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明争暗斗 (第1/2页)
老丞相的家果然和他在朝堂论儒时所说的一样,只有茅屋三两间,房舍条件连方家下人住的地方都不如。院子并不算大,靠近大门的墙根附近有一垄菜地,里面种着娇嫩的小青菜,翠绿欲滴的模样甚是喜人。 因为初次拜访,方禹宁只是简单打量了一下,便跟着青衣小厮朝着书房行去。 “叩叩” 青衣小厮敲响房门,得到回应后,便推开门示意方禹宁进去,而他则后退几步,关上门直接离开。 方禹宁踏进书房,始一进入就看到摆放得密密麻麻的书架以及混合着多种墨迹的气味,不过这味道并不难闻,配合着香炉中徐徐升起的檀香,反倒给人一种令人宁静致远的感觉。 书房的内侧有一张书案,书案上伏着一个神色苍茫的老者,其须发斑白,看上去有些萧瑟。 “方禹宁拜见王阁老。”方禹宁在书案外三丈处站定,拱了拱手声音顿挫道。 王阁老左手虚抬,没有说话,也没有停下自己手中的事。 方禹宁并不着急,就站在原地,开始打量王阁老的书房。 书房四面墙上都安置着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典籍,还有一部分以竹简方式留存。 和寻常人家的书架不同,王阁老书房内的这些典籍并没有任何标识,就那样安安静静地放着,如果不拿起来,根本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书。 方禹宁自然不会认为王阁老只是拿这些书冲门面,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已经将所有书的准确位置都记了下来,需要的时候伸手去取就可以了。 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方禹宁仔细打量了一遍,心中觉得有些意外,但却又在意料之中。 这时候,王阁老终于忙完了手中的事情,略微整理了一下衣裳,起身朝着方禹宁引来,同时躬身行礼:“老朽拜见半师。” 王阁老是儒道安排在朝堂上的代言人,而方禹宁则是圣院院长亲指的圣院半师,地位比王阁老自然要高出一些,他行礼也是应当的。 方禹宁连忙还礼:“阁老太客气了,禹宁不过是运气好而已,而阁老才是实打实的儒道大家,禹宁可担不起您的大礼。” “半师说笑了,还请上座。” 方禹宁再次谦让,坐在了宾座上,王阁老这才坐下。 “阁老,禹宁这次来的目的,想必阁老应该清楚了吧?”方禹宁试探道。 王阁老点点头:“半师是为春闱大考一事而来?” “没错,陛下特旨,命我为主考官,不知丞相如何看?”方禹宁点点头。 王阁老虽然被撤了丞相之职,看上去成了闲散之人,但对朝堂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尤其是情报上依然令人赞叹。 上午才传的旨意,他这边就已经知道了。 “半师是否在某些地方触怒了陛下?”王阁老并未直接作答反而问道。 方禹宁眉头微微蹙起:“难道是因为我拒绝了陛下赐婚的事情?” “不,这件事不过只是小事,或者说这件事本就是个由头,建宁公主性格顽劣,对儒道格外讨厌,岂会因为半师的学术而心生敬仰?若是触怒,便是在这之前的事情。甚至还要在半师当街斥责诸位皇子之前。” 王阁老平静地说道,他每说一句话,方禹宁就感觉到震动,感情这老家伙这段时间并未闲着,还时时关注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在这之前?” 方禹宁仔细思索了一番,最终摇摇头:“应当不会,难道我忽略了什么?” 蓦地,他抬头看向王阁老,发现其面带笑意,不过这笑意中蕴藏着一些意味深长。 “这老家伙果然如老爹所说,对洪武帝很是了解,哪怕被撤了丞相一职,而且几乎闲赋在家,也能够把握到一些洪武帝的心思。”方禹宁心中暗道。 如果论起儒道,因为手掌另外一个世界的儒学发展,方禹宁自然不惧任何人,别说是眼前的王阁老,就是圣院的院长,他都丝毫不怵。 但论起在朝堂上的本事,以及揣摩上意的能力,他可是拍马不及。 “看着老家伙的意思,明显是有些坐地起价的意思。”方禹宁暗道,虽然对这种行为有些不齿,但却也正中下怀。 对于王阁老,方禹宁自然不会抱有好感,更加不愿意承情对方。如果这老家伙直接不计前嫌地告诉他,甚至帮他分析地井然有序,他反倒会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一旦真欠了对方的人情,日后恐怕要数倍相还。 但这老家伙竟然想要从他手中获利,以此作为交换,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