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讨官儿 (第3/3页)
春他们了。”贾母还是担心道:“好好的这府里又不是住不得人,她娘儿们非要搬回去,也没个照应,再派人去问问。”众人知她说的是报春,担心的是黛玉和孩子。凤姐笑道:“老太太,报春meimei毕竟是瑛二兄弟房里人,这前街后街的虽也没隔了几步,可到底不方便不是,您老总不能把人小夫妻生生给拆开。”贾母看向凤姐道:“多咱没听到你这么贫嘴了,往后也别总在屋里关着,这府里还是你来管着,你那几个meimei到底年轻了些,少不得被下面那些人仗着资格老就拿捏她们的,好好的一家子,多大的事让我连见你一面都难,难不成要我到你那院儿里请你才肯。”这么些年下来,若说贾母对凤姐没有亲近之心又怎可能让她执家至今,只是孙子和孙儿媳妇儿之间,她偏向了孙子,如今贾琏已经离京外任,凤姐也知道了收敛,她自然也不再想看到一家子就如此僵着。“老祖宗。”凤姐听得此言,双眼一红,扑在贾母怀中哭了起来。正当其时,忽闻外院儿梦墙上响起了云板声。贾母听到后一惊,向一旁的鸳鸯问道:“几声?”鸳鸯同样面露惊色,看向贾母回道:“四声。”屋内众人也都惊站了起来,只听贾母指着外面说道:“快,快去问问怎么回事!”......皇宫内。值宿宫禁是件苦差事,自入仕以来,贾瑛只经历过一次后便再也不愿来第二次了,可偏偏怕什么他就来什么。从济南一路奔波到京城,又费心费力的指挥一场平叛,此时身子早就困乏了,拖着疲惫巡视了一圈华盖殿四周后,贾瑛回到大殿门外,往里面看了一眼,见四下无事,便走到一根柱子旁边靠着假寐起来,没过多会儿呼吸声已浓。“靖宁伯。”“靖宁伯。”酣梦中贾瑛似乎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睁眼看去,是戴权那张笑嘻嘻的老脸。“哦,戴公公,几更天了?”“二更天,靖宁伯,赶快清醒清醒,别睡了,陛下召见你呢。”“陛下?”贾瑛瞬间清醒了许多,跟着戴权走了进去。寝殿内,只到了外帐,戴权就示意贾瑛停下来,隔着帐帘贾瑛拜道:“臣贾瑛拜见陛下。”“贾瑛。”寝榻上传来嘉德的声音。“臣在。”“朕对你如何?”“圣卷昌隆,恩同造化,臣唯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方才大殿内你说‘朕与百官问你,你答事出有因。’如果......只是朕问你呢?”贾瑛似乎早料到了这一问,不紧不慢的回道:“如果陛下问臣......”“臣所杀之叛军,辽东军中并无其旗号名册,据臣所知叛首此次入关只调动了五万辽东大军,十万叛军中,除了被裹挟的山海关守卒和北直隶青壮外,唯有这两万人不知其来历。”“所以你就下令坑杀?”“臣说过,他们拒绝放下兵器。”顿了顿,又道:“当然,这仅是其一。”殿内沉默片刻,声音再次响起。“那第二呢?”“臣敢问,留下这两万并不在籍的叛军,朝廷,亦或陛下该如何处置?”该如何处置?大殿内,脸色蜡白,垫着软枕靠躺在床榻上的嘉德短暂一刻陷入了沉思。记得当时傅东来曾经问过他,对于叛军该如何处置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乱臣贼子,该杀!”那一刻他是动了杀心的,身为皇帝的他无法容忍臣子的接连两次背叛,而这一次还是他的亲儿子,还有他最为依仗的边军。可不论是傅东来,还是叶百川冯恒石他们,都不赞成杀,杀了辽东边军,那北征的将士会如何想,那一刻嘉德也冷静了下来。皇帝,也终究不是无所顾忌,无所不能的。但如果贾瑛说的是事实,那两万没有名册旗号的叛军就是真正的叛民了,辽东边军或可说是被裹挟愚弄,那这两万叛军呢?是谁私自豢养出来的?杨仪吗?嘉德摇了摇头,杨仪出宫开府建衙前后也不过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他哪来的经历和财力,豢养两万人的私兵。要知道,辽东汉人本就稀少,不可能一下消失了两万人,而朝廷一无所觉的。可又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居然没露半点风声?辽东还是大乾的辽东吗?他会如何处置?当然是彻查到底,杀之以敬天下。“对,朕会查清楚,然后再下旨处......”嘉德心里默想着。可这样一来,那就不是贾瑛坑杀叛军了,而是他这个皇帝坑杀辽东边军,毕竟朝廷和天下臣民,还有那在外北征的数十万将士可并不知道详情。他是皇帝,他怎么可能向天下解释,他的儿子背着他在辽东豢养了两万私兵,而这背后还涉及到那些嘴里喊着“忠心耿耿、与国同戚”的臣子。傅东来说勋贵从根子上烂了,他又何尝不知,他也不是不能下旨抄家,可嘉德从未想过要将勋贵一网打尽的,那不是一个圣明之君应该做的事情。文武相横,皇帝才能安稳。所以这件事还不能闹得天下皆知,人心煌煌。杀又不能杀,放也不能放。“咳咳,咳咳。”一阵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嘉德一手扶额,只觉整个脑袋沉重异常。“陛下,该歇息了。”御医提醒道。“你退下。”嘉德冰冷响起。接着嘉德又看向帐帘之外,问道:“背后之人是谁?”在嘉德看来,贾瑛一定是知道什么的。“臣不知。”“嗯?”“但臣知道,事情会很麻烦,臣愚笨,可臣也听:过快刀斩乱麻。”大殿内沉默了许久,才听嘉德说道:“朕,信你,你是真正忠于朕的。”“前番西军之中来报,王子腾大军已经兵抵别失八里,西域大部已尽归大乾疆土。杨佑的军中也传来捷报,大军已经到达匈奴左部腹地泰宁。”贾瑛只静静的听着,但心里却知道关键的时刻终于等来了,他早已为这一天的到来在做着准备。只听嘉德继续道:“朕打算,等乡试过后,就让你启程西进,率兵与杨佑自东西二路相继向匈奴王庭发起进攻,为北征画上一个完满的句读。”“你能做的到吗?”贾瑛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臣当以何身份前往西军。”“三边总督,由你接替王子腾节制西路北征大军。”三边,及甘肃、宁夏、延绥,按说也够了,王子腾虽身为九边总督,可实际控制的,也仅仅是陕西四镇,只比他多了一镇。只是......“陛下,王大人身为九边总督,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累遇战事频传捷报,军心气势俱在主将一人,臣只怕此去军中将领或有不服啊。”“你是嫌官儿小了?”“臣不敢,臣只是如实进奏,陛下应知,臣家与王府乃是姻亲,论辈分算臣是晚辈,身份不贵不可争其军心。”贾瑛确实是在讨官儿,皇帝虽说了要赏,可贾瑛担心内阁那帮大老爷们,依旧把他当做后进晚辈,轻飘飘的一句“太年轻”,就让此次功绩大打折扣。他要提前堵死这条路。当然,讨到的也或许不是官儿,但那要讨了之后才能知道。嘉德沉默片刻后说道:“蓝田玉以西宁侯的身份,执掌西军多年,朕想你也能够做到。”贾瑛拜道:“臣遵旨,臣敢请陛下静候捷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