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祖父 (第2/2页)
廷在外,需要维持朝廷里的事情,借由向李磎大人提亲,主要是加深与李磎大人的亲近,李磎大人没有拒绝,说明与你的伯祖情谊依旧。” 韦扶风听了更是无语,他的姻缘,竟然成了官场高官们的默契试金石。 吏部侍郎李磎拒绝亲事,意味与韦昭度有了疏远,李磎答应提亲,表示与韦昭度还是同一阵营。 韦昭度在西川行事欠妥,对于朝廷内的争权夺势倒是擅长,人在西川,一颗心却是在了长安,韦扶风暗自腹诽。 耳听祖父又问道:“扶风,你在西川,与伯祖说了什么?” 韦扶风抛开杂思,恭敬的做了述说,最后道:“孙儿年少莽撞,不该对伯祖失敬。” 祖父听了皱眉,问道:“这么说,西川的形势,对于你的伯祖非常不利。” “是,王建获得朝廷任职之后,即率军四下征战,已然占据西川大半州域,拥有了五六万大军,而伯祖一直屯兵成都围困,手中兵力逐日减少,直属仅有千兵,士气也低迷不振。”韦扶风回答。 祖父默然,过了一会儿,说道:“你的伯祖为你提亲,看来是想抽身离开西川。” 韦扶风微怔,道:“伯祖的意思,莫非是想让李磎大人向陛下进言?” 祖父点头,道:“形势虽然不利,你的伯祖不能主动请求退离西川,否则承担很大的罪过。” 韦扶风听了不予苟同,暗道:“再拖下去,只怕更是误人误己的后果,还不如尽早上书告诉皇帝实情,坦诚请罪,通过他人进言,皇帝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想归想,韦扶风不会当着祖父,明言指责伯祖的行事,祖父只是一位无权的地方长史,威望学识远不如伯祖出名。 “扶风,你十四叔要去长安入神策军。”祖父忽然转了话题。 韦扶风一怔,扭头看向十四叔。 十四叔回视,说道:“扶风,叔如今是龙武军将士,校尉队副。” 韦扶风反应平淡的点头,十四叔的神情立时不悦,挑眉道:“你小子不会恭贺吗?” 韦扶风正容道:“河东战事即将发生,侄儿不愿十四叔入神策军。” “什么话?正因为即将讨逆河东,才是男儿建功之机。”十四叔立刻激昂反驳。 “战胜了是建功,败了呢?”韦扶风平静回应。 “怎么可能败?你小子知不知道,河东李克用不久前被大败一次,如今龟缩在太原,朝廷是联合了很多藩镇节度使讨逆,李克用必定覆灭。”十四叔抬手点指说着。 韦扶风轻摇头,道:“侄儿觉得,十四叔还是不要去,河东之军是猛虎,朝廷出兵讨逆是为引火烧身。” “你,简直岂有此理。”十四叔气恼的点指韦扶风。 韦扶风起礼道:“十四叔是侄儿至亲,所以侄儿多言冒犯,请十四叔见谅。” “你小子懂什么,河东军就算是猛虎,他也架不住四面八方的群狼。”十四叔气恼反驳。 韦扶风无语,不愿与长辈争执下去。 忽祖父说道:“扶风,你不看好讨逆河东,为什么?” 韦扶风看了祖父,回答:“祖父,孙儿认为朝廷讨逆河东,无论胜败,都是大亏之事,河东节度使有过两次勤王大功,也一向尊崇大唐皇帝,陛下不应该落井下石。” 祖父道:“你说的只是不该有损大义,太原乃是太祖龙兴之地的北都,皇帝陛下出兵合乎情理。” “就算是合乎情理,也会有损朝廷的大义地位,最终就算李克用覆灭,朝廷也会面对诸多藩镇的争夺战利。 祖父认为,朝廷有能力占有河东吗?那些藩镇情愿河东归属朝廷吗?只怕李克用覆灭之后,接下来就是朝廷军力的覆灭。”韦扶风驳说道。 “你是强词夺理,朝廷大军攻占的地域,自然归属朝廷。”十四叔反驳道。 “十四叔,商州也是大唐天下的一部分,可为什么朝廷无法掌控。 不要指望了藩镇讲道理,藩镇的节度使们非常明白,朝廷今日覆灭李克用,明日就会向他们挥舞屠刀。 所以这一次朝廷讨伐李克用,后果只能是得不偿失。”韦扶风辩驳。 十四叔张张嘴,忽一摆手道:“某说不过你,某已然入了神策军。” “十四叔,入军不一定要去参战,侄儿建议十四叔谎称自马上摔下。”韦扶风说道。 “你?你怎么让我做那种丢人的糗事。”十四叔瞪眼看着韦扶风,难以置信的说道。 “必败之局,何必参与。”韦扶风平静道。 “朝廷有十万大军,不是你说的那般不堪。”十四叔恼怒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