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一个学科的诞生(二) (第3/4页)
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对考生心理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考试,这简直就是作弊。 其实,张嘉志自己都想不明白,北广这回怎么给了这么大一个面子? 廖老师...还是重情义啊,没忘了自己这个学生! ...... ———————— 课间cao的时候,张小孩本来应该例行公事地去广播室,可是今天不行。 一来,齐磊接班了,那边没有他去的必要。 二来,他得带着学生去哈市参加下午的川音校考,也没那个闲工夫。 学校给雇的小巴车,专车送考再统一接回来,也足见二中的重视。 此时,车就在楼下,特长班参加校考的那几个考生都已经上车了,只等他一到就出发。 可是,张小孩没急着下去。 他这个人吧,有点自负...小心眼儿...狭隘...不识好歹!狗咬吕洞宾!!特么好心当驴肝肺!还爱臭显摆。 全校都在跑圈儿,就他和他的学生可以坐上小巴,大摇大摆的出征。 别的不说,派头怎么也得足足的嘛! 磨叽了好一会儿,外面都一二一的在集合了,江瑶也都上楼喊他了,这才磨蹭着下楼。 只是临上车前,张小孩有点忍不了了,齐磊在广播里撒欢呢! 东北学校的课间cao冬夏是有区别的。 夏天和南方一样,做广播体cao。 到了冬天,就改成跑圈儿了。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列队,绕着大cao场走一圈,跑一圈儿。 到了开春儿时间,也不影响,大cao场进不去,就绕着甬道转圈儿。 平时特长班接管广播室的时候,张小孩会借这个机会让江瑶他们轮流上去朗诵播音稿。 从《满江红》到新闻联播的抄送稿件,反正折磨的全校都挺难受的。 现在轮到齐磊了...这孙子就是有病! “一二一!” “一二一!”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高三九班保持队形!” “高一十六班的体委干啥呢?要考放羊大学吗?” “主楼门前那辆小巴动作快点,车前那个小分头,哪个班的同学!?别挡道!” “!!!!” 张嘉志要吐血,还哪个班的?还同学?那特么是我!我是老师!!故意的,是吧? 可他说是同学,你就拿他没招儿。 把张小孩气的,那么想冲上去弄死他呢! 可是,这还没完呢! 广播里又来了,依旧是齐磊久违的、欠揍的、又无比悦耳的声音。 “依照特长班的惯例,是不是得念一段广播词啊?” “那我也来一段?给特长班的兄弟姐妹们打个样儿?” “......” “......” “......” 这回都不光张嘉志了,老吊车都想上去把他揪下来。 什么特么玩意?都过去快半年了,他还记仇呢? 所以说啊,你就不能让这小兔崽子得势,否则他非得给你弄出点幺蛾子。 而齐磊那边,已经彻底嗨了。 他娘的,开除我? 对着麦克风乖张,“那我也来一段哈!” “来段简单的、百十来个字的短稿儿。” 楼下张小孩挑眉撇嘴,“百十来个字的短稿?那你显摆个屁啊?你不会要来绕口令吧?可是挺没水平的。” 这边齐磊铺垫完,就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来。 清了清嗓子: “阿卜杜沙拉木.阿卜杜热西提和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铁力瓦尔地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加玛铁力克乡塞克孜艾日克村,看望了村民艾合买提.托合提阿不力孜和他的妻子布威佐和热.买买提依明。” “我噗!!” “噗噗噗!!” “噗噗噗!! 这一段念出来,全校都被他干岔气了。 这孙子真特么坏! 老吊车实在受不了了,返身就冲上了楼。 没一会儿工夫,广播里传来老吊车的一声咆哮,然后...广播就没动静了。 张嘉志:“......” 很流畅啊! 不过,你特么的也太... 小心眼儿、狭隘、弱智!!蠢!!心里有病!!不长脑子! 然后...然后脸有点疼。 为了掩盖尴尬,对着已经上车的几个人吼,“听到没有?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差不多了!” 江瑶都无语了,什么乱七八糟的! 没等她吐槽呢,张小孩钻进小巴车,一溜烟儿的就没影儿了。 他走了,这边齐磊没处过瘾去了。 等到课间cao结束,各班带回,齐磊才揉着屁股从四楼下来,和带回的班级走了个对脸。 大伙儿只听见他在嘟囔: “那么大岁数了,劲儿还不小呢!” 惹得众人哄笑一团,感觉学校里全都是乐子。 ..... ———————— 川音的校考不难,再加上张小孩的专业指导,二中那几个去考的发挥都还不错。 江瑶更是表现突出,反正她如果要去川音的话,文化课只要有个分儿就能走。 这年头儿,各个高校的择生尺度还是比较大的。 回到学校,张嘉志让他们回班上自习,自己则是回到办公室准备着明天迎接北广的驻点。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廖凡义也在准备着行装,明天早班飞机奔赴龙江。 是的,这趟去龙江省的校考工作,由他亲自带队。 只不过,这趟去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校考。 突然,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廖凡义接起来,是北广校长让他去一趟办公室。 廖凡义不敢怠慢,又匆匆出门,到了校长办公室。 北广的大校长先是给廖凡义倒了热水,这才说起正事。 “怎么样?行李都收拾好了?” 廖凡义点了点头。 校长这才递上一份名单,“这是这趟除了咱们校考人员之外的随行名单。” 廖凡义一看,不由皱眉,“这......” 名单上有长长的一大串,其中不乏一些如雷灌耳的名字。 比如: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副主任。 京城师范心理学系的副主任。 以及北广大众传媒、社会学、国际政治等几个院系的教授。 “校长,没这个必要吧?” 廖凡义有些哭笑不得,又看了一遍名单,确实是这些牛人没错。 这可以说是国内,政治学、大众心理、大众传媒、社会学,以及新闻学的顶尖阵容了。 这些人组织一个国内的高峰论坛都不过分,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