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回村里 (第2/2页)
修。 除此之外,还有物资的准备,这件事情不用姐弟俩cao心,唐家本身就是做批发生意的,虽然仅限于粮食,可也对于批发其它东西的渠道更了解一些。 至于其它东西,唐mama这个做了二三十年家庭主妇的肯定比唐灵韵这种初出社会的小青嫩懂的更多。 唐灵韵虽然在末世独自生活了五年,可那个时候金钱已经失去了作用,政府的统一积分赚起来不容易,唐灵韵只顾生存都已经紧巴巴的了,哪里还能去想着怎么能够好好生活。 村子里是因为修路跟铺设天燃汽管道才征收,征收后统一规划了宅基地,按照户口每家一声,然后除了按人口补偿钱之外,每家建房还有补偿。 房子的设计基本一样,全都是二层半的砖混结构,下面是三间的宽度,进深是两间,中间的厅是通的,这边的人家基本上一楼中间是厅,一侧就是厨房跟餐厅,另外一侧是老人房跟杂物间。 厕所楼梯都在后面,上了楼的二楼中间也是厅,左右两边是两个套房,各有一个大阳台。 上了顶楼是楼梯间加两间杂物间,以及一个用来晒粮食的大天台,这里是农村,顶楼的这两间房基本都是用来做仓库,家里收的粮食什么的收起来也方便。 每家之间都有一段距离的间隔,全都是各家的小菜园,还有当时建造时统一种在门前种的两棵树,这些年来,这些树很多人都已经换成了果树。 房子修成了两排,分列在马路两边。 唐灵韵家的房子在最靠后的位置,唐mama当时的情况特殊,所以没有参与选宅基地,剩下哪里,她就要哪里,反正面积是一样的,也就是补偿的建房款不相同而已! 唐灵韵家对面是唐家大舅跟二舅家,旁边则是唐外婆以唐小舅家。 当初为了让女儿拥有宅基地,他们说没有拆除的老房子分给了女儿,虽然补偿的建房款不多,可划分宅基地的时候才没有那么为难。 说起来这也是唐mama占了三个兄弟的便宜。 唐大姨当时特别忌讳这一点,还是唐奶奶说他们老两口的房子在那里,宅基地村子里不会给他们,住肯定没有问题的,等到他们老两人口死了就给她,如果后房子塌了,又再说。 唐灵韵姐弟俩第一天去的时候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跟外婆家的亲戚说明情况,他们不好从村子里穿过去,只能从公路的另外一头绕过到家里,查看了情况就立刻回了家。 雨后,一家人一边看着店一边商量着怎么改造老家,末世一来临,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他们一家子真正的家。 “姐,后来你回老家后我们家距离外婆家有多远了?”唐灵晗一边记录着家人的意见,一边问道。 现在还是太平时期,唐家人想要改造家里也得在合理的范围内,玻璃这些多花些钱换更好的不算太显眼,主要是房子主体要怎么加固……其实修建围墙很有必要的。 可安置房是统一设计的,大家动家里的多,动外墙的都少,他们家要加个围墙,估计才动工,就有村干部上门来做工作了。 农村那地方可跟城市不同,关着门不管其它人过日子显然是行不通的。 “多远啊!”唐灵韵有些恍惚,想起末世五年后回到村子里的日子,道:“不种树的话还能看到,种了树就得骑自行车或者是飞板,飞板三五分钟,自行车十来分钟。真到那时候村子里家家都是独立庄园了啊!” 大地生长拉开了距离并不是最让人头疼的,最让人头疼的是横穿村子里的那条马路,路下面埋着粗壮的天燃汽管道,末世初期就已经断掉了,末世后期有一条醒灵的蚯蚓从里面钻了一个来回,地面下陷,两场大雨,就变成了一条河沟。 河沟也不大,凭借着人力肯定是过不去的,搭桥不结实还顶不住河沟里慢慢出现的水生动植物,飞板倒是可以飞过去,却偶尔会遇上巨变后的青蛙,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眼神不好,总会把飞板跟人当成虫子捕捉。 那时,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家被迫分成了小河两岸的亲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