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左谷蠡王的末路 (第3/3页)
得关心士兵的伤势,起身说道:“喜儿,舆图!” “威远,找威远,应该离着这里不远!” “这里!”杨佑指着一处说道。 威远城还在戚平堡的西北侧,他们此刻已经走过了。 “通知大军掉头,去威远!”贾瑛当即下令道。 “大人,他怎么办?”巴卜寿指着地上还没有彻底断气的士兵问道。 贾瑛看了看残喘的士兵,还有堡寨之内的上千具乾军尸体,最终说道:“留下一千人,负责掩埋袍泽,然后再与大军汇合。” 说着又看向了躺在地上的士兵,悠悠叹了一句道:“等他闭眼吧!” “其余人马,随我出发,进军威远!” 威远城内,打退了匈奴人的两次进攻之后,马鸣鸾向着军中书吏问道:“还有多少人?” “大人,还剩一千多名弟兄,这么下去,再来两次进攻,威远城怕是就要被攻破了。”一身带伤的书吏回道。 “而且,箭矢也不多了,金汁火油滚石檑木都用光了,喂马的干草也都烧没了。” 马鸣鸾捂着腰间的一处箭孔,挣扎着站起身来:“没了火油干草,那就拆门板,拆房梁,所有能拆的都拆了,只要是能点火的东西,统统给老子扔到城下去,能烧死一个是一个!还有墙板上的箭矢都拔下来,捡能用的收集到一块儿,让弟兄们都不要休息了,一会儿匈奴人又要进攻了,赶紧去准备!” 懒散的靠坐在城墙垛旁的书吏闻言,同样挣扎着站了起来,准备去带人拆门板房梁。 却听身后的马鸣鸾突然说道:“书秀才,还没问你,你到底是秀才还是举人啊?听他们说你是中过举的。” 书吏闻言,忍者背后伤口的疼痛说道:“我不是秀才,我是一名边军!打完这一仗,你告诉弟兄们别再喊我秀才了,我改名儿了,叫舒抗虏。” 马鸣鸾笑骂一声道:“我一直都觉得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鞑子来了,别人都知道跑,你却偏偏要送上门来。如今倒是确认了,你是真的傻了,好好的仕人老爷不做,却要做个大头兵。我儿子以后读书,可别变成你这个样子了,那样老子死都不能瞑目。” 书吏微微一笑,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可惜了!”马鸣鸾看着书吏离去的方向,不由黯然一叹。 书吏说错了,用不了两轮了,一千伤兵颓将,能不能扛过下一次进攻都难说,城门已经被撞出了一个大洞,又被匈奴人用火点燃了,这会儿还在烧着呢。 就在城内的众人正拆房子揭瓦之时,城外的匈奴大军也再一次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防——箭!” 随着一名负责放哨的士兵发出长音的呼喊,天空之中再次传来了呼啸声,密密麻麻的箭雨飞射而来。 上一刻还半死不活有气无力的乾军士兵们,此刻极其麻利的捡起了一旁的盾牌,扣在了自己身上。 两轮箭雨过后,匈奴的士兵再次开启了攻城之战。 “麻秃子,你带人去城门口守着,一但城门被攻破,就把城门洞里堆着的粮食全部烧了,老子就是不让他们从城门进来。”马鸣鸾向身旁的一名胡子花白的老兵说道。 “不就是烧粮食嘛,交给老汉,大人尽管放心!”麻秃子老汉不姓麻,只是因为年岁大了,脸上的黑斑多了,头发也掉光了,才被众人起了这么一个外号,不过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的手脚却极为利索。 正如马鸣鸾所料,伤亡过半的大乾守军,这次真的没能挡住匈奴人的进攻,越来越多的匈奴士兵冲上了城头,城门洞里也燃起了大火,反倒让匈奴人的骑兵无法第一时间冲进来。 精疲力竭大乾士兵战力大幅下降,加之远远不断的敌人爬上城头,马鸣鸾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 此刻的马鸣鸾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却没有半点畏惧,而是心无旁骛的刀起刀落,每一刀都能带走一个敌人,这位曾经的夜不收,混迹边军二十余年前途无望的老兵,爆发出了属于他最后的荣光! 这一战过后,他刀下的人头,就该上四百了! 轰!轰!轰! 几声巨大的炮响自城外而起,只是城头之上交战正酣的乾军和匈奴士兵都没有躲避,过了许久却不见有炮弹落下,此刻城门上的众人才发现原来城下早已乱做一团。 成千上万的乾军从匈奴大军的背后杀了出来,铺天盖地,气势如虹! 贾字大旗和杨字大旗,高高竖起,迎风招展。 为了拿下威远,巴特尔麾下的兵马此刻早已不足万人,且都是疲战之兵。 所以在看到熟悉的两面大旗之后,巴特尔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南突围,连城头上的匈奴士兵都顾不上管了。 只是面对贾瑛与杨佑这支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余人的生力军,兵力处在巨大劣势之下的巴特尔终究没能如愿,被乾军团团的围在了城门之下,开始了一场属于大乾士兵的狩猎盛筵。 “援军到了!弟兄们杀啊!”绝处逢生的马鸣鸾高声呼喊道。 “火器营的弟兄们,给老子往死里轰这帮狗娘养的!”许螽在一旁指挥着火器营占据了一个不错的地形,开始对战场上的匈奴人开始远程狙杀。 一枚开花弹打过,随即便是一片应声倒,惨嚎的匈奴人开始赶到了绝望。 猎人和猎物之间的身份,在这一刻完美转换! “凡非我族类,一个不留!”另一边贾瑛也向麾下的士兵发出了屠杀的命令。 “巴特尔!给爷爷死来!”杨佑在战场之上,依旧是那么的浪,带着麾下的骑兵,径直向着左谷蠡王的大纛方向杀去。 巴特尔有些想不通,这些乾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在榆林城外,他是脱离了阿古金的亲卫兵马独自离开的,而且还特意饶了几圈,确定了身后没有追兵他才返回的定边,这伙儿乾军为什么不去追他的父汗,反而咬着他不放? 大同府这么大,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在威远城的? 只是这些问题,却没有人来回答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