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188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三) (第5/5页)

则的问题了!是个人恩怨!

    特么十四班那帮孙子太气人了!有一点毛病都不给过!

    必需弄了他们!

    却是齐磊轻蔑一笑,“为什么要撸掉十四班班呢?就不能把眼光放远一点吗?”

    大伙儿:”?????“

    齐磊提示道:“你们可以直接废掉【前黑板】嘛”

    “!!!!”

    “!!!!”

    “!!!!”

    众人一惊,“废...废掉前黑板?怎么废?砸了啊?”

    齐磊,“废掉它,不一定要毁了它。祛除十四班的阻碍,也不一定非得让十四班任由你们驱使,也可以绕过他们。别忘了,不还有【后黑板】吗?”

    “这......”却是一个搞传播学的老师皱眉摇头,“这不太可能!”

    这个思路不难想,他们也不是没想过。

    后黑板开始成为另一个媒介,再加上网红流量焦点的出现,他们这些内行难道看不出来吗?

    包括隔壁的廖凡义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后黑板的威胁?

    当然知道,他们没那么蠢。

    但是,依旧不太可能。

    原因很简单,大众认知的聚焦就在前黑板。

    这就好比,如果是一条重大新闻,人们肯定以央视的表述为主。

    央视对一件事发表评论,就等于是板上钉钉了。

    就是大众认知,它就是权威,天然的权威。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前黑板】做为信息的源头,讨论项的源头,它天然的拥有大众认知上的权威性,无法撼动。

    毕竟任何一个人也没蠢到去挑战央视的权威性。

    所以,绕过十四班,绕过前黑板,比腐化和民主推翻更不可能办到。

    对于几个传播学导师的疑惑,齐磊只能给他们提供一点灵感了。

    可也仅仅是这么一点灵感就够了。

    “议程设置.....网络传播....树立新媒体端口.......利用沉默螺旋,让前黑板失效!”

    几个导师一时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齐磊无语:“给【前黑板】设置一个议程!!明白了吗?”

    “......”

    “......”

    “......”

    几个导师都听傻了,给...给前黑板做议程设置?

    这是一个没人想到,也没人敢想的事儿。

    有人脱口而出,“怎...怎么设置?”

    齐磊,“.......”

    真就是教一步走一步呗?就不会举一反三?

    好吧,真怪不着这些人,在这个年代,给前黑板....也就是代表的权威媒体,设置议程?

    别说想不到,都没想过好吗?

    齐磊:“假如【前黑板】......”

    “陷入到高高在上...不贴近生活,只会唱高调,甚至宣传作用大于事实的议程里...”

    “那么就会产生‘休眠效果’,甚至....信任危机!”

    “!!!”

    “!!!”

    几个导师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你让我们想想,好像有思路了!”

    齐磊登时笑了。

    即便四个任务班水平不够,但是这些辅助任务班的专家可不是棒槌,一点就透!

    什么特么的民主颠覆,还腐化?

    扯淡!

    议程设置!齐磊已经告诉廖凡义他们了。

    不过显然他们也没意识到。

    ......

    其实第三阶段的重点,就是议程设置!!

    之前说过,传统媒体的信息交互是单项的、集中的。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是信息传播者,他们手里掌握着话语权。

    即便议程设置的概念他们是知道的,而且烂熟于心,可是这种熟悉不全面,是片面的。

    比如,传统媒体要设置一个议程——“艰苦朴素”,

    这是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传统媒体有优势。

    信息接收者也就是民众,只是这一个信息接收的端口,他们无法从别的渠道接收“铺张浪费”的信息观念来对抗“艰苦朴素”。

    所以,对于廖凡义这些传统媒体人来说,他们只考虑议程设置的好处,不用考虑弊端。只考虑输出不用考虑防御。

    但是网络时代不一样,信息源是双向的、发散的,再去传播“艰苦朴素”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会有“铺张浪费”、“消费主义”、“及时行乐”等等,各种对立面观点来消减信息传播的效率。难度会大大增加

    更要命的是在网络时代,权威媒体可以给民众设置议程,那么别人也可以向民众设置一个针对权威媒体的议程,这是廖凡义他们无论如何也反应不过来的。

    对于民众来说,信息接收的端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了。

    失去了前黑板,还有后黑板。

    那么如果【前黑板】被锁定的议程,不用多么的恶毒,更不用触犯任何禁忌,你只要把它架起来就行了,不接地气、刻板、在天上飘着!

    再加上一如既往的“伟光正”,唱赞歌儿,72个班的5000名学生必然要产生审美疲劳的。

    这在传播学里叫“休眠效果”.....

    别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05年到15年这段时间,网络时代蓬勃发展的十年,回想一下民众对官媒的印象?是不是就是刻板,不接地气的?

    被锁定在这样的印象之中,那个时期,大伙儿就给官媒打上了标签,不管说什么,就是宣传,就是....

    反正大伙儿更愿意看网上的博客,看普通人的观点贴。看蚣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被锁定印象后的,“休眠效果”

    休眠效果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

    说直白点,前黑板今天齐磊,明天齐磊,后天还是齐磊,尽管你是权威,尽管大家还是会相信你,可是也没人去看你了。

    他更愿意到后黑板,找点私人爆料,更能引起兴趣。

    可一旦没人看了,那就失去了信息传播的基础,那就废了。

    廖凡义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齐磊会用这样的手段,在完全合规合法,甚至你连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的情况下,就把前黑板废了。

    十四班......

    十四班还什么这个那个的?牛皮哄哄?

    还等着四个任务班出招儿?等着去吧!

    ......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

    本来说这一章进高潮的,可是想来想去,还是要铺垫一下。

    这里面有很多专业的名次解释,不说明白,后面也看得不明白。

    还有就是,不用说什么404,敏感的东西我不会写,要写的东西也一点都不敏感。

    不是你们想像的,那些“50万”的手段。

    这段,要传达的其实就是传播学的重要性,还有我看生活中不会主意到的那些东西...

    算是理性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吧。

    主要还是为了大学剧情做铺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