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196章 这是个什么cao作(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这是个什么cao作(四) (第2/4页)

必须具备的应变能力,但是...还是等等吧!

    就站在门口等,旁边就是按考号算的下一个,是个女生。

    眼见齐磊一点不自觉地挤到最前面,女孩紧着眉头,忍着不悦提醒,“这位同学,是按考号进的。”

    言下之意,你挤个屁,下一个是我!

    一边说,还一边往后靠了靠。门口地方不宽裕,齐磊挤进来,离她很近,不想离这种没素质的人太近。

    结果,本以为这二傻子会走,却没想到,二傻子回头呲牙一笑,“没事儿,我找人,不耽误你考试。”

    女生:“哦,”

    嗯,不那么生气了,主要是,这男生长的挺舒服的,是她喜欢的类型。

    乖乖地往那儿一站,因为挤到了身后的人,女生还主动往前靠了靠。

    期间......

    “同学,你也考试吗?”

    齐磊回头,“我不考,我就是来找人。”

    “哦。”女生有点失望,怎么不考呢?

    齐磊则是见小姑娘还挺友善的,也心血来潮,给她传授了一点经验。

    “进去之后,播音稿可以站着播。你要感觉状态不好,墙角有椅子,自己拿过来坐下播也一样。”

    “不用问考官,考官都喜欢有主见的,反而能加分。”

    女生一听,“真的!?”

    齐磊,“真的。”

    女生,“谢谢你啊!”

    齐磊大方,“谢啥。”

    说着话,前面那个男生考完了,推门而出。

    齐磊笑嘻嘻地给女生递了个抱歉的眼神,借着错身的机会进到考场。

    那女生还傻笑着朝齐磊挥了挥手,只是,挥到一半儿,又僵在那儿了。

    “他说是去找人,那我还进不进啊?”女生傻眼了。

    而齐磊进到考场,只站在门口,把门关上,朝对角的廖凡义问道:“啥事啊?”

    他就没打算过去,在门口问问得了。

    廖凡义则是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坐。

    齐磊无法,只能走过去坐到了廖凡义身边,又问了一遍,“啥事儿啊?”

    却是陈兴福递给齐磊一摞的考生资料,把齐磊弄的更懵了。

    “给我干啥?”

    而这一切隔着窗户,映入门外的考生眼里,一个个眼珠子没掉下来。

    好吧,都观察那二傻子很久了,没考号还死命往里挤,而且他还站考场门前撩妹,真没见过这一款啊!

    更过分的是,这二傻子居然进去了,而且不但进去了,他还坐下了!?

    “cao!!这哥们儿谁啊?干啥的?咋还坐考官席了?”

    都有点懵。

    尤其是那几个因为女大话题和齐磊认识的小男生,更懵了。

    他不说他是高二吗?高二你坐那儿干什么?

    不对啊?就算是保送生,你也没资格做那儿啊?

    殊不知,齐磊还真有。

    考场内,趁着下一个考生还没进来,廖凡义给齐磊解释道:“是这样的,新学部今年是肯定不能招生的,最快也得等到明年,新学部才能初具雏形。可是,院里领导的意思是,上面重视,那就刻不容缓。”

    “虽然不能招生,但是可以让我们在其它院系预培一批新生。”

    齐磊皱眉,“预培?”

    陈兴福点头,“对!”

    “就是在新闻学院、电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以及人文学院和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给咱们定向培养一批预备生。”

    “等到新学部能招生之后,直接转过去。”

    “哦。”齐磊大概明白这个cao作是什么原因了。

    怎么说呢?网络传播学,现在还没有概念,新学部的任务就是创建这门新学科。

    而做为网络传播学的基础——大众传播学,属于一个辅助学科,也就是说,北广的大多数专业都要学习传播学课程。

    但是,各个专业依旧要以本专业的课程为主,传播学只是一个辅助。虽然有学分占比,但是不是最主要的。

    也就是说,大众传播都得学,但是都不是主要课程。

    就比如,新闻系主课还是新闻学,传播学也学,但没有新闻学的比重大。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也学传播学。

    而要建立的新学部则是恰巧反了过来,以传播学和网络为主,等于是把传播学单拿出来,而且是进行了拓展。

    虽然可以等新学部成立之后,招收传播学专业重点开课,但是,有些工作是可以在新学部成立之前就提前搞起来的。

    就比如,这个预培。

    可以在其它院系定向招收一批学生,主修大众传播学。

    利用大一的一年,把传统的大众传播学概念先学了,到新学部成立,再加入网络传播的概念。

    这样的话,可以节省一年的时间。

    要知道,老秦他们是亲眼看到洞察模型的实际展示的,而且齐磊不止一次向老秦他们空调。

    这个事儿,越早做,就越容易。越早形成理论概念,培养出定向人才,那么在网络环境整治的问题上,就越有先机。

    所以,上面重视极了,不但同意了廖凡义拉的那张建院清单,已经开始筹划从各院校调集师资力量,而且是硕士点、博士点一步到位。

    甚至,还没开始建呢,人才的就业出路都给安排好了。

    未来GX部、XC部以及各地方下属部门,会专门安排相关岗位。还在拟定相关的建议,下发各互联网公司,大力提倡专业岗位的设立。

    怎么说呢,这等于是从源头大力支持新学科。

    一个学科,光有重要性不行,光有前瞻性也不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没有就业优势,那这个学科就很难发展起来。

    所以,这次就是一个上下游部门,从官方到学术界,再到企业的大联动,势在必得。

    可见形势有多紧迫。

    “预培!”廖凡义很是严肃,“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稳中提速,预培是个必然手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