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之我要统一三国_七擒孟获(之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擒孟获(之九) (第4/4页)

:“此车上面装的是什么?”

    “禀告大王,此必是诸葛亮的大军运粮的道路。”一名藤甲兵对乌戈国王说,“因为他们知道大王的兵马到此,所以撇下粮车而走。”

    乌戈国王听了那名藤甲兵的话后,大喜。于是,他就催兵追赶。

    将出谷口。

    乌戈国王带着骑着他的战马,拿着他的武器,带着他的三万藤甲军,跑来了。只见他们不见诸葛亮的大军。他们看见了,很奇怪。

    这时,从山谷上有很多的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

    乌戈国王他们看见了,大吃一惊。

    于是,乌戈国王下令兵马开路而进。

    这时,乌戈国王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都火起。

    乌戈国王看见了,大吃一惊。于是,他急忙下令退兵。这时,他们听见后军发喊,说谷中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全都是火药,一齐烧着了。

    乌戈国王听见了,大吃一惊。他看见无草木,心尚不慌,就下令寻路而走。

    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不一个有不着,并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

    在山上。

    诸葛亮在山上往下看时,看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全都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诸葛亮垂泪而叹道:“我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左右将士听了,无不一人不感叹之。

    在乌戈国王的营寨内。

    孟获在寨中,正望蛮兵回报。

    这时,有千余人笑拜于寨前,

    那千余人对孟获说:“乌戈国兵与蜀兵大战,将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了。特请大王前去接应。我等皆是本洞之人,不得已而降蜀;如今知道大王前到,特来助战。”

    孟获听了,顿时大喜。于是,他、孟优、带来洞主和祝融夫人就随即带着其宗党并所聚番人,连夜上马了,就令蛮兵前带路。

    方到盘蛇谷时。

    这时,火光甚起,臭气难闻。

    孟获、孟优、带来洞主和祝融夫人看见了,知道是中计了,就急忙退兵。

    这时,左边张嶷,右边马忠,中间文聘,三路兵马杀出来了。

    孟获、孟优、带来洞主和祝融夫人方要抵敌,只听得一声喊起,蛮兵中大半全都是诸葛亮的兵马,将蛮王宗党并聚集的番人,尽都擒住了。

    只见孟获匹马杀出重围,望山径而走。

    正走之间。

    这时,孟获看见山凹里一簇人马,拥出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道袍,乃诸葛亮也。孟获看见了,大吃一惊。

    诸葛亮大喝道:“反贼孟获!今番如何?”

    孟获看见了,大吃一惊。他急回马走。

    这时,旁边闪过两名大将,拦住去路,乃是马岱和关平。

    孟获看见措手不及,被马岱和关平生擒活捉了。此时,王平、张翼已引一军赶到蛮寨中,将祝融夫人并一应老小皆活捉而来。

    在银坑洞内。

    诸葛亮等人回到了银坑洞中。他们坐下了。

    诸葛亮对众将说:“我今此计,乃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我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我令二将军和二将将连输十五阵,是坚其心也。我看见盘蛇谷只有一条路,两壁厢全都是光石,并没有一树一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和关平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都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叫‘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我又令孟起和令明预备好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二将军和和三将军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我听说:‘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我之大罪也!”

    “太保天机,鬼神莫测也!”众人都拜服道。

    然后,诸葛亮令押过孟获来。只见孟获跪于帐下。

    诸葛亮让士兵们将绑在孟获身上的绳子给解开,并让孟优、带来洞主和祝融夫人在别帐与酒食压惊。

    随后,诸葛亮叫管酒食官来到自己的坐榻前,低声如此如此,并分付而去了。

    在孟获、孟优、带来洞主和祝融夫人的洞内。

    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

    这时,有一人走了进来。

    孟获等人看见了。

    那个人对孟获说:“丞相面羞,不与大王相见。特令我来放大王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大王今可速去。”

    说罢。

    那个人就退下了。

    孟获垂泪言道:“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

    说罢。

    孟获就同自己的兄弟妻子宗党人等,都到银坑洞去了。

    在银坑洞内。

    孟获等人走了进来。这时,他们都匍匐跪于洞中。

    诸葛亮看见了,大吃一惊。

    孟获谢罪道:“太保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公今服乎?”诸葛亮问孟获。

    孟获泣谢道:“文聘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然后,诸葛亮就请孟获上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

    孟获宗党及诸蛮兵,无不感戴,都欣然跳跃而去。后人有诗赞孔明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中郎费诗谏言道:“如今太保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

    “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诸葛亮对费诗说。

    众人听了,全都服之。

    于是蛮方都感念诸葛亮知恩德,就为诸葛亮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各送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以资军用,誓不再反。

    现在,南方已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