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舟中奇人 (第2/2页)
功夫!小小涪陵县,连士族都没有一个的偏僻小县,怎么可能会有此等英才!” “不知是哪家士族的公子游玩至此……他的武技恐怕远在我儿幼度之上……” 此刻,两人心中虽然各有所思,但是手上功夫却是不停。 舟中人只出了右手,所以关子阳稳稳占据攻势,此刻他感觉关子阳双手不断变换着画出一个个圆圈…… 而自己永远只能在这个圈里面与他交手…… 每次对方打过来的力量,似乎都是来自于他自己的…… 这就是太极的奥妙! 借力打力,以慢打快,方圆之间,自成太极! 舟中人暗道自己如果再不出左手,必败无疑! 但是他一直放不下心中的那份高傲,这种高傲来自于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名望与自信。 他宁愿输,也绝不愿用左手。 关子阳心想舟中人为了降下身高而弯腿,再加上他让了自己一只左手,所以他也一直没有使出太极十三势中的‘进、退、顾、盼、定’这五势下盘功夫。 只是以前八势出招,这前八势也有个名头叫做‘太极八法’。 虽然这是关子阳第一次用太极与人清谈,但是有着前世几十年的太极功底,随着过招越来越多,关子阳的招式越发醇熟。 而每次练习太极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颖悟之感再次油然而生。 脑海中传来爷爷曾经在他耳边的阵阵轻语。 “子阳,太极之学,博大精深,太极之中蕴含的是天地大道,内涵阴阳,囊括四象、兼并八卦、生于五行……” 他曾经以为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不过是中华神学文化对现代武术的侵蚀,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但是此刻,随着和舟中人的拆招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在体内先天之气的牵引之下。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双手所划之圆中,一个黑白阴阳鱼太极图,在他手中若隐若现! 是自己又眼花了吗…… 关子阳斜身沉肩,右肩与右臂同时一抖,此时舟中人的右手被牵制在远处回档不及,这一下整个右臂顶在了他的胸前,舟中人往后退了半步才站住身形。 关子阳站定,躬身抱拳行礼道:“前辈,承让!” 舟中人虽败,却是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看来这次清谈,助小友突破通幽,我不胜荣幸! “小友武技不仅清新脱俗,高雅至极,而且暗含天地大道,再过几年,小友必定天下闻名!哈哈哈,痛快!” 关子阳听得似懂非懂,也不便发问,显得自己很无知…… 晋人尚清谈,舟中人这声‘痛快’,足以见此人是多么喜好清谈! 舟中人夸赞关子阳‘清新脱俗,高雅至极’,这在当世,也是极高的评价! 关子阳却不觉得这个路人给他这个八个字的评价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直到很久以后,这八个字在东晋清谈界将成为一个传说! 关子阳淡然道:“前辈负手屈腿相让,小子不胜感激!” 舟中人以手扶须,大笑三声,却是不答,径直转身离去。 只见那人站在石崖边上,纵身一跃…… 关子阳心里一惊,这人不会输了清谈就跳河自尽吧! 慌忙上前查看,只见到舟中人并未如他所料掉进河里,而是停在了水面,接着足下轻点,竟是使出了水上漂的高超轻功! 在江面之上如履平地,几个起落间就回到了小舟之上,这时他才又回过头对着关子阳喊道:“他日小友若到建康,请务必到城东钟山紫金别院,再叙今日之谊。” 说完,大袖一挥,示意船夫开船,小舟只是暂靠在岸边,并未系绳,船夫手中长蒿在岸边一撑,小舟若离弦之箭,顺水而去。 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关子阳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脑子都是舟中人在水上飞走的身影! “他奶奶的!真的有水上漂……老子以后非学不可!” 又想道:“从对方这高明的水上漂轻功来看,他肯定是内功深厚的武道大家,刚刚清谈时,他肯定没用出真本事!” 关子阳被舟中人的气度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魏晋风骨,早有耳闻…… 两人从相遇,清谈,告别,皆是三言两语,甚至都并未互通姓名,但是两人都已经把对方当做了朋友。 关子阳不禁想到后世对东晋士大夫阶层的评价。 一生致力于追求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外在行为崇尚颖悟、旷达、真率。 而这个舟中奇人的形象,完全就是他在后世阅读那些东晋相关书籍后,脑中构想出来的东晋名士的形象。 关子阳愣在原地,久久难以平静…… “这个高武东晋,原来还是历史中的那个东晋!” “除了文和武的颠倒之外,其本质并没有差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