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贤孙_第三百二十三章 磨刀霍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磨刀霍霍 (第4/4页)

走不了一个来回的,而杨仪则以钦差的身份前往辽东,与东胡诸部会盟,到那时钦差大权在握,别的不说,只要令辽东镇的官兵走出营门,困扰你我的这件事,就算是解决了一半了。”大军无令而动,视同谋反。贾瑛不用想也知道,辽东将领中,必然有杨仪的内应,也可能是与史鼎他们一伙儿的将领,亦或是二者皆有。毕竟忠顺王杨炽总不能将辽东的将领全都换一遍,一则没有那么多可接替的将领,二则也影响军心士气,一个不慎就有发生营啸。且杨仪这么些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心腹,放着辽东边军这块儿到嘴的肥rou而无动于衷。“这么说山海关也有你们的人了?”山海关是辽东通往关内的屏障,想要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攻下这天下第一关,无疑痴人说梦。辽东边军的战力贾瑛不否认,可那也要看是谁来指挥才成,而且哪怕是他也没把握在极短的时间内攻破山海关。倒是可以从海上想想办法,北直隶临近勃海湾的附近并无天然水港,只有一个还在兴建中的天津码头,从辽东发兵走海路至天津,理论上倒是可以行得通,可也都有那么多船才行啊,兵力少了还不够送人头呢。邬玉卿点了点头:“杨仪没说,但大致如此,不然也解释不通,但山海关的守将绝对不是杨仪的人,我在王府多年,如果他真的是杨仪的人,我不可能不知道。”贾瑛不由想到当初林如海山海关内遇刺一事,事后朝廷革职查办了山海关守将,至于换谁上去了,贾瑛倒是没注意。这么一来,一切就都说通了。就说哪一刺杀怎么虎头蛇尾的,事后也没有追击,如果只是史鼎为了自保活命的话,既然走出了这一步,那就绝不可能半途而废,看来是三阳教在其中搞的鬼。可南飞雁又是杨佋的人......贾瑛不得不佩府杨佋,活着说是其背后的那位了,为了替杨佋扫清障碍,居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只是不知道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还是因时而变,两者对于局面的把控不可同日而语。“那你呢,你既抓住了南槿的把柄,为何不向杨仪言明,反而背叛他?你的师门不是号称扶龙一脉吗?你难道就不想扶一条真龙出来?”邬玉卿冷笑一声:“呵呵,真龙没有,待死的爬虫倒是有一条,可惜尚不自知。他不听我劝,我又何必为其殉葬,告不告诉他,有意义吗?我是失败了,但师门传承不能断,总有一天,我的弟子,亦或是徒子徒孙能扶一条真龙出来,再现祖师辉煌。”贾瑛听罢,也只是笑了笑。“我知道你心里在嘲笑我,成王败寇罢了,但你不要忘了,先宣隆皇帝就是我的师祖扶出来的一条真龙。”邬玉卿看出了贾瑛内心的不屑,尽管成了对方的俘虏,可贾瑛那无声的嘲笑依旧让他心里感到不舒服。贾瑛摇了摇头道:“你们这些人啊,罔读了一辈子的书,放着科举正道不走,非要信什么鬼蜮伎俩。宣隆帝能继大宝,或许有法孝真人的功劳,但你觉得区区一个王府门客,能抵得上一个老北静王吗?”高祖皇帝的第二任皇后,正是出自北静王府,老北静王和宣隆帝还沾着亲呢。邬玉卿还待再说什么,贾瑛却已起身向门外走去。“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准备怎么处置我?”可惜,贾瑛并没有停下脚步,更没有给他回答。走出房间后,贾瑛找到了宋伦问道:“山东的备倭兵北上了吗?有多少兵马?”宋伦回道:“第一批大军已经北上,约莫万人左右,剩下的也会与本月中旬出发,在月底之前赶到蓟州,总计兵力大约在三万人左右,前后合计四万人马。”“大人因和问起此事?”贾瑛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你兄长可否还在来州府?”宋伦点了点头道:“目前还在,不过也大军出发时,兄长也会随军北上,兵部前不久发来文书,北地的战线拉长了,后续兵力不足,粮草补给运送不上,需要抽调关内兵马北上支援。”贾瑛点了点头道:“还要劳烦你备一艘快船,明日本官从天津码头走海路去来州。”“何来劳烦一说,大人对我兄弟二人的栽培之情,宋伦铭记于心。大人放心,镇江卫前阵子又拨过来几艘快船,明日一早就送大人去来州。”贾瑛点了点头,对于宋伦的话也只是简单听一听,眼下彼此之间还有利益勾连,备倭兵勉强算的上是第二序列兵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宋律求到他的地方不少,就拿水师战船来说,登州卫是老牌的水师了,可大小战船也不过就那么几只,且年久失修,兵部又不拨付银子,战力还剩下多少都不好说。宋律自然就盯上了龙江船厂的新式战船。可惜再好的战船也是需要银子来堆砌的,宋家兄弟还养不起备倭兵近十万大军,何况龙江船厂的那些战船都掌握在江南水师手中,自家都不够使,哪轮得到外人。贾瑛也有心拉拢宋家兄弟,自然不吝啬拨几艘给备倭兵。只是若等哪天宋家兄弟做大,也不知往日的情分还能剩下多少。不管怎么说,都要尽快感到来州,见到宋律,最好能将备倭兵北上的日期拖延一阵。如果杨仪真能顺利将辽东的兵马控制在手中,北地势必会有一场战乱,到时候没有兵马就什么都做不了,贾瑛需要借宋家兄弟的势,只有块头足够大,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在关键的时候想到这里。无论是宣府,还是蓟州,卫边才是第一要务,即便到时候朝廷反应过来想要调兵,也不会将这两处的大军抽调一空的,毕竟离着京师不远的地方,就是山东的备倭兵。《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对于到时候朝廷会不会想起自己,那就要看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是愿意相信一个有数次救驾之功、元妃的族弟,还是愿意信任一个刚刚升任山东都指挥同知、未曾有过什么像样的战绩的宋律了。至于向皇帝揭发杨仪的阴谋,贾瑛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揭发了杨仪,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涉及皇家秘闻,想躲都来不及呢,免得因为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两边都不讨好。再者,杨佋对此事了如指掌,也没见他站出来。不得不说,从得知杨仪与引兵造反的一刻,对方在贾瑛眼中,就是行走的战功,到哪里都闪闪发光,磨刀霍霍。既然注定失败,那不如废物利用一下。哪怕最后朝廷想不到他,起兵勤王总是没问题的吧。反而让贾瑛最担心的是,黛玉等人会不会如约离开京城南下,寿儿还小,尚不满百天,能经得住颠簸吗?还有即便是提前做了离氏贾母这些也还是要留在京城的,贾家的人不能走干净了,刀柄不长眼,贾瑛不得不为府里担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