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9章 比院士优秀之处 (第2/2页)
要比四科廉主任稍稍强一点。而再剩下的各科老资历,就有些差了,甚至有的人在完整听完后,还是皱眉凝思着。 至此,赵培儒已经筛选出,待会谁可以担当他的一助和二助了。 他继续道:“分层解剖的目的,是让手术步骤明确,术野清晰。能充分的把刚才阅片发现的问题考虑进方案中。” 众人听的频频点头。心头更是已经泛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分层解剖思路,果然已经被赵培儒院长具体化,成熟化了,连解剖的先后顺序,都已经确认清楚了。 詹阔心存最后一分迟疑:“赵院长,这种分层形式和先后顺序,您是怎么考量的?” 赵培儒笑道:“当然是根据解剖学。” “复杂胰头癌手术的解剖关系复杂,切除范围广,手术步骤繁杂,手术风险巨大。” “而这种顺时针分层解剖,就相当于是把胰腺解剖学,重新梳理了一遍,按照解剖学关系和病情轻重程度,因人而异制定的术中层次解剖分离清扫步骤……” 他把如何考量,也给众人讲了一遍。 几人心里,顿时涌现出感激之情! 这已经不是在教他们“如何做”了,而是在教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是教他们如何更深刻了解“分层解剖“的背后逻辑了。 现场众人也都不是傻子,能在这京都医科大附属二院成为科主任、老资历的,要么是聪明人,要么是经验老道之人。 听了赵培儒的这些解答,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很快就都理解了这套先进的理念。 被说服了。 此刻,每个人看赵培儒的目光中,不仅带着崇拜、敬佩、赞叹,还有几分感激。 这么先进而成熟的理念,必然是赵培儒脑海中思索了不知多久的精髓。 竟然就这么毫无保留的,全都教授给他们了。 接着,众人根据这套先进理念,来针对性的给病例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这其中,被赵培儒定为一助和二助的詹阔、卓静,自然得到了赵培儒的更多“照顾”。 在带着众人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赵培儒就在潜移默化的,教会两人在术中如何配合自己了。 大外科邓主任,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 “从阅片,到制定细化方案,全都是这位赵院长在主导啊。” “小詹他们,在四十多岁这个同龄人阶层当中,也算是比较优异的了,可和这位赵培儒院长一比,差距还是如鸿沟一般巨大。” 他能从赵培儒身上,隐约看到邹斌院士那个层次的人,才能拥有的卓越水平。 那是对一台手术,一个病例,一支团队,掌控一切的感觉。 “深水潭医院,有陈永铭院士。西京医院,有邹斌院士……“ “每家全国一流医院,都有肝胆胰领域院士级别的人物。唯独我们医科大附属二院,缺少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坐镇。” 大外科主任渴望的目光,忽然放在赵培儒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位给挖过来? 至少,他们医科大附属二院,应该比江南省那个地方要强吧? …… 制定好细化方案,定好手术时间后。 赵培儒这才去旁边,给他安排好的休息室休息。詹阔主任则按照方案,去安排病人的术前准备。 休息室中。 赵培儒看了眼任务链。 “手术是明天上午。” “看来这第二个任务,明天就能完成了。” 来了一趟京都,一口气完成了两个任务。更关键是,这第二个任务的奖励很特别。 手术状态暴击卡。 赵培儒很想看看,这3倍状态增幅到底有多强,所谓的无与伦比的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 第二天。 到了手术时间,病人被推进手术室。 詹阔主任、卓静主任,以及观摩室里的廉主任等人,都已经就位。 众人或期待、或紧张、或好奇的看向手术台。 “这台手术,应该是分层解剖新理念应用于实例的第一台手术。” 观摩室中,廉主任满脸期待之色:“若是能成功,今后胰头癌领域,终于又能多出一种基础理念可供考虑了。” 这种新理念,就像是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以前人们碰到难题,只能用固有的几种传统解题思路来解答,即便是遇上有些不合适、不适用的题,也只能硬着头皮,拐着弯的去解,最终解答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 但今后,有了这种新理念,就能让那些题有了更合适的解法。 手术台上。 在赵培儒的带领下,詹阔、卓静,开始了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分层解剖。 第一层解剖,于横结肠中段开始,沿胃结肠韧带无血管区,向右解剖至结肠肝曲,分离结肠肝曲和升结肠腹膜反折回至盲部,沿右侧间隙,将右结肠极其系膜向左翻转,游离胃后壁和胰腺前缘粘连带…… “这双手,好稳!” 詹阔之前没资格去观摩梁中岳的手术,直到此刻,他才发觉,赵培儒这双犹如钢钳一样的手,每个动作都沉稳而精准! 其他人也看的心中一跳! 早就听说,赵培儒的这cao作,是得到过邹斌院士、许芹院士的夸赞的。现在,终于见识到了! 有了赵培儒的带领,他们的解剖分离工作也异常顺利。 大外科邓主任,同样瞪大了眼睛。 “厉害!单说这cao作方面,赵培儒院长实际上已经比很多院士级别的大人物,都要强了。” “赵院长的cao作优秀,实际上是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一是手巧,能做到精细、精准。二是体能好,能经得住长时间手术的考验。相比起来,很多院士,就无法同时兼顾。” 邹斌院士的cao作好不好? 非常好,那双手极其精准,能在一毫米的术野区域中,“雕刻”出花来。 可问题是,邹斌院士毕竟是年龄大了,体能。不行了,最多坚持一个小时的手术时间,整个人的状态会飞速下降。 可眼前的赵培儒院长,却是两方面,全都占优。 这就恐怖了。 众人的注视下,手术台上,依次进行第二层、第三层的解剖分离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