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二章 好经纪人的作用 (第1/1页)
梁栋对黄煊的知识储备感到失望,一个连朱允炆是朱元璋什么人都说不明白的演员,还能再说什么? 本来他都已经放弃了,就连胡君也不想多费口舌。 演技是不错,可不代表他能理直气壮的当文盲。 就算不了解,基础皮毛也应该知道吧? 不过事情还没完,他本人不知道,架不住他有个好经纪人——常季虹。 可能是黄煊的助理将此事报告上去,没过多久,这人已经杀到胡君家了。 当然,她跟胡君关系也不错,否则也不能做出这么失礼的事情。 匆忙把人让进来,胡君给梁栋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自己看着办,我帮不了你~ 常季虹属于老资格了,跟梁栋之间七扭八拐的也能找到联系。 她以前是蒋文俪的经纪人,而马斯莼又是蒋文俪的外甥女,出道初期,常季虹也没少帮忙。 而现如今,马斯莼工作室隶属于东方娱乐,梁栋是马斯莼的老板。 所以说,娱乐圈说大也大,说小是真小,兜兜转转总能找到关系。 “抱歉二位,我不请自来,得自罚三杯~” 轮岁数,人家都能当梁栋他妈了,哪敢让人罚酒。 “别别别,常总您先坐,想喝酒也得吃点东西再喝~” “行,还知道心疼我这个老太太,行,这酒先欠着,回头再喝~” 说完一屁股坐下来,看这架势,今天要是不留下点什么,谁也走不了~ “还得谢谢梁导给机会,是为了《帝王》这个项目吧? 你有所不知,圈里人都快打破头了,但凡岁数够的男演员都在想办法跟你搭上关系呢。 没想到你竟然主动找到我们黄煊,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梁栋苦笑一声:“您得谢君哥,是他建议的~” “嗐~我跟胡君是老朋友了,用不着假客气,对了,你们聊得怎么样、我没打扰你们吧?” 黄煊再傻也明白过味儿了,刚刚明里暗里的聊明史。 他还纳闷呢,怎么大佬之间的话题都这么高深吗? 以前不都是聊聊烟酒、聊聊女人,顶多聊聊八卦吗? 怎么突然换套路了?原来根由在这。 《帝王》这个项目他当然听过,但因为一直在剧组拍戏无暇关注,压根儿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什么类型的题材。 现在看,搞不好跟明朝有关系。 再一想自己刚才的表现,不禁心凉半截。 幸好常季虹来的及时,还有挽回空间。 黄煊赶紧打起精神,准备应付接下来的问题。 不过内心的苦楚无人知晓,早知道应该多看几本明史,讲错不可怕,怕的是没话可讲。 梁栋敷衍了一句:“没打扰,也没怎么聊~” 见他不肯说,常季虹只好把目光投向黄煊。 娱乐圈没有真正的傻子,黄煊急忙举杯道歉: “刚刚梁导跟我聊了些有关明朝的话题,我不太懂,实在太不好意思了。 以后一定得多读书,增强知识储备才能当一名好演员!” 这句话虽然是看着梁栋说的,可实际上是在告诉常季虹: 刚刚被试探明史话题,我发挥不好,要悬! 当然,后半句也是表态,告诉梁栋自己愿意去了解、去学习。 常季虹微微瞪了他一眼,暗示道: “我听说《帝王》讲的是朱棣、朱允炆时期的故事?按年龄,黄煊跟朱允炆应该差不多吧?” 差不多?差得远了好吗?梁栋真想嗤之以鼻,但他忍住了。 倒是胡君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提醒了一句:“梁导确实在为扮演朱允炆一角的演员发愁呢~” 常季虹还以感激目光,开始了补救措施: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个既仁厚又心狠手辣的矛盾之人。 这种人完全能当一个合格皇帝,但是没有太多时间让他这个政治新手来熟悉锻炼自己。 最终被自己的叔叔推翻而不知所踪。” 梁栋眼前一亮,老大姐肚子里有点存货啊,一句话就把朱允炆的一生概括了一遍。 也让黄煊能够在最直观的情况下了解朱允炆这个人。 “在我看来,朱允炆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仁厚的好名声,但是其实他也比较厚黑。 因为在他继位的建文元年,短短几个月中就因为削藩先后废了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共5王。 后来更是逼的湘王自焚而死,对待自己的亲叔叔如此心狠手辣,何况对待外人? 可是,这番杀戮却留下一个仁厚名声,他怎么可能是一个纯善之人? 当然,自古当得了好皇帝,当不了好人,这几乎是一个很难两全的定律。” 确实,好皇帝不等于好人,还是有极个别皇帝即是好皇帝也是好人。 不过太少了,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情况来说,当好皇帝就要心狠手辣。 而朱允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威胁,必须要对自己的亲叔叔下狠手。 从这点来看,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可他还是太年轻了,想法稚嫩不够完善。 如果是下象棋的话,他就是那种当头炮直接轰过去,车马直接开过河,根本不顾老巢门户大开的新手。 杀叔叔没问题,但怎么杀,从谁开始杀,结果却截然不同。 “当然,朱允炆极度孝顺,父亲朱标死后忧伤的日渐消瘦,对爷爷朱元璋也是尽心尽力的服侍。 还请求修改大明律,将其中诸多过于苛刻的条文修改完善。 继位之后更是提升文宫地位,打算改变太祖朱元璋时期的苛刻治国,想以仁治国,提倡于文官统治。 先不管这些想法对与否,至少他在治国方面是有想法的,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荒yin无度的昏君。 可惜朱允炆上位太过仓促,对于治国和政治还处于萌芽期,所想所做不过是纸上谈兵。 没有经验也就罢了,军事上更是白痴,最终被四叔赶下皇位,没有更多时间来证明自己的治国想法。 这也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去积累经验,去不断试错,他还是有潜力当一位合格明君的。” 常季虹这么一番解释,黄煊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不过,这还是不能磨灭他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尴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