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梁纪_第8章 北斗阁与三王之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北斗阁与三王之乱 (第1/2页)

    穆羽救下穆庸后,就带着穆庸一起回了穆府,二人来到穆临武书房,只见穆临武和穆凌正在里面,穆庸并未隐瞒,将蒙面人和身法秘籍的事告诉了穆临武。

    “大哥,那女子定是北斗阁的人,那本秘籍定是《七星步》”穆羽听穆庸说那本身法是以北斗七星为基础的之后很快做出了判断。

    穆临武听穆羽这样说,也表示肯定:“恩,八九不离十,江湖上近来也传闻百里奚在寻找《七星步》,想不到北斗阁竟然已经渗透到了长安城内。”

    穆临武穆羽二人的对话听得穆凌穆庸两兄弟一脸懵,还是穆凌先问了出来:“父亲,什么是北斗阁?”

    穆临武听穆凌问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穆凌:“你知道三王之乱吗?”

    “当然知道,”穆凌表示肯定,“承平十七年,也就是先帝掌政的最后一年,楚地发生叛乱。叛乱是由三兄弟发起的,当时朝廷刚和北狄打了一仗,元气大伤,竟然一时无法抵挡,被叛军接连攻占了武陵、潭州和荆州等地,叛军的追随者就称他们分别为武陵王、潭州王和荆州王。后来朝廷派吴王挂帅,同蜀王和宁国公兵分三路同时进发才得以平息叛乱。经此一役,吴王立功成为了太子迁入东宫,先帝驾崩后便继承了大统,成为了现在的陛下。”

    穆庸听穆凌娓娓道来,计算着年份,现在是元启十三年,康帝周煜继位以来从未改过年号,也就是说这件事距今已经十三年,他当时只有七岁,难怪他不知道。

    穆临武听穆凌说完,解释说:“这荆州王就是百里奚的父亲!”

    “什么?!”穆庸和穆凌都很惊讶。

    “当时这荆州王见势不妙逃遁江湖,创建了这北斗阁,后来又传给了他的儿子百里奚。十几年来北斗阁到处生事,专与朝廷作对,朝廷几番派人围剿都没有成功。”穆羽接着穆临武的话头说。

    “原来如此。”穆庸心里暗想。

    “既然北斗阁已经混入长安,必会生事,羽弟,你明日将此事报予大理寺卿,我即刻拟折呈报陛下。”

    “好。”穆羽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庸儿,你先回去休息吧,为父还有事情与你二哥商量。”

    “是。”穆庸拱手退出书房,顺便关上了房门。到了穆庸自己的房间拿上了自己攒的三百两私房钱,出门直奔京西香茗轩。

    “凌儿,你和尘儿先暗中调查此事。”书房内,穆临武吩咐穆凌。

    “是。”穆凌恭谨应下。

    ……

    京西,穆庸走进香茗轩,只见有十几二十个客人正坐在一楼大堂喝茶。

    “客人确实不多,难怪张靖说不怎么赚钱。”穆庸心里想。

    不为也正在一楼喝茶,想来是张靖安排的。见穆庸走进来,不为赶紧放下杯子,小跑到穆庸面前。

    “少爷。”

    “不为,靖哥儿呢?”穆庸问。

    “我这就去叫,请少爷稍候。”

    “我跟你去。”穆庸跟着不为来到后院,见张靖和莫家三父子正在那里交谈。见穆庸到来,莫家三父子就要起身行礼。

    穆庸连忙摆手,“不必不必,不用讲那么多规矩。”

    张靖虽然是科举出身,可自小是和穆庸一块儿长大的,也是个不讲规矩的,于是也连忙附和:“对对,不用讲这么多规矩。”

    莫家三人经过一些时间的相处,多多少少也了解了穆庸和张靖二人的性子,既然二人都这么说了,便只是打了声招呼就坐下了。

    张靖等穆庸坐下后,开口对穆庸说:“庸哥儿,我把莫大叔他们安排在东跨院住下,后面是一片竹林,足够安静,这样弛哥儿温书也清静些。你看这样可好?”这么短的时间,张靖就叫上了弛哥儿,可见相处的不错。

    “嗯。这样最好。”穆庸点点头,又转向莫老汉问:“莫大叔可还有什么需要的?待会儿让靖哥儿一起办了。”

    “够了够了,小老儿深谢两位公子大恩。”莫老汉连忙摆手表示不需要,莫明和莫弛也表示不用。

    穆庸见状也不强求,转头对张靖说:“靖哥儿,咱们得让人在大堂搭个台子,也好方便莫大叔说书。”

    “庸哥儿放心,我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