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襄阳太守邓遐 (第1/1页)
忠勇军个个都是武道底子扎实的兵卒,行军速度也远胜过普通军队。 不出半月,就已经直抵襄阳,差不多就是一半的路程了。 不过接下来襄阳入蜀,距离虽然差不多,但是进了山地地区,一路翻山越岭,估计速度只有建康到襄阳行军时一半的速度。 这日,大军正在襄阳城外安营扎寨,襄阳太守派人来邀请关子阳进城一叙。 襄阳是桓温的地盘,他本不想节外生枝,奈何人家找上门了,而且这个人他确实想见一见。 襄阳太守名叫邓遐,是广州刺史邓岳的儿子,邓遐勇力绝人,气盖东晋,时人譬之为樊哙,号称东晋第一猛将。 初为桓温参军,随桓温征伐成汉,战功赫赫,历冠军将军,襄阳太守,军中无不称其勇将。 《太平御览》记载:“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邓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邓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 邓遐死后,乡人仍对他念念不忘,感谢他斩蛟除害,因为他曾任二郎将,便立二郎庙供之,将其奉为二郎神。 这就是二郎神的原型。 一个武将,只要后人将其神话,那必然是不简单的人物。 他虽然是桓温的人,不过关子阳记得历史中,桓温枋头之战大败后,桓温感到羞愧和怨恨,因为邓遐太勇猛,他怕邓遐将来会作乱,就免了邓遐的官,导致邓遐忧郁而死。 足以说明,两人可能只是貌合神离。 所以关子阳有心结交一番,便带着罗鼎前往襄阳城,留下秦糠与李斌在营中布置安营事宜。 关子阳第一眼见他,就觉得不凡,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英姿飒爽,美髯过颈,一双铜铃大眼不怒自威,颇有三分张飞的气质。 邓遐见到关子阳进得屋来,连忙上前拜见。 “下官襄阳太守邓遐,参见大都督。” 关子阳这个北府军大都督虽然是空壳虚职,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一品,比他高了好几品,所以他以下官相称。 见邓遐以礼相待,与建康百官不同,没有因为他是庶族的身份就轻视他,受宠若惊地忙扶起邓遐。 “邓太守客气,今日得见东晋第一猛将,果然是英姿不凡啊!” 一番客套后,两人闲聊了几句入蜀平萧敬文一事。 “萧敬文治兵无方,手下将士多是jianianyin掳掠之徒,但他本人在《武道宗师排行榜》上多年,是个强劲的对手,下官有心助都督一臂之力,奈何没有军令,不敢逾越,还望都督小心应对。” 邓遐一番善意的提醒,关子阳有些拿不准他是何意。 “这邓遐明显有讨好我的意思……” 于是关子阳试探道:“哎,那真是可惜,要是有西府军相助,这梓潼郡哪能嚣张这么久。” 邓遐一愣,听出了关子阳话里的意思:“嘿嘿,大都督说的是,不过此刻西府五万大军已经顺流而下,入了武昌。” 关子阳一惊:“桓将军屯兵武昌了?” “正是!” “蜀中的叛乱不理会,桓将军还有心情东下武昌,不知是何意思?”其实关子阳哪能不知道,桓温5万大军移师武昌,战船一日可至建康,就是在逼迫朝廷北伐。 邓遐嘿嘿一笑:“征西大将军的智慧,岂是我等能够揣摩,不过下官在想,应该事关北伐大业吧。” 关子阳继续装懵:“殷浩将军恐怕已经被赶鸭子上架了……” 邓遐:“……” 无语的邓遐心想道:“知道还问,不觉得这个话题很尴尬吗?” 其实桓温逼迫朝廷北伐,无论怎样他都是赚,朝廷派他北伐,他大胜归来,功高震主,司马氏恐怕就坐不稳龙椅,朝廷派殷浩北伐,也只会削弱朝廷的军力。 既然桓温已经移师武昌,那么殷浩北伐之事也迫在眉睫了,朝廷桓温都不得闲,那萧敬文估计也会放松警惕,正是自己的好机会。 邓遐留关子阳吃了顿饭,还安排了几个舞姬助兴,关子阳现在一心只想快点到梓潼郡,吃了饭就匆匆告辞。 临行前,邓遐才终于道明了一点来意。 “大都督他日重建北府军,下官愿为北伐效力!” 邓遐很清楚,桓温天天嚷着北伐,其实他满心都扑在东征上,其狼子野心已经显而易见。 留在西府,除了助纣为虐,他根本没有施展自己抱负,北伐中原驱除鞑虏的机会。 而关子阳刚刚被封为北府军大都督,朝廷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西府军朝廷用不敢用,其他强藩的兵必须要时刻提防桓温,这北伐真正的大任,肯定是落在北府军的肩上。 “邓遐主动邀我相见,竟是想改投我北府军中!”关子阳虽然惊讶,不过面不改色地说道。 “邓太守说笑了,西府兵强马壮,不比我这光杆将军北府军好嘛,哈哈哈。” 邓遐也笑道:“关都督只要记得下官就行,家父与令师的情谊不浅,到时候北府军中,还望大都督让我为您鞍前马后。” 说完竟是向关子阳鞠了一躬。 “啊这!” “居然把老道葛洪都扯进来了,看来邓遐对我颇为了解啊?但是除了谢家的人,还有谁知道葛洪是我师父的事情?” 除了葛洪自己,还有谁呢,很可能就是葛洪透露给了他爹,广州刺史邓岳。 其实这北府军,到时候是不是他的还不一定呢? 自己多半只是为谢家人做嫁衣。 “邓遐这种猛将,必须为我所用才行。” “可是罗鼎就在一旁,不能让谢家人知道自己早已有自立门户之心。” 关子阳扶起邓遐:“邓太守既然有心跳槽,我关子阳就接下了,还望以后邓将军多多助我。” 邓遐喜极:“多谢大都督!” “我只说助我,可没说就让你入北府……”关子阳心道。 关子阳回到城外军营,命人宰了两头牛,两只羊。 众将士大口吃rou,大口喝酒,正是酣畅高兴之时,关子阳趁机动员兵卒。 “大司马桓温大军顺流而下武昌,中军将军殷浩仓促北伐,萧敬文必然放松警惕,这正是咱们的大好良机,建功立业,就在此刻!” “明日开始,全速行军,力求半月之内到达梓潼!” “杀他个措手不及,一击毙命!” “吼!” “吼!” “……” 关子阳的演讲,得到了众将士的热情地响应。 有了太后的懿旨,他们这群依附谢家的无籍门客,终于是了有用武之地! 每个人都抱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 庶族子弟都能做大都督了,又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