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 北方的事情 (第2/2页)
人途中亡故,一万军力返回桂州。 田雯儿意外,心情大好。 ...... 十一月下旬,宣武联军与川南军开战时期。 北方绥州,风雪漫天,李玉珠身在公主府,温暖的房内看着信息。 春红坐在房内胡凳,随时听候吩咐。 “真是头痛,横山党项的羊群闹病死的多了,索求粮食过冬,五伯父给我弄来这么大的麻烦。”李玉珠抱怨。 春红微笑不语,听着是抱怨,实际上,小姐愿意接收陇右党项部落,北方地广人稀,人口是最大的财富,根基。 “笑什么笑,我也没有余粮啦。”李玉珠瞥一眼,嗔怪。 春红轻语:“灵州粮仓弄一部分救急,邠宁节度使能够允许。” “灵州仓储至关重要,负担给养邠宁军,明年王建或凤翔军进犯灵州,灵州不能保证收成。”李玉珠担忧道,身为统治者,必须深谋远虑。 春红不语,李玉珠轻语:“凉州的粮食运不来,命令横山党项集结青壮,组建横山军,去往凉州。” “小姐,只怕党项不愿青壮离开。”春红说道。 “不出青壮听我号令,我凭什么给出粮食,一个青壮换取两个口粮。”李玉珠冷道。 春红点头,李玉珠又道:“河东也缺粮,我自顾不暇,只能拒绝娘亲。” 春红点头,道:“河东战事频繁,本来与魏博军和幽州军友好,现在都成了敌人,没人务农,哪有粮食。” 李玉珠轻语:“父亲大人失误,遭到幽州军节度使背叛,以战养战的策略行不通。” 春红默然,不敢多说。 片刻后,李玉珠忽而问道:“你说,夫君在做什么?” “宣武军南下,老爷必然坐镇军中。”春红毫不犹豫回答。 李玉珠轻语:“未必呀,统治稳定了,胆气也会变弱,夫君与家父属于两类人,夫君惜命,若非不得已,不愿置身险地,家父就算贵为晋王,年老体衰,依然愿意冲锋陷阵。” 春红默然,李玉珠笑了笑,轻语:“知道你心里说,家父是项羽,项羽虽然败亡,千古留名,令人钦佩,刘邦是胜者,名声令人齿冷。” 春红笑语:“奴婢又不是贵族,没那么多心思,只愿老爷平安。” 李玉珠点头,轻语:“只愿平安,我也是那么想的。” ...... 十二月初,李玉珠接到母亲来信,说身体不适,思念女儿,让李玉珠回来太原,过个团圆年。 李玉珠询问信使片刻,答应回去太原过年,打发了信使。 春红说道:“奴婢觉得,小姐不该答应回去。” “身为女儿,母亲患病不该回去?”李玉珠反问。 春红迟疑一下,说道:“老爷曾经说过,若是宣武军南下开战,小姐不能回去河东。” 李玉珠默然,稍许轻语:“听你唠叨不舒服,出去做事,负责横山军的建制。” 春红无奈离开,李玉珠美靥忽而烦躁,自语:“张口老爷,闭口老爷,我这个小姐在你心里,不如老爷啦。” ...... 十二月中旬,北方大地白雪皑皑,李玉珠启程离开绥州城,春红随行,五百护军,李婉秋留守。 李玉珠一行渡过黄河,进入河东石州一日后,北方来了五百骑兵进入石州,抵达黄河渡口,遇上十名乔装商人的斥候。 五百骑兵下马,十名斥候进入军中,面见一名身材魁梧,浓眉虎目,虬髯,披甲在身的首领。 “情况如何?”首领问道。 “大人,李玉珠还留在石州城内,西边吴堡驻守两千军力,天寒地冻很少出来,绥州城兵力三千,李婉秋留守。”斥候回答。 “嗯,开拔。”首领吩咐,转身上马。 五百骑兵走过冰封的黄河,抵达吴堡遭到盘查,骑兵拿出李克用签押的军令,奉命去往灵州盘查仓储。 灵州和夏绥的收获,一半进贡给河东军,也就是说,灵州仓储有一部分属于河东军。 吴堡驻军放行,五百骑兵冒着风雪赶路,黄昏时分抵达绥州城,城头瞭望发现骑兵,城门守军警惕的拉起吊桥。 “放下吊桥,振武节度使,李克宁大人驾到。”一名骑兵高喊。 “你们等候,我们飞报。”城头上士兵回复。 半个时辰过去,李婉秋匆匆出现在城头,俯视城下,可惜天色昏暗,看不清,于是喊道:“三叔父吗?” “哦,你是婉秋丫头。”城下首领回应。 李婉秋顿一下,喊道:“三叔父来,有何事?” “途径,我奉命去往灵州,要在绥州休息一夜。”首领回答。 李婉秋心慌失措,难以抉择,思量一下,不敢得罪三叔父,命令开城放入。 文学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