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一个一个的搞定 (第1/3页)
一百四十万就已经很让梅姐惊讶了。 先不说,向往那个让人绝望的制作成本。 即便真的赚了钱,梅姐本人能分到140万,其实也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报酬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港星,可不是后世一集电视剧就敢要200万的流量明星,那特么还得偷个税呢! 就拿梅姐来说,她去内地开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也不过七八十万,一部港片的片约也就一百多万。 而且,这还是包括经纪公司,以及经纪人的分成在内。 虽然到了她这个级别,经纪公司的分成比例很低了,但也不可能全揣在她自己兜里。 后世梅姐离世的时候,资产也不过3000多万。而且要知道,梅姐的出道时间是1982年。 那一年,齐磊刚来到地球表面。 到她离世二十多年,攒下亿万身家,多吗? 而且,她的主要财产来源,其实是房地产投资和金融投资。 演艺事业真的就是赚辛苦钱。 所以,140万真的不少了,而且是半季就有140万的进帐,那一季就近三百万了。 虽然《向往》档期长了一点,可这绝对是梅姐从艺以来接到的最轻松的工作。 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两个月。 而且别忘了,中传的合同是与经纪公司切割开的,公司那边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齐磊一分没少付。 剩下张国戎和梅姐的部分才是按分成来算。 也就是说,这300万是实打实的进到梅姐兜里。 已经相当满意了。 结果…… 结果,你让我看看下面的大写? 梅姐一低头:【壹仟肆佰万圆整】…… “真是1400万?” 大写的就没有多个零少个零的问题了。 登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搞咩啊?你个死孩子,不要开这种玩笑!” 一百四十万她还没接受,一千四百万就离谱。 梅姐从艺二十年,就没拿到过这么多的酬劳,而且还是半季。 张国戎此时也站了起来,拿过梅姐的支票仔细看了看,确认是一千四百万。 皱眉看着齐磊,“怎么回事儿?说好是帮忙的,你别搞啊?” 张国戎倒不认为齐磊在开玩笑,他以为是齐磊知道他这边的困境,变着法的帮他们。 也难怪刚刚他会说违约金他来出。 不过,张国戎还是很有原则的,一码归一码。这个钱他们是不能要的。 对此,齐磊也无语,心中大叹,这就是差距啊! 一千四百万放在这个年代的天王巨星手里,都不敢接。 要是放在二十年后的某些流量小牲、当家花蛋手里,能甩齐磊脸上,一千四百万?你打发要饭的呢? “你俩想什么呢?” 齐磊对二人翻着白眼儿,“我要是想用钱帮你们,会直接把戎哥的经纪公司买下来,还用拐弯磨脚?” 给两人算了一笔账,“央视那边与广告商签的是收视率分成合同。” 二人迷茫,“????” 这个年代,这种合同不常见。 齐磊也懒得解释,“反正就是收视率越高,广告收入就越高。” “截止第六期播完,总广告收入是3.04亿。” “刨除制作成本,央视的播放成本,净利润差不多2.7个亿吧!” “我给你们俩凑了个整儿,多的下半季结账的时候再算。” 张国戎:“……” 梅姐:“……” 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三观有点崩了。 你要知道,他们在香港上电视综艺,多数时候就是公司的宣传任务,要么就是友情帮忙。 即便有通告费,也就是一万两万港币。 有的甚至就几千块儿,包个红包。 怎么稀里糊涂放松了两个月…… “真的是一千四百万?” 这回喊出来的是张国戎,声调都变了。 “不要搞啊?综艺这么赚钱喽?” “两个就拿一千多万,要睡不好觉的!” 齐磊则是异常严肃,“戎哥,你又搞错了。” 张国戎,“哪里搞错了?” 齐磊,“半季!半季一千四。估计这一季播完,你能分3100万左右吧?” 张国戎和梅姐:“……” 三千多万,两个月? 梅姐心说,老娘存款加房产,再加投资,值三千万吗?怎么稀里糊涂就翻倍了? 张国戎更是颠覆三观。 做为男星,赚的肯定比梅姐要多一些,可也多的有限。 况且是在香港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三千多万对他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心里有点发慌,这钱来的太容易了。 而齐磊此时看着二人呆愣的表情,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做为一个重生者,别的行业齐磊不保准,可是在传媒领域,他有足够的本能为这个时代的他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个年代的港星,其实就是一群搞娱乐的苦力,仅仅只是表面风光而已,真正积累下财富的,也只是少数的几个人罢了。 其实,从后世港星的诸多境遇就看得出来。 别的不说,TVB拍了那么多好电视剧,可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演员的收入还不如公司的普通职员。 港姐出身的蔡少分,一集的片酬折算下来也才一千块。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多少红极一时的人物最后都是穷困撂倒的收场。 又有多少女星,以豪门为终极目标了。 当然,到了梅姐和戎少这个级别会好很多,赚的不少。 可也是相对于基层演员、歌手的。 后世那个时空,梅姐确诊癌症之后,还要拼命工作,连演十几场演唱会,还有其它工作。 这里面有经纪公司不是人的原因,可是来自艺人自身的压力又何尝不大呢? 所以,齐磊的想法简单粗暴,光游山玩水,心里头想着挣钱,收益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