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193章 这是个什么cao作(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这是个什么cao作(一) (第2/4页)

 实验不好做,要么困难极大不容易实施,要么就是有伦理障碍,也就是人道主义问题。

    所以,你看社科类的专业里面很多都不叫理论,而只能称之为“概念”。

    理论是得到证实的,有因果关系的。而概念,完全就是靠猜。

    而到了经济学这里,就更不堪了,不但实验难做,甚至就是没法做。

    而且,一个经济学概念往往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今天还管用,明天就打脸,就是这么魔幻。

    所以,别的学科调侃经济学就是“马后炮”。

    连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自己都在书里说,经济学是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而不是预测。

    等于承认了是马后炮!

    所以,这词儿,哪个经济学家听了都得炸。

    而且,确实是做不到预测。

    这就是为什么,常兰芳昨天那么激动。

    因为洞察模型的第五阶段,不仅仅是传播学上的意义重大,对于国内的宏观经济,以及经济学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只因为,齐磊在实验里实现了“预测”。

    这么说吧,别说是通过实验对未来经济模型进行了一次预测和推演了,你就是把已经发生的中国经济做一个解释,那都是可以封神的。

    后世有这样一句话,“谁能解开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谁就能拿诺贝尔奖”。

    这可不是夸张,是真事儿。

    中国是怎么崛起的?老外弄不明白,更别说预测了。

    因为谁都知道,中国腾飞除了经济学之外,还有文化上的思考。

    他们搞不懂中国文化,当然也就没法对中国经济做出解释。

    而中国人自己...

    嗯,我们自己的经济学家可能明白怎么回事,也可以做出解释。

    只不过...

    我不告诉你!告诉你,你也听不懂。

    此时,齐磊很是豪爽,“我知道,常奶奶您找到一个实验模型不容易。这样,暑假的时候,等我静下心来,好好给您写一份报告。您看行吗?”

    常兰芳不答,却是关注别处,“你还懂经济学?”

    齐磊,“呃。”点了点头,“懂一点,看过一些相关的书。”

    常兰芳听罢,一拍大腿,“那你还搞什么传播啊?你应该搞经济啊!”

    能设计出一班的任务脚本,还有第五阶段的经济模型,这绝对是个人才啊!

    “别学传播了,没前途,学经济吧!”

    齐磊,“......”

    廖凡义:“......”

    齐磊是无语,他那点经济学底子,仅限于混点学分儿。

    而廖凡义脸都绿了,这老奶奶,帮你忙怎么还挖墙角呢!?

    可是,常兰芳可不管那么多,“真的,你去清华吧!国内最好的经济学专业,前途无量。”

    弄的齐磊都不知道说啥了。

    我不想学经济,不想让人调侃是“马后炮”?我喜欢脸皮厚?

    可是,他没说话,那边李沫可是在一直听墙根呢!

    一听,什么玩意?清华是最好的?

    眼珠子一转,没忍住,来了句,“常奶奶,不是说人大最好吗?”

    常兰芳抬头瞪了眼,“谁说的?差不多是真的,不过,还是清北强一点。”

    结果,李沫一听就不乐意了,指着赵教授,“好啊,老赵头儿,你骗我!你不是说人大最好吗?”

    赵教授腾的一下脸就红了。

    其实也没毛病啊,清北和人大在经济学方面确实没多大差距。

    再说了,常奶奶那是清华出来的,当然替清华说话。我一个人大教授,说人大好有毛病吗!?

    还没等他说话,李沫来了句:“那我考清华经济学!”撇了赵教授一眼,“你不要我拉倒,我还不去了呢!”

    “诶诶诶!?”赵教授瞪了眼,“我...我啥时候说过不要你了!?”

    “再说了。”赵教授就差没蹦起来,“你不是要学物理吗?啥时候又要学经济了!?”

    李沫,“我改了啊!我要学经济。”

    赵教授一听,差点没笑出声儿,“好!!太好了!学经济好,我带你!”

    李沫,“不用,我去清华!”

    “嘎!?”赵教授没噎死,急了,“我是你的启蒙老师!”

    李沫梗着脖子,“就不去!谁让你逗我玩!”

    赵教授冤死了,我逗你了?从哪得出的结论?

    登时,赵教授也不管常奶奶这边了,凑上去。

    “人大好!你来,我诚心教你,不比你去清华人生地不熟的强。”

    “不去!你嫌弃我。”

    “我没有!”

    “你有!你说逗我玩,让我别当真。”

    “我那是怕你理换文不适应,为你好!你这丫头,咋不识好歹呢?”

    “才不是呢!你就是嫌我是小地方的,不配!”

    “我没有!”

    “有!”

    “我给你保送!”

    “不要!我学习好,能考。”

    “那本硕连读总行了吧??”

    “不稀罕!我要读博士,要做博士后。”

    赵教授瞪着眼,“你个小丫头片子,敲诈是吧!?别狮子大开口哈!”

    “看看,看看!还说不嫌弃?不去了!”

    “......”

    一老一少,吵起来了。

    ......

    常兰芳看着那两个人也是好气好笑,挺大个人了,让一个小姑娘拿捏了。

    是真拿捏了,还是真看好了,在那逗孩子玩呢啊?

    对齐磊来了句,“经济学挺好的,好好考虑一下!”

    说完就走了。

    齐磊答应她写详细报告,这就放心了。而她现在还有很多关于第五阶段的想法,要回去和几个同行好好“吵一架”,商量商量。

    好吧,经济学第二大定律:没有哪两个经济学家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因为“马后炮”得出的解释都不一样!!

    回到主楼的主议室,几个搞经济的正凑在一块儿,研究一班的数据和报告呢!

    别的领域,也是几个专家一堆的讨论着,只是没经济学家这边嗓门大,吵的凶。

    章南端着热水瓶,亲自端茶倒水。

    常奶奶一进来,就听几个同行在那吵。

    “这个李沫不错啊,她先提出来的融资和资源整合。而且,高中生写的总结报告,都能拿到大学里做毕业论文了。”

    另一个道:“老赵手把手教的吧?教的还算行,就老赵那个水平,只能说这孩子有点天赋。”

    另一个,“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让老赵教坏了。”

    这个世界天才有很多,可是有机会在这些大罗金仙面前展示才华的,却很少。

    所以说,才华和机遇同样重要。

    至少在这场实验里,除了齐磊,最能进入大伙儿视野的,就是李沫。

    常奶奶一进来就听他们在议论,多了句嘴,“别琢磨了,小赵已经预定了,博士后都快被忽悠出去了。”

    说完就不客套了,拿出纸笔整理思路,一会儿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