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幕 ? 四主争雄 ? 一 (第2/2页)
实力便也算了。如今趁我阵后空虚,竟是派来了成国与南华两个难缠的对手,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啊!” “此举——或许只是为了增派援军,助国主一臂之力呢?” “大错特错!你我身后这队联军人马,名为援军,实为督战!若寡人再不全力进攻,此二人定会率先袭我后路,而后再挥师向前!但寡人绝不会如此轻易便被一个女人算计,立刻命所有掷火弩掉转反向,先发制人!” 虽听嬴壬如是说,但郁礼心中却始终存有一丝疑惑。只不过毕竟军令已下,他即便不得已,也只有命八百“孤儿军”调转锋芒,朝身后汹汹袭来的诸侯联军发起了一轮齐射。 原本殷潜之与覃孟省还有些消极怠命,却是忽见本应射向敌阵的致命武器,竟是朝着自己的头顶上落下,当即命麾下军士四散躲避。 可毕竟是将两国军队临时拼凑在一处,即便军令鼓号皆通,眼前的意外还是令甲士们变得慌乱不堪,一时竟不知该向何处退,相互推搡着、阻碍着,便若一群被掘开了蚁xue的蚂蚁。 而半空中的天火雷却是不会再等,径直落在了其脚下。随着爆破之声乍起,残肢断臂、鲜血内脏四散飞溅。立足尚且未稳,便已是哀嚎遍野,溃不成军。 闾丘博容无论如何都预料不到,即便一路上面临生死之局,也未曾表现出半点退却之意的嬴壬,竟会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倒戈相向。而令她又恼又急的是,麾下本就日渐凋零的兵力,在南华同成国受重创之后,变得愈发薄弱起来。 与此同时,本已岌岌可危,几乎被天火雷的攻势击溃军心的将炎同祁子隐阵中,也因为这番变故而重新看到了希望。 在将炎的指挥下,赤焰军同晔国甲士再次拉开了阵势,抓住眼下这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向混战在一起的诸侯联军发起了冲锋。其所列之阵,则是关宁武卒不久之前用来攻向自己的却月阵! 虽然失了胯下战马,本就是步卒阵法的却月阵却是发挥出了相当的优势。千余人的军阵轻易便从八百余人的“孤儿军”身后掩杀出来。绕了个半圆之后,又全力朝打成一片的澎、成、南华三国乱军之中,明显最为薄弱的侧翼攻了上去! 待察觉到敌人已率军突入到距离自己仅数百步的地方,三位各怀鬼胎的国主方才瞬间醒悟过来,慌忙令麾下军士调转方向,匆匆设防。然而其时,战场上的三方将士们彼此间早已杀红了眼,加之用于传令的军鼓、长号皆是大昇朝标准制式,混乱中他们压根不知该听从何人号令,便只顾挥动着武器,斩杀身边一切没有披挂自己铠甲的活物,哪里又能停得下来。 直至此时,被眼前一幕惊呆了的闾丘博容方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武卒向早已难成章法的战场上突进。然而,偷袭成功的将炎同祁子隐却并没有恋战,只是以极少的代价于敌阵中撕开了一道缺口,便立刻乘胜而去,只留下一片尸首与足可漂杵的血水,还有依然未能辨明敌我的三国将士。 嬴壬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难以弥补的失误——六十余年过去,他虽有野心,却再也不复当年之勇。而私欲,更令其在战场上无法做到心无旁骛,波澜不惊。 无奈之下,悔不当初的澎国公也只得下令撤军,赶在高举着金罴大旗的关宁武卒杀到之前,率残存下来的“孤儿军”同澎国军也仓皇脱离了战场,紧跟在将炎等人身后向北溃逃。待再次停下,计较伤亡时,他同郁礼适才发现,己方竟是死伤过半,余下已不足千人…… 是夜,卸下了细鳞铠的女帝辗转难眠。 震怒的她万分后悔,当初在锁阳关继任大统时,自己为何没能像除掉覃夷简那般,果断地将嬴壬这头老狼一并除去,以致今日留下了无穷的祸患。 自大昇立朝之日起,盖天子所行之事,不分成败,无论功过,皆会由史官整理誊录于史册中以示后人。闾丘博容本以为,自己此次的鬼州之行将会凯旋而归,为天下带来新的希望,故而特意将专司记录的随军文书也带在了身边。 然而眼下,她却是觉得今日的败绩,绝不能让世人知晓哪怕片纸只字。左右一想,当即宣来了文书问道: “今日战况,已如实誊记入册?” 对方见皇帝面色不善,当即猜到了个中缘故,不由得战战兢兢起来,连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难以抑制地发抖: “未——尚未来得及写下半个字——不知陛下有何嘱咐?” 然而他的指尖,却是握着支刚刚蘸了墨的细狼毫。慌张之下,忙将手背在了身后。 “如此,甚好!” 闾丘博容却似并未注意到这个细节,松了口气般长叹一声,“今日之事——不,入鬼州之后发生的所有事项,若有记载,须得给朕尽数毁去,听明白了么?” “臣明白……” 文书当即跪拜行礼,匆匆退去。只是他未能料想得到,半个时辰之后,自己栖身的营帐毫无征兆地腾起了熊熊烈火,将包括其本人及帐内所有记录在案的书册、纸张焚烧一空。 直至许多年后,当后世的史学大家荀巩追寻着当年这段往事的脚步,领着学生再次深入鬼州的冰原深处,来到这片曾经沾染浸透过无数鲜血的地方,方才在一堆早已封冻成冰的灰烬下,寻得了半片未能彻底烧尽的残纸,因此而得以瞥见当年的真相。 那张纸上留下的寥寥数语,如是记着: “……大昕初年冬,长夜无尽,星月难辨。帝战贼寇于冰穹之下,遭叛。乃斩南华国公覃氏孟省与成国国公殷氏潜之于阵前。诸侯皆骇,吞声踯躅,无敢言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