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雨丝飘处东风 (第2/4页)
军,沉声喝道:“放!”看着密密麻麻的箭羽,却没有听到城头的炮响,叶百川四下看去,才发现城门上的大炮居然都没有就位。“蓝侯,此等关头,为何不令大军开炮。”蓝田玉摇了摇头,指着对面阵营说道:“辽东军中火器并不少,当初辽东拓边千里正是叶大人全权调度,不会忘记当初给辽东边镇拨了多少新式火器吧,可你看他们的火器在什么地方?”“叶大人再看,除了前面这一批赶上来消耗咱们箭失的,后面的精锐去出工不出力,声势浩大,但攻势不足,说明对方意不在此。”叶百川也是知兵的文官,可惜与蓝田玉这等沙场宿将相比,未免还欠缺了几分,叶百川是领将,蓝田玉则领兵领将均可。这不是叶百川无能,而是术业有专攻。“本侯却是可以下令开炮,可叶大人不要忘了,虽然工部的军器局就在京中,可库中所留存的子药却并不多。”朝廷对于火器子药有严格的禁令,一来是为防止军器局上下舞弄,二来火药本就是易燃之物,京畿重地安防为首要之务,是以每次军器局生产的火药都是根据各军中报上来的数目制造的,库中留存的只是一部分常备火药,也就是战备物资,但这批战备所用的火药数量绝不会太多。《最初进化》“再者,如果是我,就不会将战线拉这么长,而是集中优势兵力,以火炮为辅,轰开一道口子,毕竟对方的兵力使我们的三倍之多,可杨仪却一反常态。”“如果说杨仪不知兵事,尚可理解,可辽东军中的将领可不乏能征善战之辈,他们岂会不懂这点,眼下双方均已无退路,谁都不会留手的。”“蓝侯以为他们的目标会是何处?”叶百川此事也反应了过来,问道。蓝田玉摇了摇头。“虚虚实实,杨仪清楚京城的守军根本不足以拱卫四面城墙的,他也在试探,试探咱们的火炮部属在何处。”叶百川点点头,确实如此,叛军人手一骑,移动灵活,可火炮重大千斤,一但抬上城头,再想转移就难了。就在这时,杨佋匆匆走来。“蓝侯爷,叶阁老。”“王爷,城头凶险,您贵为千金之躯,还是到城下等待的好。”叶百川出言提醒道。杨佋没有回话,而是看向蓝田玉问道:“蓝侯,为何将大军主力都收缩到内城?万一被叛军发现虚实,这样岂不是将外城拱手让给叛军?蓝侯又置外城百姓的生死于何地?”蓝田玉面色一沉,这种时候,他可不想听到城头上还有第二个声音,大军之中岂可令出二将?蓝田玉本来对于皇帝给他派这么一个副贰官心中就有不满,不过他也明白,如今勋贵的身份十分尴尬,尤其是他当初还带头为史鼎说情,皇帝心中自然又忌惮。可又不得不用他,这才派了一个杨佋来,是以尽管心中不快,但他还是忍耐了下来,只有打赢了这场守城之战,或许西宁王府才有出路。“王爷这是在质问本侯吗?”尽管是忍耐,但蓝田玉依旧没照顾杨佋王爷的身份颜面,而是当场回问道。叶百川没有做声,他会在此处出现,自然是有原因的。杨佋看着面前的蓝田玉,心中也有微怒,如果一切都如他最初计划的那般,他自然巴不得蓝田玉如此做,可眼下他没有如约接手军权,自然不愿看着杨仪攻破城门,到时候第一个遭殃的恐怕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史鼎是穆鸿的人不假,但蓝田玉不是。“蓝侯若觉得本王是在质问,那就当是吧,请蓝侯给本王一个回答。”蓝田玉沉声道:“那王爷应该先奏明陛下,罢了本侯的主将之职,到时王爷再来质问,本侯一定知无不言。”言外之意,是在提醒杨佋不要忘了此时自己的身份。“你......”“两位且息怒,大敌当前,岂可自乱阵脚,王爷,大局为重。”叶百川适时提醒杨佋。又看向蓝田玉道:“蓝侯爷,这件事却是需要给朝廷一个解释,不然百姓面前,将置陛下于何地。”蓝田玉看着一旁看似在和稀泥实则是对他不信任的叶百川,心生无力之感,这样的境况哪怕就是胜了,他又能好到哪里去。“史鼎,你可真是害人不浅。”蓝田玉再次想起了尚在牢狱之中的史鼎。“本侯还是那句话,叶大人若是也想知道,那就请陛下下旨吧。”人到了,架子不能散,何况西宁王府还没倒呢。“希望蓝侯到了御前还能如此。”杨佋冷哼一声,转身下了城头。叶百川打了呵呵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蓝侯莫要动怒,事关重大,礼郡王也是好心,是好心。”“哼。”“报!”这时一名士卒匆匆跑来禀道:“侯爷,城北出现叛军踪迹。”“多少兵马,可有火器营?”“不下两万人,火炮和攻城车都有。”“去北城。”“攻城车上来了!”这时,城头楼子上观察的士卒朝着下方喊道。蓝田玉看着城外涌上来的大军,面露凝重。“蓝侯只管去就是了,此处本官来代守。”叶百川站出来说道。“有劳。”蓝田玉此刻也顾不得彼此恩怨,向叶百川郑重的点了点头。......城外,叛军大营。杨仪看向一旁的将领问道:“李将军,城内探子来报,城南防守空虚,为何不强攻永定门?”将领回道:“王爷,如果从城南主攻,就算破了永定门,还有正阳门。正阳门下都是民房,大军施展不开,想要宫城,还要拆除四周民舍,咱们没有那个时间。”“蓝田玉打得一手好算盘,他将城南暴露出来,就是想用外城的地形拖延大军的脚步,而且放弃了外城,大军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固守内城。如永定门告破,我们首先遇到的将会是逃难的百姓拥堵在前,王爷如果朝自己的臣民挥刀,将来如何问鼎大宝。”“城北有把握吗?”将领回道:“德胜门旁边有水道连通京城内外,河道有数十步之宽,此处城墙地基最是薄弱,只要大军冲到城墙之下,用火药都能炸出一条缺口来,从而打开局面,如果有城内有人接应就更好了,能为咱们争取不少时间。”杨仪闻言,心中却沉了下来,直到如今,他联络上的,也只是自己埋在外城的探子,可南槿那边却依旧没有消息。“难道是出了什么变故?”杨仪心思沉重。当初他与南槿,或者说南槿背后的那位约定好了,大军一到,会有内应夺下城门,接应大军入城,可他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接头之人。杨仪觉得可能是京中行事不密,暴露了,从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