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子喋血 (第2/3页)
,可就事论事,他同样看不得傅东来堂堂大乾次辅,内阁的实际当家人,却下作到用亲卷对付一个晚辈。想让叶百川夺取军权也好,让他去召贾瑛入宫也罢,不过是傅东来尽到自己该做的本分,可召林如海入殿议事呢?熟悉贾瑛的人,哪个不知林如海既是他的姑丈,又是未来的岳父。这是要做什么?偌大的朝廷已经无能到要用一个臣子的亲卷,来牵制一个臣子的忠心了吗?那要这满堂衮衮紫袍有什么用!当然,这些话冯恒石没有说出来,他是一块儿臭石头,却不是市井泼妇,可即便不说,在场诸人又有哪个不明白的。就连御座上的嘉德,都有些头疼。某一刻,他有过一丝对冯恒石的疑虑,可当看到这一幕时,他内心的那个念头又渐渐消散了,甚至让他回想起了当初还身为亲王时在朝堂上的场景。这才是他熟悉的那个恒石公,敢当这皇帝百官的面,当场叫板当朝次辅。只见冯恒石依旧不罢休,瘸拐着身形上前几步,看着傅东来说道:“论忠心,贾瑛出身簪缨,宁荣二公之后,世代忠良,自被御点探花及第以来,立功无数,累次救驾,你敢说他没有忠心?”“论道理,此次贾瑛更是平叛功臣,且不说事情始末还未弄清楚,就算他逾矩违制,天还没塌下来呢,你就想诬陷功臣吗?还是说这满天下,就你傅东来一个忠臣?”“冯大人,消消气,傅阁老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并非那个意思。”叶百川赶忙出来当和事老。皇帝都金口玉言“准”了的事情,让冯恒石这么一说,岂不是连皇帝都骂进去了。傅东来被气的须发皆张,但碍于身份,不愿与冯恒石市井泼妇般对骂,相识多年,他又何尝不了解面前这位,只是......只是自冯恒石起复后,就少见他这般,以至于险些让他忘记了。冯恒石同样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他自问公心大半辈子,临了,还是在弟子之事上行了偏私。并非是要帮贾瑛找借口。傅东来担心的无非是贾瑛军权在握造反罢了,但冯恒石却不相信贾瑛会行如此愚蠢之事,他们还是太不了解这个他这个弟子了。既然不是造反,他就不能看着傅东来左右了皇帝对贾瑛的态度,傅东来对勋贵的忌惮和厌恶,没人比他更了解了,未必就没有顺势打压的私心,总要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能让风口一面倒,贾瑛既认了他做老师,他就要担起老师的责任。冯恒石转向一旁的戴权说道:“劳烦公公拟旨,再帮本官准备一把利刃。”戴权愕然,看向嘉德。嘉德心感交瘁,但还是问道:“只是去宣旨,朕也想问问贾瑛平叛的过程,爱卿要兵刃做什么?”冯恒石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陛下,若臣带不来贾瑛,就以此项挂于辕门之外,省得傅阁老多心。”“爱卿,朕都说了,只是宣贾瑛觐见,傅卿也是本责,你又何必如此。”嘉德再次说到。待戴权拟好旨意后,冯恒石接过,向嘉德行了一礼,转身迈着瘸拐的步子往殿外走去。一个跛子,位居礼部尚书之位,这在任何一个朝代看来都是罕见的。可偏偏嘉德朝就出现了。看着冯恒石伛偻蹒跚的背影,众人的目光不由注意到他那条跛了多年的腿上,也正是此时,不免让众人想起冯恒石刚才的话来。若说这满朝谁没有私心,但若论公心,只怕能比得上这位的还真是不多。当年湖广那处烂摊子,谁都不愿接手,去了就是九死一生,但冯恒石没有丝毫犹豫。去时满身正气,归来时已是风烛。搭上的不仅是一条腿,还有大好的前程,如果没出意外,当今的内阁之中也该有他一席之地才是。这样的代价,与在场诸人而言,甚至比付出生命都要惨重。何况这位,无后。他要那私心有何用?“报!”正当此时,一声尖锐的公鸭嗓赶在冯恒石迈出殿门前打破了殿中的沉寂。“启奏陛下,靖宁伯贾瑛,携山东都指挥同知宋律于宫外请见。”众人闻言,精神一阵,傅东来张了张口,本想要问什么,可看着停下脚步的冯恒石,还是没有问出来。冯恒石扫了傅东来一眼,冷笑一声,替殿内众人问出了他们最想知道的事情:“他们带了多少人来?”“回冯大人,只有两人两骑。”“护卫都没带?”太监摇了摇头。冯恒石带着一丝嘲笑的目光看向了傅东来。傅东来脸上一阵火辣辣,他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偏生被冯恒石这么看着,让他满身不自在,悔不该当初把这厮弄到京城里来。“宣。”“宣,靖宁伯贾瑛、山东都指挥同知宋律觐见!”......贾瑛路过奉天殿时,看到还在殿外等候消息的文武百官,有眼尖的远远看到贾瑛,便带头围了过来。“靖宁伯,宫外如何了?”“我等可否离宫了?家中也不知怎么样了。”“是啊,是啊。”随行的小黄门帮两人隔开了众人,贾瑛才得以从人群中解脱出来,却看到了一旁的贾政贾珍二人,远远点了点头,往华盖殿而去。殿门外。“臣贾瑛,救驾来迟,恭问圣安。”身后的宋律也跟着高声拜道:“臣山东都指挥同知宋律,恭问圣安。”“陛下口谕:朕安。宣靖宁伯贾瑛、都指挥使宋律觐见!”“两位大人,请吧。”随行太监做了请的手势。“臣贾瑛、宋律拜见陛下。”“免礼,平身。”“说说平叛的情况吧。”嘉德开口问道。“回陛下,城中叛军已基本肃靖,十万叛军,被我朝廷大军剿灭四万,余者皆暂押城北大营听候陛下发落。”“爱卿果真勇武,实乃朝廷栋梁。”嘉德和颜悦色的夸赞道。贾瑛适时取出一本奏折递给了戴权道:“陛下,这是此次军中阵亡士卒的详细,臣请奏朝廷加以抚恤。”说罢,又取出一本奏折道:“此次能顺利平叛,一则王道肇昌,天威浩荡,二则乃是因为辽东边军中仍有忠心与朝廷之辈,虽被叛贼裹挟,但忠心未泯,临战保节,挥戈起义者诸如辽东镇游击刘伯涟、游击曲振良,都司守备把总以及麾下本部人马总计两万余人,臣斗胆为其请赦,还望陛下允准。”嘉德翻看着两封奏章,不时点点头道:“既是爱卿所奏,自无不允。”“兵部。”“臣在。”严华松不在,兵部左侍郎出班道。“照章抚恤,荣恩加倍。”嘉德将贾瑛的一本奏折让戴权转递。“臣遵旨照办。”嘉德又看向内阁几人,目光先是落在了傅东来身上,随后又挪开,扫过了叶百川,最终在顾春庭身上停了下来。“顾卿。”“臣在。”“就以内阁名义拟旨一道,临阵保节者既往不咎,特旨恩赦。”“臣遵旨。”说着,又看向了落后贾瑛半个身位的宋律,只是当面对宋律时,嘉德又恢复了平日的帝王威严,问道:“宋律,朕听贾瑛多次提起过你,宋氏一门,也当属我大乾忠义之家。”宋家官位最高者,也就是宋律这个都指挥同知了,他的父亲叔父不过是地方卫所的镇抚千户,哪里能入得嘉德圣眼,只怕连宋律的父亲叫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不妨碍戴权会提醒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