举了依法治国的好处,除此之外书中还宣扬了几个观点。 废除奴隶制度,依法纳税,抑制豪强,建立大量官家书院,教授普通百姓知识和文字。 同时还要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让朝廷建立部门统一管理。 “这……!” “太激进了啊!”荀彧摇头叹息道。 这些政策越看越像是王莽新政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比之王莽更加激进,这简直比王莽更王莽。 “据我调查,这样的书籍已经开始在冀州大行其道了,而且有些政策已经开始在冀州悄无声息的开始实施了。” “文若,你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还有一件事你肯定想不到,你知道半个月前太尉任命的那一位冀州牧真实的身份是谁吗?”郭嘉眯着眼睛道。 “谁?”荀彧急切问道。 “呵呵,是张角!” 看荀彧愣在了那里,郭嘉肯定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位前太平军首领,大贤良师张角。” “这怎么可能!” “那不是反贼吗?”荀彧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这怎么不可能!” “现在,你还认为那位朱元璋是明主吗?”郭嘉道。 荀彧闻言顿时愣在了那里。 说实话,直到现在他依然很欣赏朱元璋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因为朱元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他想要做,却无法做,也做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