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圣人、诗人和浪子(上) (第2/2页)
来访,你们就该好好招待,怎么能冷落人家?” 在见到谢灵运和颜延之后,巢尚之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指责。 令何承天没想到的是,谢灵运和颜延之居然是一点反驳的勇气都没有,反而是赶紧去准备宴请二人的器物。 两人一出去,三个人中反倒是何承天感到空气有些窒息,告了个罪后便也溜出去找谢灵运他们了,一时间整个屋子中就只剩下到彦之和巢尚之二人。 “到将军被天子委以重任,开通海运,怎么有空来拜访此地?” 等到彦之将谢灵运偷偷跑到码头看海船的事情告诉巢尚之后,巢尚之才知道来龙去脉。 “康乐侯他……确实跳脱了些。” 巢尚之谈到谢灵运时,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 “也就是说到将军和何侍郎是临时起意才来到此地?” “可以这么说。” 在面对巢尚之本人的时候,到彦之之前心中的那些情绪淡了很多。 “我要护送船队重新回到南方去,听候朝廷下一步差遣。何侍郎也要马上回长安呈上星图。” “不过……” 到彦之还是决定将话挑明。 “我来此地,并非是为了赴谢康乐之约,而是来见状元郎。” “找我?” 巢尚之显然没想到到彦之居然是为他而来。 二人之前并无交集,如今骤然听闻一个手握实权的将军来找自己,属实让巢尚之有些迷惑。 到彦之没有再提及自己的事情,而是询问起刚才外面的那些孩子—— “状元郎为何要收养那些孩子?” 巢尚之的鼻子用力嗅了嗅,才沉闷的答道:“他们活不下去了,留在自己家里,只有死路一条。” “状元郎是要做圣人?” 此问一出,巢尚之的眼神变的锐利,可又很快重新归位寂灭。转变之快让到彦之怀疑是自己眼花了。 “圣人?到将军高看在下了。” 到彦之依旧死追着不放:“天子曾经说过:圣人当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 “现在你巢尚之做的,难道不是用教化之功来实现三不朽?妄想立地成圣?” 巢尚之苦笑:“到将军真的误会了。” 到彦之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那你为何要远离朝堂,来民间做你的古圣先贤?” “你可知,民间有多少寒门士子在等着你出人头地?” “你可知,民间有多少寒门士子在等着你封侯拜相?” “你可知,民间有多少寒门士子在等着你飞黄腾达,等着你扬眉吐气的一天?” “但现在呢?你居然是为了自己清名来这民间做你的圣人?” 到彦之现在失望透顶。 正如他所说,巢尚之不该是这样的,也不能是这样的。 从他的廉洁,到他的正直,在到他的完美。寒门,不需要这样的巢尚之! 巢尚之沉默不语。 这时,他才想到了面前之人是谁。 “到彦之,初以担粪自给,故世以为讥云!” 这位如今坐在巢尚之对面的楼船将军,论出身,是为刘宋功勋之中最贱的一个。 对于到彦之现在口中所说的话,巢尚之也没有否认,只是眉目低垂。 到彦之心中的怒火却是没有泄干净,反而更加汹涌。 “你贵为状元,力压公卿之子。若踏入仕途,起步便是中枢正职!不用十年,就算不是三省宰辅也是六部长官,再不济也是一方大员。到了那时你能帮贫贱的寒门士子争取多少资源?为被打压的清廉官吏带来多少光明?” “可你现在,却是为了自己名声,在行什么教化,救什么百姓!哼!” 到彦之知道,凭自己的身份还有才能,以及和天子的关系,这辈子是没有进入中枢的机会了。 但巢尚之不同! 他是刘宋开国的第一个状元! 只要他想,他迟早能在庙堂之上站稳脚跟,成为其中一尊大员,真正做到“寒门掌机要”。 至于如今现在巢尚之做的一切…… 行善施粥,自有官府! 哪怕他们做的不够好,也比巢尚之一个人在这里苦哈哈的一个一个救来的效率高! 所以巢尚之所做的一切,在到彦之眼中也不过只是作秀罢了! 为的,就是那根本不值一提的虚名! 巢尚之听完到彦之的发泄,没有恼怒,也没有羞愧,他的眼神自始清澈,他的神态自始安宁。 半晌。 他才说出一句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此为天子在长安时对我的教诲。” 这话让到彦之有些侧目,其中蕴含的辛酸、苦痛都让他为之动容。 “将军以为我巢某这个状元是什么?” “是另一个九品中正制?还是平步青云的阶梯?” “若天下人都以为这个位置便是他们的终点,我们便都会被别人的起点逐渐淘汰。” “这般的天下,这般的寒门。与现在又有何不同?” 到彦之并未被巢尚之三两句话就给问住。 “那总归,我们是要做些什么的……” “我在做!” “天子在做!” “更多的人同样也在做!” 巢尚之的语调逐渐扬高。 “只是,这条路走的要更加艰难。” 他的语调每高一分,到彦之对他的判断就模糊一分。到最后,到彦之心中的那个巢尚之逐渐化为乌有,消散于世间。 到彦之平复了情绪,想要重新构建起对巢尚之的认知。 “救几个孩子,建几所学堂,帮不了寒门。” “我知道。” 巢尚之摇头:“我所做的事情,是确实是这些。但又不止是这些。” “我记得康乐侯有一本日记。将军若有兴趣可借来翻阅。若将军能明白其中记录的事情,那大概也就明白我所说的话了。” 到彦之欲言又止,但最终,他还是选择暂时相信了巢尚之。 “我只是不明白,你留在朝堂,会有更多的作用。” “不用。” “为何?” 巢尚之眼中罕见的露出几分神采。 “因为天子就在朝堂。” “我信天子,故此我出来了。” “天子信我,故此他留下了。” “我们都始终相信,大业盛世,终将降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